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惠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惠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调查单位:惠州学院05级物流管理专业报告撰写:李建锋张敏2008年1月目录1导言 (1)2调查情况 (1)2.1 调查范围 (1)2.2 调查对象 (1)2.3 调查方法与主要方式 (1)2.4 资料收集 (1)3 惠州市物流行业宏观发展现状 (2)3.1 惠州市物流产业2006年总体发展状况良好 (2)3.2 惠州市拥有良好的物流发展配套环境 (2)3.3 惠州市行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投资越演越烈 (2)3.4 惠州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4 本次调研数据分析 (3)4.1 物流企业数据分析 (3)4.1.1 物流企业调查样本分析 (3)4.1.2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4)4.1.3 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5)4.1.4 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6)4.2 工商企业物流运营数据分析 (7)4.2.1 工商企业样本基本信息 (7)4.2.2 工商企业物流运营基本情况分析 (8)4.2.3 工商企业物流人才状况分析 (8)4.2.4 工商企业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9)5 惠州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10)5.1 继续加大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 (10)5.1.1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10)5.1.2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0)5.1.3 重视标准化的建设 (11)5.1.4 重视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 (11)5.1.5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12)5.2 构建惠州市现代物流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12)5.2.1 科学细分物流市场,发展专业物流之路 (12)5.2.2 引导物流企业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增强把握客户需求的能力 (12)5.2.3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校企联姻人才战略 (12)5.2.4 建立大型现代物流集团 (13)5.2.5 加强物流信息化和科技支持力度 (13)6 总结 (13)参考文献 (14)1 导言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贸易量便急剧增大,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全国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循环节奏快慢等方面。

经济循环越快,运行效率越高,经济竞争力就越强,而经济运行节奏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惠州市,作为改革开放领头羊的广东省主要城市之一,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933.2亿元,增长16.3%,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同时,近几年来,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惠州经济得以较快发展,但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标准之一的物流行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惠州市更是处于萌芽状态。

为了真实地了解惠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惠州学院经管系05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全体同学在张敏老师的指导下,对惠州市第三方物流与工商企业物流运营状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通过实地调查,较为完整地掌握惠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物流运营状况,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对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2 调查情况2.1 调查范围惠州市区及周边所属县镇(惠城区、淡水县、博罗县、惠东县、陈江镇)的第三方物流企、工商企业及城市基础设施。

其中,惠城区细分为江北区、河南岸区及东平区。

2.2 调查对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2.3 调查方法与主要形式(1)主要采取抽样调查法,调查员直接实地调查;(2)直接访问调查法与网络调查法相结合,采集数据与记录谈话主要内容,保证客观事实。

2. 4 调研时间:2007年10—12月2.5 资料收集本次接受调查的共80家企业,回收问卷的具体情况如下:惠城江北区21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18家,工商企业3家;惠城区河南岸区19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14家,工商企业5家;惠城区东平区8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4家,工商企业4家;惠东县11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2家,工商企业9家;博罗县第三方物流企业1家;淡水县10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5家,工商企业5家;陈江镇10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6家,工商企业4家。

惠州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总50家,工商企业30家。

3 惠州市物流行业宏观发展现状3.1 惠州市物流产业2006年总体发展状况良好2006年惠州市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全市全年完成的货物运输总量为5612万吨,较2005年增长了12.1%,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占比较比,共完成3416万吨,增长了10.9%;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为228万吨,增长了1.8%;水运货物运输总量为1971万吨,增长了15.6%。

虽然2006年惠州市货物运输总量增长较2005年有较大的增长幅度,但增长速度较低于同期的惠州市GDP增长速度16.3%,说明惠州市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惠州市拥有良好的物流发展配套环境惠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沿海临江城市,发展物流有得天独厚的交流配套优势。

惠州2006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0436公里,较2005年增长38.5%。

其中等级公路9109公里,较2005年增长25%;高速公路278公里。

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94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82公里/百平方公里。

目前,惠州市已形成由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内河运输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据报道,广惠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莞惠高速公路、惠深沿海高速公路都已经开工建设,日臻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载体和依托。

