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标语《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执法业务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执法业务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禁毒法》于( C )年正式施行。
2.《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于( B )年正式施行。
A.3.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 C )年的社区康复。
A.一年B.二年C.三年4.戒毒人员受到表扬奖励的,另加考评分( C )分。
5.戒毒人员入所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书面通知其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戒毒人员入所之日起( C )日内发出。
6.一次单独管理的时间不得超过( B )日,单独管理不得连续使用。
7.戒毒人员外出探视及在途时间不得超过( B )日,对非因不可抗力逾期不归的戒毒人员,视作脱逃处理。
8.单独管理应当经强制隔离戒毒所负责人批准。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行采取单独管理措施,并在( B )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
小时小时小时9.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B )日前通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出具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证明书送达戒毒人员本人,并通知其家属、所在单位、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将其领回。
10.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戒毒人员劳动时间每周不超过5天,每天不超过( B )小时。
法定节假日不得安排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
11.戒毒人员食堂实行( C )小时食品留样制度。
12.戒毒人员入所( B )天内,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为其建立诊断评估手册,记载其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等情况,作为诊断评估依据。
13.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A )个月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参照生理脱毒评估标准对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一年后和期满前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
14.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于作出决定后( B )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决定人,并通知强制隔离戒毒所。
15.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对戒毒人员进行综合诊断评估。
对行为表现评估结果尚未达到“合格”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其情况,可以提出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C )个月。
16.常青藤成长期管理的时间不少于( C )个月。
17.省局要求各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年参加社会适应性考验的戒毒人员人数不少于在所人数的( A )%,不超过在所人数的10 %。
18.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入所( A )月内进行HIV初筛检测,初筛检测阳性的送当地疾控中心进行HIV确证检测,确证检测阳性的,及时转送集中管理场所进行集中管理治疗。
19.戒毒人员从( B )开始有突出表现的可以加分,每月加分不得超过6分;戒毒人员有违规行为的应当扣分。
A. 常青藤孕育期(脱毒期)B.常青藤成长期(康复期)C.常青藤延伸期(巩固期)三期。
20.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B )个月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参照生理脱毒评估标准对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一年后和期满前一个月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
21.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B )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对戒毒人员进行综合诊断评估。
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22.戒毒大队民警应当熟悉分管戒毒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对分管的每名戒毒人员每月至少进行( A )个别谈话。
A.一次B.二次C.三次23.食堂炊事人员应当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明,每( B )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标语个月个月年24.常青藤孕育期培育期限为入所后( B )。
个月个月天25.入所培育的法律常识教育不低于( B )课时。
26.常青藤成长期培育的身体康复训练总时间不低于( C )课时。
27.常青藤延伸期培育的脱瘾训练,以( C )、意念强化训练、系统脱敏疗法为主要内容。
A.行为训练B.毒害认知教育C.情景模拟训练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标语28.常青藤孕育期培育的脱瘾训练,以毒害认知教育、( C )、系统脱敏疗法为主要内容。
A.行为训练B.意念强化训练C.《常青藤戒毒模式》教育29.常青藤孕育期培育的心理康复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 B )、信任培育等,教育时间不低于48课时。
A.社会技能训练B.场所适应培育C.拓展训练30.按照( B )指挥,迅速集合、列队出操,认真操练。
第二篇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标语《对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对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锦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张仲凯)摘要:强制隔离戒毒的警察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
警察文化建设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文化;警察文化建设一,警察文化的概念警察文化是广大人民警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警察特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管理方法的总和。
警察文化是警察这个群体的内在灵魂,是这个群体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也是警察队伍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优秀的警察文化,能够激发警察的内在潜能和工作热情,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对推动工作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警察文化的内涵警察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作为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
警察的文化应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警察物质文化、警察精神文化和警察制度文化。
( 1 ) 警察物质文化。
警察物质文化是警察文化的基础,它是指一个社会在警察队伍建设中的经济资源、物质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投入,包括警用设备、警营警队的办公条件、民警宿食条件、警务科技水平等,这些都是警察物质文化,它能反映出单位领导者的文化观念、文化素质和文化涵养,增加广大民警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以及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和打击能力。
( 2 ) 警察精神文化。
警察精神文化是警察文化的核心,它是警察群体在长期的警务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警察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的总和,它包括思想文化、心理文化、价值文化和礼仪文化。
(3)警察制度文化。
警察制度文化是指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来规范和约束民警行为,保障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它包括警察体制、警察法制和警衔制度,警察制度文化从根本上保证执法规范化、文明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三,锦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警察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创新锦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始建于1980年,其前身是锦州市劳动教养院。
建所近40年来,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场所安全稳定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重点,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使他们重新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锦州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标语近年来,在场所转型、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所党委始终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建设,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注重对民警的激励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整合构筑先进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警察文化培养、造就了一支适合戒毒工作需要的警察队伍,营造一种种积极向上的戒毒场所警察文化。
1,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警察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内容。
警察制度文化是指警察机关在进行组织管理和警务活动中所形成的,与警察精神、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规范警察行为方式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机制。
它主要包括警察机关管理体制和警察法律、规章制度等。
警察体制结构协调合理,警察力量等诸因素在其中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提高警察整体战斗力的组织文化保证。
警察法制是否健全,警察职能实施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警察管理是否有章可循,警察执法监督是否有力等,是标志警察制度文明发展状态的重要因素。
戒毒工作是否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关键,它能左右民警的思想,提高全体民警的团队凝聚力。
多年来,锦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始终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来武装队伍,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信念教育,各个科、队不定期的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戒毒法》、《六条禁令》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围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进行专项整改。
不断的学习和制度的保障促使全体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信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解决了“为谁执法、如何执法” 的执法理念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民警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文明化。
2,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警察文化建设的核心。
精神文化内在表现为价值观念,就是一种以警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警察机关人格化的产物。
具体来讲,警察价值观就是警察机关在长期警务活动和队伍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和提炼的群体意识和文化观念,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哲学思维、创新意识、感情取向、道德规范、纪律作风、精神风貌及社会形象等。
优秀的精神文化,能够激发警察的内在潜能和工作热情,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对推动工作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为警察的形象。
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内在精神或外显特征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其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警察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形式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直观的文化氛围。
形象的意义在于它是警察文化内在品格的直观表现,不仅能准确表现警察文化属性,而且能为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
锦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十分重视警察精神文化建设。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精神,以开展活动为手段做好精神文化建设。
精心设计载体,开展专题研讨、主题宣讲、观看红色电影,组织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举办学习研讨会、“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定期开展歌咏、朗诵、文学创作、征文比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联谊球赛、业务技能比赛以及各类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把警察高尚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等活动。
高度重视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按照“人民警察警容风纪管理办法”对全所干警提出具体要求:人要精神,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警容风纪和精神面貌,举手投足中要体现人民警察的精神气质;物要整洁,就是办公环境保持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着装整洁、规范;说话要和气,就是不冷、不硬、不横,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塑造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既恪尽职守、又胸怀大局;既忠诚踏实、又勇于进取;既注重团结、稳定、有序,又提倡竞争、创新、开创的戒毒人民警察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