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通用7篇)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篇1设计意图: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
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
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
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
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
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幼儿自由坐)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
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
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
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
一起随音乐打节拍。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
提问: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3、歌曲叫什么名字?(二)打节拍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四、讨论谈话。
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
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
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
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九、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
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篇2活动目标: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篇3一、活动目标:1.认识圆弧响板,知道使用的基本方法。
2.在游戏中学习感受和表现4/4拍的节奏,尝试用乐器进行表达.3.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音乐游戏。
二、活动准备:1.打击乐器圆弧响板每人一对2.纸牌16张3.捕羊器一个4.音频三、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师:绵绵羊群里的小羊在玩摸纸牌的游戏,摸张纸牌跑回来,看一看藏藏好。
当他们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忽然有一只狡猾的狐狸混入了羊群中,聪明的小羊能不能躲过狐狸的抓捕呢?你们跟着羊妈妈到羊群里看一看好不好?2.听音乐感受4/4拍的节奏,尝试用动作和乐器进行演奏。
(1)尝试用动作感受和演示4/4拍节奏。
(音乐第1遍)师:有没有哪只小羊听出来我们是先拍了几下慢的,又拍了几下快的呢?我们跟着音乐看一看吧!(音乐第2遍)师:小羊们能不能自己跟着音乐做出音乐中所有的2下慢的,4下快的。
(音乐第3遍)(2)尝试用乐器感受和演示4/4拍节奏。
师:今天杨妈妈给你们每一个小羊带来了一种乐器,我们拿出来看一看吧。
这个乐器叫什么呀?看看戴在什么位置。
(将绳扣戴在食指,乐器放在手心)师:你能用竹板发出一下一下顿顿的声音和快速连续的声音吗?尝试2下慢的4下快的节奏,之后加上音乐尝试演奏。
(音乐第4遍)将全部动作换成乐器演奏,幼儿观察动作变化并尝试演奏。
(音乐第5遍)3.摸纸牌游戏。
(1)讨论游戏规则教师发出预令,示范游戏玩法,一起讨论游戏规则。
(音乐第6遍)不加音乐复习指令,小羊起立、摸张纸牌跑回来、看一看藏藏好。
狐狸狐狸在哪里、小羊小羊准备好。
提醒幼儿自己的纸牌不可以让其他小朋友看见。
提示应在羊圈的外面跑,狐狸和被补羊器补到的小羊反应快一点。
(2)幼儿尝试进行游戏师:为了公平起见,我来打乱顺序。
请紫羊为我们执补羊器。
(音乐第7遍)对游戏进行及时的总结,幼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师:这只小羊为什么被抓到?提示狐狸和小羊应在羊圈的外面跑。
(音乐第8遍)提示自己的秘密应该藏在自己的心里。
(音乐第9遍)提示羊圈里的羊要利用乐器给小羊加油!(音乐第10遍)幼儿掌握游戏规则,自主进行游戏2遍四、活动反思:首先,乐器要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圆弧响板是小班可以选用的乐器,对手眼协调的要求不高。
经观察幼儿玩打击乐器的次数较少,所以幼儿选用基础的乐器,加大玩法的难度和多样性。
配器方案中选用的乐器种类和演奏方法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可以接受的。
所以选用了乐器演奏和游戏相结合的原则,增加趣味性,材料准备充分。
其次,在活动中,教师在每个环节会准备预令,幼儿理解每个环节的流程。
采用单马蹄形座位,教师能看到所有幼儿。
幼儿先徒手演示,再戴上乐器进行演奏,熟练的基础上,加上游戏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游戏环节一开始幼儿的反应有些慢,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幼儿很快掌握游戏规则。
教师是引导者的身份,在幼儿尝试过后,让幼儿自己演示,充分的尊重幼儿。
在游戏环节,有个别幼儿没有听清教师的指令,倾听能力较差,教师及时引导。
在打击乐器演奏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不仅是单纯面对音乐领域或奏乐的问题,是幼儿综合面对多个不同领域的问题,总体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篇4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乐曲简谱。
一、谈谈我的好朋友。
1、教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2、教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二、欣赏歌曲《找朋友》。
1、教师弹奏音乐:“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知道叫什么名字?”2、幼儿跟唱歌曲:“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给好朋友听吧!”3、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呢?”2、教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3、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1、教师和一幼儿表演《找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3、教师连续弹奏音乐,提醒幼儿交换舞伴表演。
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
幼儿园音乐教案活动反思篇5一、活动目标:1、感知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或CD三、活动过程:悄悄出来的小老鼠以话语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大胆想象: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乐曲,讲的是一只小老鼠从草丛中跑出来玩的事情。
它是怎样跑的?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东西?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从草丛里跑出来的样子。
教师引导幼儿聆听A段音乐,用手指动作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教师合着A段音乐演示小老鼠出来的样子:瞧,我的两个手指就是小老鼠的小脚。
小老鼠除了跑到我们的肩膀上,还会跑到什么地方玩一玩?小老鼠除了来到我们身体上,还会来到那里?(椅子上)幼儿用手指在椅子上快速爬行,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什么表现小老鼠跑老跑去的样子?(小脚)幼儿尝试用小脚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机灵的小老鼠引导幼儿聆听B段音乐,用身体表现小老鼠的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小老鼠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怕的声音)小老鼠会怎么样?(很害怕,很紧张)可能是谁来了?(老虎,狮子,狼,猫等等)有没有来?(没有)小老鼠变得怎么样?(它放松下来,不害怕了)仔细听听音乐,小老鼠几次紧张?又几次放松下来?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老鼠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样子。
提醒幼儿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小老鼠紧张和放松的情状。
小老鼠放松下来很高兴,就把草丛当滑梯滑了下来。
引导幼儿聆听音乐,表现小老鼠往下滑行的动作。
跟随B段音乐,引导幼儿完整表现小老鼠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快乐玩耍的小老鼠播放C段音乐,教师描述相应情景:小老鼠来到了大草地上,看到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它学起了蝴蝶飞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