3.3 惠州市行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投资越演越烈惠州外贸加工业、商贸业尤其是电子工业、石油化工业等几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与空间,由此也出现了一批汽车物流、医药物流、电子物流、化学物流等等几种专业化的行业化物流模式。

随着惠州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对物流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物流园区整体规划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已经列入了商业网点规划当中。

目前,注册资金1368万元的惠州市江北金泽国际物流园与注册资金为13118.82万元的位于惠州市大亚湾澳头的太东国际物流园都已相继投入营业,将更快的带动惠州现代物流的发展,提高惠州市现代物流企业的企业形象。

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我市目前的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陆续在惠州落户营业。

3.4 惠州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在最能体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状况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方面,根据惠州市工商局的资料,惠州市共有民营物流企业181家,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惠州市民营物流企业在数量方面上去了,但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物流企业占总比80%左右,企业规模大多数不大,这也跟惠州市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册不设注册资金限制的原因有关。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有注册资金达13118.82万元的淡水太东国际物流园公司等大型公司在惠州市进行注册,但大部分的民营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低。

4 本次调研数据分析4.1物流企业数据分析4.1.1物流企业调查样本分析(1)惠州市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情况分析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被调查的50家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情况分析如图1所示:调查表明:从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上看,惠州市的物流企业有较强的物流服务能力,但大部分业务范围较大的公司大都是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与子公司,说明惠州市的物流企业还欠缺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

(2)物流企业的业务网点分布情况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被调查的50家物流企业的的业务网点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2:物流企业业务网点图从物流企业的业务网点公布情况来看,覆盖地级城市20个的企业数量最多,为大多的物流企业都是全国百强物流企业的分公司,表明惠州物流企业业务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但企业规模比较小,也反映出惠州市本地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业务覆盖范围不广。

4.1.2物流企业人力资源(1)现有人才资源状况根据问卷回收数据与调查人员反映的实际的情况,被调查的50家惠州市物流企业大多数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发现物流企业现在拥有的专业的物流人才相当缺乏,其中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只在1—5人,只有个别几家企业的管理人才超过5人;同时,在工工作经验方面,工作1—5年的经验人员也比较少,一般在1—5人,个别大型的企业超过10人;并且在企业中很少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

从人力资源情况现状来看,惠州市物流企业的物流人才稀缺,而在吸引物流人才方面做的比较欠缺,物流企业更多的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的物流企业相当来说较少,表明惠州市的物流企业急需物流人才的补充,以实现实质性的发展。

(2)物流人才需求分析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被调查的惠州物流企业目前亟需的物流人才需求情况如图3所示:图3:惠州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图从惠州市的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方面看,市场开发的物流人才是目前惠州市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占比达到24.09%,表明目前惠州市的物流企业对现有的业务量不满意或者表明目前业务量不稳定与不足,以至急需市场开发方面的物流人才;其次,运输管理与客户服务两方面的物流人才也是目前惠州市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占比分别为15.33%与13.87%,表明惠州市的物流企业急需在运输管理与客户服务方面得到提高,加强其物流服务能力。

4.1.3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1)影响惠州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内部因素分析根据调查回收问卷的数据,从被调查的惠州市50家物流企业影响业务拓展的主要内部因素情况分析如图4所示:图4:影响企业业务拓展的内部因素分析图从影响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内部因素方面来看,其中运作成本高、市场营销能力差与员工素质低的占比较高,分别占14.16%、12.39%与12.39%,数据表明:惠州市的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过高,急需降低运作成本以提高运营能力;惠州市的物流企业对外营销明显不足,急需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来加强企业对外宣传;惠州市的物流企业员工素质较低,急需加强内部文化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服务能力与企业形象。

(2)制约惠州市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根据调查回收问卷的数据,被调查的50家物流企业反映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情况分析如下图(图5)所示:图5:制约惠州市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表从制约惠州市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来看,其中社会竞争环境不规范、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与政府管理体制制约三方面占比较高,分别为25%、21.05%与14.47%,这三个方面的数据表明:惠州市物流产业竞争环境欠规范,急需成立惠州市物流行业操作标准;惠州市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急需相关部门对惠州市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并进行实质性改善;惠州市的政府管理体制对物流产业发展制约较大,政府需重新制定对物流产业发展有利的管理体制,以有利于惠州市的经济有效快速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