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施工方案方案概述本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化以太网传输方式,网络交换结构按以太网交换架构实施。
光缆和双绞线作为网络传输介质,其中校区主干采用光缆,楼内短距离传输采用双绞线。
监控网交换系统结构如图所示:主干链路以设在劝学楼(一教)的监控中心为中心引出3条12芯光缆。
这三条光缆分别引出至践行楼前道路、躬行楼前道路、体育场边解放路侧。
在末端的道路旁设置3个户外光缆交接柜,对所辖区域内的大楼进行监控网络的汇聚接入。
同时从各户外光缆交接柜引出光缆到所辖区域的建筑,实现楼栋到主干网的连接。
接入链路在各楼栋1楼设安防系统楼栋接入机柜,各引一条6芯光缆就近接入到设在室外的主干光缆交接柜,实现与主干网的连接。
园区共设12个楼栋接入机柜。
驾校设接入机柜1个,直接引一条6芯光缆沿东坡西路侧至解放路侧的主干网光缆交接柜。
学生宿舍周边的摄像机的接入采用就近接入方式,通过双绞线或光缆接入到园区的户外光缆交接柜或楼栋接入机柜。
大楼内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连接到各监控摄像机,楼面较大的建筑需在大楼内部适当的楼层设置楼层接入机柜,负责相邻楼层区域的摄像机接入,确保双绞线布线长度控制在80米以内。
楼层机柜与1楼的楼栋接入机柜间采用双绞线连接。
前端设备本监控系统前端主要由数字高清红外枪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等组成。
全部采用1080P的数字化网络高清摄像机,它担负着图像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命令的执行部分,是整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监控系统要点校区主干网和远距离监控点的接入采用光缆传输,大楼内部和近距离视频传输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
交换设备按传统以太网结构设计。
整个系统为前端摄像机、监控中心二级结构。
安防网的核心交换机被放置在监控中心机房,而接入层交换机则被安装在楼层的接入机柜中。
这两者之间使用千兆光纤模块进行连接。
监控网的电源采用楼栋供电方式。
在线路敷设完成后,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器材和设备的安装。
前端设备和控制箱被固定在墙上的预埋件上,而室外设备则集中安装在一个安装箱内。
摄像机的安装需要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的要求,并具备防损和防破坏的能力。
摄像机必须安装牢固并绝缘隔离。
在安装前,需要逐个通电检查和微调,调整后焦距和电源同步等性能,只有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摄像机经过功能检查、监视区域的观察和图像质量达标后才可固定。
摄像机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引入,并用金属软管保护,引出电缆时应留有1米左右的余量,不得利用电缆插头和电源插头来承载电缆的重量。
摄像机的镜头应避免阳光直射,若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室外摄像机需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并在电源处接防浪涌雷击模块。
机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竖直平稳,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
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采用地槽时,电缆从机架和控制台底部引入,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
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离起弯点10毫米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的数量应隔100-200毫米捆绑一次。
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
引入和引出监控中心的电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
向上引入和引出的电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沿墙上下引入和引出时应设支持物,并且电缆应固定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米。
监控电视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架上,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
提供解决方案或现场勘查。
准备好所需施工材料和工具,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安排好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进度表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和损失。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符合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总结机房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设备检验和施工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表,并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度、深度、斜率等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保护周边现有设施。
管道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敷设,注意管道的坡度和弯头的数量和角度。
管道连接: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牢固。
管道测试:管道敷设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测试,确保管道质量符合要求。
管道保护:管道敷设完成后进行管道保护,包括防腐、防腐蚀、防撞击等措施。
管道验收:管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管道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前要进行设备清点和检查,确保设备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设备安装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包括设备的位置、高度、固定方式等。
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接线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设备安装后进行保护和防护,包括防尘、防水、防雷击等措施。
施工管理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到穿线顺畅,不得强行拉拽导线。
在穿线过程中,应注意导线的弯曲半径,避免导线受到过度弯曲而损坏。
缆线敷设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敷设,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
2.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应先对敷设线路进行勘测,确定敷设线路的具体位置和长度。
电缆敷设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敷设,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
电缆敷设时,应注意保护电缆的绝缘层,避免因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电缆绝缘层损坏。
3.接线盒或转接盒的安装接线盒或转接盒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接线盒或转接盒的固定应不小于三个螺钉,保证盒子牢固可靠。
接线盒或转接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和维修,避免因位置不当而影响线路的正常使用。
4.管道的回填和保护管道回填时,应先用细土回填管道,再用挖开土石方回填管沟,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管道埋没之前,应清理管沟,保证管沟内无大颗粒石块,避免对管道的损坏。
管道敷设完毕后,应对所有外漏的管口进行临时的密封保护,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内。
5.选配管材种类和规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保证管道的安全可靠。
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穿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
在进行好线标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人放线,并与拉线人配合,拉线时不要用力过猛。
当管线较长或转弯有两个以上时,应先清扫管道,并在穿线时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
此外,线缆要留有适当的余量,接线盒内无吊顶时一般留长150mm,有吊顶时留长为室内净空减去吊顶高度再加上150mm。
配电箱内留长为箱周长的一半。
在建筑物内安装线缆时,需要尽量保持水平或垂直,信号线不能与大功率电力线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内。
如果因环境所限,必须平行走线,则要相距50cm以上。
此外,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或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的50%。
金属管子的两端口宜有塑料衬套。
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开绑扎,不应布放在同一线束内,一般宜在机架、机柜(箱)内分侧布放。
缆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缆线标识应标明始止端点,字体工整清晰、标识应准确。
对于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布放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条电缆线料,严禁中间接头,外皮应完整无损伤。
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设备电源宜用不同颜色的电源线相连接。
电源线布放应自然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不得溢出槽道,富余的电源线应截除。
经走线架布放的电源线绑扎整齐,松紧适度,绑扎间距均匀。
电源线转弯处应放松,均匀圆滑。
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必须分开布放。
电源线接入空气开关处以及空气开关应有清楚的标识。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每根电缆两端都应有明确的标签,交流线线序分别用黄、绿、红、蓝区分,直流线用红、蓝(黑)区分,地线用黄绿双色;铜耳规格与线径相符,并且要两点压接,压接后线耳不变型,线丝不外露。
在光缆施工中,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在走线架上敷设应加套管或者线槽保护。
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过紧。
光跳线应保持自然顺直,无扭绞现象,并绑扎至横铁上。
余长盘留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需拐弯时,应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得小于60mm。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1.在布放光缆时,牵引力不应超过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允许张力的100%。
主要牵引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2.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且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打小圈、浪涌等现象。
布放光缆时,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同时应有良好联络手段。
未经训练的人员不得上岗,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也不得作业。
3.光缆布放完毕后,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在管道光缆敷设前,必须在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空余所有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盘敷设,并且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子孔在人手孔中的余长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
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避免泥沙渗入。
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时,应固定在托板上或膨胀螺栓上,但膨胀螺栓钩口要求向下。
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标志牌以示区别。
5.ODF配线架安装要求安装位置、机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机架高度的1‰。
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机架间隙应小于3mm,列内机面平齐,无明显凹凸。
金属件的表面不得有划伤、锈蚀、起皮,塑料件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划伤。
抗震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架体的安装应牢靠,紧固件应安装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