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质量的控制

关于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质量的控制

关于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质量的控制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水泥改良土是土方填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土的改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的土方填筑中。

结合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新安至伊川公路)XYTJ-6A工区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介绍了在水泥改良土试验、施工方面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水泥改良土; 质量控制; 试验检测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及公路密度的上升,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已取得重大成果,随着规模的扩张,对公路质量的控制也越来越高,而路基作为公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营的安全,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区条件限制,路基土方填筑由于土质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填筑质量差异较大,根据本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对水泥改良土的各项指标及填筑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保证现场路基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一、工程概述
项目为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XYTJ-6A工区,起于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终于伊川县白元镇富留店村,沿途共计穿越平等乡、白元镇两个乡镇、九个村庄。

起讫里程为K66+150~K76+000,正线全长9.87Km。

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桥梁4.147km/11座。

涵洞、通道865.73横延米 /26座。

路基6.05km/8段,占线路总长的61.3%,总填方数量约为174.2万方(含伊川南互通67万方),路基挖方量约为50.4万方(含伊川南互通2.2万方),水泥改良土约82.5万方(含伊川南互通14万方)。

二、路基试验段选择
根据我工区实际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条件,试验段选于K73+465~K73+609,
长144m。

该段已具备下路堤3%水泥土施工条件,本试验段预计填方4000m3,
三、试验段试验目的
1.确定施工材料的松铺厚度及标准施工方法,
2.检验施工机械从备料、拌和、运输、摊铺到压实的配套性和工作效率,以
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3.得出合理的人员、机械和拌合遍数、拌合深度、压实组合、松铺厚度、压
实系数、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最少碾压遍数等指标。

四、水泥改良土试验前注意事项
水泥改良土填筑与素土具有本质的区别,水泥改良土具有延时效应,强度和
干密度随时间延长发生明显的变化; 而对于素土而言,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与延
迟时间无关,故在进行室内击实试验确定改良土最大干密度时,一定要考虑水
泥改良土的延时效应。

试验证明: 水泥改良土强度和干密度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慢
慢减小的,为了准确地控制现场的填筑质量,在进行标准击实时应考虑现场的
填筑时间,现场水泥改良土从拌合、摊铺、整平、碾压成型再到取样试验通常需
要3~4 h( 受限于搅拌能力、协调方面等因素,填筑时间可能更长) 。

以室内浸
润土加水泥击实试验后得到的最大干密度控制现场填筑压实质量明显与实际不相符,是不科学的,数据偏差太大,没有代表性,不能反映填筑的真实质量。

为了
更准确地控制现场压实质量,应该进行水泥改良土延时2 h、3 h、4 h最大干密
度试验,建立延时时间和最大干密度、延时时间关系曲线; 亦可根据现场实际填
筑情况( 拌制到试验检测的时间) 仅测定2 ~3 h或3~4 h 延时时间对应的最大
干密度,以供进行水泥改良土工艺试验和正式填筑时控制质量选用。

四、施工拌和中的质量控制
该工程水泥改良土的拌和方法采用现场机械拌合。

拌和前,试验室在对原土
含水率进行检测的同时观察土质有无明显的变化,如变化明显,则应重新进行击
实试验。

在上水泥前,用轻型压路机适当碾压,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然后按照计算的每车水泥的纵横间距,用水泥在土层上做卸置水泥的标记,同时
划出水泥的边线。

水泥定点卸车,卸车后进行验方,达到设计要求合格后,用刮
板或平地机配合人工将水泥均匀的摊开,量测水泥的松铺厚度,根据水泥含水量
和松密度,校核水泥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不够则进行补充。

拌和时,要专人
跟随拌合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合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

拌合深度应
达稳定层底并侵入下承层1~2cm,以利于上下层粘结。

在两层水泥土中间,严禁
在留有素土夹层。

在拌合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
补充洒水。

水车起洒处及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合段2m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
正在进行拌合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洒水后,再次进行拌合,使水分在混和料中分布均匀。

拌合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合,减少水分
流失。

洒水拌合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在洒水及拌合过程中,应
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消除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处。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
应色泽一致,没有水泥团和花面,且水分均匀适宜。

保证所掺入的水泥不仅要与
土搅拌均匀,土粒之间亦应均匀,不能出现土粒集中现象。

试验人员在水泥改良
土拌和过程中需抽检有代表性的土样测定水泥剂量,水泥剂量采用 EDTA 标准溶
液滴定,水泥剂量的控制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掺量大0.5% ~1% ,如现场不能满
足要求,应及时调整水泥流量,直至现场水泥剂量满足要求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 改良土在达到水泥初凝时间检测水泥剂量是不正确的,这时水泥已开始和土粒中
的水发生反应,检测结果会偏低。

水泥改良土在其拌合摊铺整平过程要流畅衔接,碾压完成时间最好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以求达到最好的改良效果。

水泥凝结
时间以试验室出具的数据为准,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时间,根据机具生产填
筑能力合理安排填筑面积,避免因摊铺面积过大而影响填筑质量甚至导致改良
土失效,水泥改良土与素土压实有很大的不同,应根据碾压试验得到的参数一
次性碾压到位,碾压完成后不能进行二次碾压,以免造成破坏。

碾压检测合格后
应注意对其表面洒水养护。

如在工序衔接合理的情况下,应尽快进行下一层填筑。

如时间太长,洒水养生不到位时填筑层表面极易开裂,其表面会因失水发生掉
层现象。

五、填筑碾压前、后的质量控制
对于现场试验检测分为碾压前检测和碾压完成后检测两个部分。

检测过程严格依据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取样检测,填筑开始到检测完成最迟不能超过4h。

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将碾压现场水泥改良土的水泥剂量允许偏差与室内试验配合比的外掺料剂量偏差控制在-0.5% ~+ 1%。

必须在摊铺好的现场取样,成型试验和碾压完成时间应大致相同。

( 2) 记录从搅拌开始到填筑完成试验所需的时间,以便通过延时时间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关系查找相应时间段对应的最大干密度,用于控制现场压实系数。

对搅拌开始时间和试验时间应准确记录,并在试验记录中标明。

(3) 由试验员跟踪试验,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记录每间隔两次的压实度,到压实度接近规定值时,记录每次的压实结果。

直到压实度达到规定值。

灌砂法检测时,应标定标准砂密度。

标定时,砂在进入容器时要匀速,避免震动容器。

现场检测时,试验坑要按标准规定的直径深度成型,周围平整,深度至本层与下层的结合面。

挖坑前,先定位放好基板,校准检测面,挖坑过程中,避免土样散失。

为保证标准砂匀速流入试坑,在灌砂过程中避免震动。

五、结束语
改良土质量的控制首先是延时时间对应最大干密度关系的建立,相应延时时间对应的最大干密度是衡量现场压实度的依据,施工拌和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在于含水率必须满足填筑要求、水泥剂量准确、填筑时间合理。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
制是现场试验能否满足要求的保证,必须有可靠的检测手段,检测中对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要清晰,试验过程要严谨、方法兼顾到位。

只有这样,水泥改良土的改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质量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
6.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