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诊治进展PPT
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种类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12岁以上)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2个月至儿童期)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和2个月 以下)
常见细菌导致脑膜炎的传播特点
细菌种类 脑膜炎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主要传播方式
无症状携带者鼻咽 部的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无症状携带者鼻咽 部的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Abbott NJ et al. (2006) Astrocyte–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a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Nat. Rev. Neuro. 7: 41–53 doi:10.1038/nrn1824
Figure 2 Cellular constituents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脑和脊髓的侧面模式图
脑脊液循环图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 中脑 脑室 导水管
第四 正中孔 蛛网膜
脑室 侧孔
下腔
脉络丛
脉络丛
脉络丛
蛛网膜 颗粒
静脉窦
动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脑-脑膜-颅骨的结构关系
细菌性脑膜炎是以脑膜为主的炎症改变:1)蛛网 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2)弥漫性脑水肿; 3)闭塞性小血管炎。
细菌侵入颅内后又是怎样致病的呢?
细菌/毒素 宿主导致炎症反应 释放细胞 因子(IL-1,IL-6、TNF-α) 刺激细胞表达受 体 细菌与内皮细胞结合 侵入蛛网膜下腔 细胞溶解、细菌产物的释放 与Toll样受体结 合 瀑布式炎症反应 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升 高/脑血流改变等 各种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谢永强,邓秋连等,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1):1037-40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组织与血液之间存 在血脑屏障(BBB), 保护CSF和中枢神经系 统(CNS)免受病原微 生物的侵入,而软脑膜 和颅骨能避免细菌从体 外侵入。
病原菌是通过哪些途径侵入脑膜呢?
Figure 1 Location of barrier sites in the CNS.
高危人群 1)儿童及青壮年 2)补体缺陷者
综合征 脑膜炎 > 菌血症、 肺炎、其它
1)< 5岁的儿童( B血清型)
2)儿童护理中心的 工作人员
B血清型:
脑膜炎>菌血症、 其它
肺炎链球菌
无症状携带者鼻咽 部的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B组溶血性链球菌 (GBS)
无症状母亲因产道 携带GBS而造成的 垂直传播
1)< 5 岁儿童,老陷者或有 慢性病者。
新生儿 (<28 天) 菌血症 >脑膜炎,
也有肺炎、蜂窝织 炎、骨髓炎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1)食用污染的食物
2)母亲垂直传播给 胎儿或新生儿
1)孕妇和新生儿 菌血症>脑膜炎、
2)免疫缺陷的成人 其它:滞产 、老年人
美国儿童感染脑膜炎致病菌分布
注:2月以下幼儿感染 以B族溶血链球菌为主 ,2-17岁致病菌主要 为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 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也占一定比例
1 细菌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
(2个月以上的婴儿及儿童)
血行感染
直接蔓延
直接感染
致病菌主要来自鼻 咽部、呼吸道(其 次是皮肤粘膜破损 部位、新生儿脐部 及消化道等处的感 染。当小儿免疫防 御功能降低时,细 菌即通过血脑屏障 侵入脑膜。
邻近组织器官感 染,如鼻窦炎、 中耳炎、眶蜂窝 织炎、乳突炎可 扩散波及脑膜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 道,如头部外伤或 伴有颅骨骨折所致 的脑脊液鼻漏、皮 肤窦道或脑脊髓膜 膨出等,细菌可因 此直接进入蛛网膜 下腔引起脑膜炎。
1mo 3mo 1a
3a 14a total
新型隐球菌 酵母菌 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克菌 大肠埃希菌 金葡菌 肺炎链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005— 2009 年从广州地区BM患儿的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得到335 株病原菌, 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 115 例, 占34.33%) 其他有肺炎链球 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Thigpen, et al. (2011).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2007.”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364(21): 2016-2025.
广州2005-2009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分析
100% 80% 60% 40% 20% 0%
Abbott NJ et al. (2006) Astrocyte–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a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Nat. Rev. Neuro. 7: 41–53 doi:10.1038/nrn1824
Figure 3 Pathways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细菌性脑膜炎诊治进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定
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实 验 室检 查
治
疗
预
防
定义
细菌性脑膜炎是指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 的以脑膜为主的炎症。
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 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 脑脊液脓性改变为主要临床 表现
定义
❖ 细菌性脑膜炎小儿时期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 染性疾病之一。
❖ 其病死率约为10%-47%,并发症占存活者的5%55%,而10%-30%遗留后遗症。
❖ 约有2/3的细菌性脑膜炎发生在15岁以下,其中 80%在5岁以下。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双球菌、肺 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这3种细菌引起的脑膜 炎占各种细菌性脑膜炎的80%以上。
Abbott NJ et al. (2006) Astrocyte–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at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Nat. Rev. Neuro. 7: 41–53 doi:10.1038/nrn1824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目前研究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侵入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