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的建议(提案发言)

关于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的建议(提案发言)

关于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的建议(提案发言)
关于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的建议
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村公路现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在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开展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交通标
志标线、无安全防护措施,交通隐患相当突出,交通管理基础十分
薄弱,涉农的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给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
极大危害,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特别是农村公路的交通
安全设施不足,农村道路路况差、设施差,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和边
远山区公路简易性和不规范性较突出。

连州作为粤北山区,乡村公
路的基本特点就是弯多路窄。

其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道路狭窄,乡村道路路面宽度仅为4米(有些只有3米),少数有
路基的也仅有4.5米(含路基);2.安全标志缺失,以我所在的西
岸镇为例子,全镇接近200公里的乡村道路,只有少数路段有交通
标志,转角镜等安全设施基本没有。

3.公路质量较差,全镇硬底化
的乡村道路存在很多路面基层层厚度不足,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有的厚度与设计相差甚远,;路面基层层强度低,达不到设计要求,早期损坏严重,大面积表面泛砂,断板现象严重。

二、那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对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交警部门的认识误区,对缺损的交通标志标线、基础设施、危险路段都不能及时完善或认真整改。

2.有关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施划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应属交通、城建部门规划,道路承建部门配套
落实。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乡村公路需要村民集资,基本都是由
乡镇政府或村民聘请民营公司进行设计,为了节约成本,相关的安
全配套设施能不上的就不上。

由于道路承建部门对完善道路交通标
志标线工作不够重视,主管部门也忽略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配套
检查,因此未考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因素便给予道路验收合格,
建成通车。

3.对于道路建设,讲究的是“建养并重”、“三分建七分养”。

类似的口号我们也喊了多年,可现实中却差强人意。

一方面是因为
当初的“三分建”可能只达到现在施工标准的“三分”,所修出来
的路自然无法保证质量,因此寿命较短;另一方面,道路建成后的“七分养”也没有达到“七分”,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大多被推给
乡镇一级,乡镇一级虽说各部门一应俱全,可是经费、人力却无法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以连州为例,乡镇公路管理只是挂个牌子,无
经费、无编制、无资质的“三无部门”,于此而言,有必要加大对
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

三、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几点建议:
1.按照“先急后缓、重点推进、分期实施、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将最紧迫、最重要的路段,特别是农村公路穿村、急弯陡坡、
临水临崖、通行客运班线、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农村公路等安全隐
患路段,作为重点优先整治路段,逐个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强力
建设整治。

2.以“消除存量、不添增量”的工作目标,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安全并举,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大力整治安全隐患路段,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公路安全和服务水平。

3.秉承“安全发展,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通过设置路面标线、安装警示标志标牌、设置振荡减速线、防撞护栏以及对损毁路面挖补,全面提升乡村道路的安全;
4.确保“寻根治本,长效管理”的方针,加强乡镇人力、财力配套,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对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的县乡公路持续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确保安全设施无盲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