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尼采的音乐教育思想

浅谈尼采的音乐教育思想

浅谈尼采的音乐教育思想
引子:尼采的音乐思想是在瓦格纳音乐的极度影响而产生的。

在《悲剧的诞生》中,他强调了狄俄尼索斯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他的思想有些方面继承了叔
本华关于权力意志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则是对希腊悲剧艺术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他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新评价了一切价值观,并在自己的特殊经历下形成了自己
的音乐教育思想。

它围绕着资本主义书写的两千多年的西方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
历史,强调了艺术思想是人类生存意识的最为直观的写照。

一、人物介绍
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同样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乐家。

尼采
少年时受到过及其良好的音乐教育,这为他后期的音乐教育思想奠定了充足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音乐作品。

尼采自己也承认自己“毕竟是一位老音
乐家,除了音乐没有慰藉。

”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及教育思想在他的哲学思想
中有很高的地位。

因此,整理和研究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具
有重要意义。

二、尼采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从尼采当时的生活背景来看,在资本主义正在一步步走向垄断的时期,许多
中小资产阶级大多数已经破产,很多学者面对人民愿望的现实,找不到自己的出
路和未来。

因此,对理性和科学的传统依赖并没有使人们走上摆脱社会和个人危
机的宽广道路。

因此,人们的悲观情绪正在急剧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尼采向传
统的信仰和观念宣战。

尼采对音乐和作曲的热爱可以追寻到他与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友谊。


采音乐中流露出的浪漫情怀孕育了他早期的悲剧精神。

他们之所以与瓦格纳的音
乐思想产生了如此多的共鸣,首先是因为他们都对叔本华哲学有着一致的看法。

尼采早期思想可以说是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理论。

人们认为,世界的起
源是盲目的,不接受法治。

所有人的行为都来自于生活的意愿,人们的生活意愿
是通过直觉而非理性来认识的。

然而,尼采作为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哲学家、诗人和音乐家,在重新评估了
所有价值观之后,批判并拒绝了瓦格纳浪漫主义或叔本华消极悲观的意志和表象
哲学本质中堕落的生命和毁灭的意志。

他根据自己对音乐的内在体验,对古希腊
悲剧艺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原始艺术的起源来自狄俄尼索斯和赫利俄斯的二元论。

他的思想导致了音乐美学以及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浪漫主义音
乐文化向现代主义音乐文化的进步。

这就是所谓的“从希腊神化生命的精神出发,我们与太阳之神确认外观,与酒神确认意志。

”然而,尼采将酒神状态的本质归
因于人与世界之间内在基础的完整和统一。

他认为,“在酒神神秘的欢呼声中,
个性化的独特魅力消失了,去往万物核心的道路打开了。


三、尼采音乐美学、教育思想的内容
尼采的自我认知是它本身是超越了卢梭、叔本华和瓦格纳等过去的自我。

尼采的自我思想中出现了很多他人不曾有的东西。

他认为音乐应该回归前苏格拉
底时代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音乐的美应该来自人的张扬和对于生活的热情,来自
古典的和平与安静。

尼采对当时音乐家的时代取向是充满了批评的,以及对抽象、颓废、空洞、华丽的音乐思想的反对,这些都是从前不曾有过的。

尼采在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中,并没有忽视技术创新和思维转变,
但他从更高的文化视角重新评估了音乐的价值取向。

尼采的“自然审美”是一种
与人相关的事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自身权利意志的表达。

音乐是“一方面,它是向形象世界和意志世界喷薄而出的旺盛体力,另一方面,它是借助于崇
尚高尚生活的形象和意志对动物性功能的诱导;它是生命感到高涨时的激动和生
命感的激发。

”音乐是酒神精神的“代表作”。

音乐在权力意志支配的强烈生活
冲动中获得了形式的力量。

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家应该是给予者。

强调美只有具有
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获胜意志、易于调和冲突,才能被称为至高无上的东西。

瓦格纳的音乐被称为浪漫悲观主义,首先是因为缺乏控制情感冲动的能力,其次,它盲目地追求表民的形式美,导致对细节的苛刻要求。

在音乐教育及美学方面,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消除了残余艺术的概念,留下了两个渊源:太阳神和酒神。

他认为“太阳神状态和酒神状态。

艺术本身就像一种自然的力量。

它利用这两种状态来向人们表达自己并支配他们,无论他们喜欢与否。

这两种状态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但较弱:在梦中,在陶醉中。

梦释放视觉、联想和诗歌的力量,而陶醉释放姿势、激情和歌唱的力量跳舞和跳舞。

因此,酒神精神是艺术的灵魂体现。

那么酒神精神到底该怎么理解呢?酒神派认为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音乐。

他认为音乐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尼采认为,在贝多芬和瓦格纳恢弘的音乐作品中,他看到了德国酒神精神的快速成长。

狄俄尼索斯的精神伴随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所有强大而敌对的屏障的瓦解而来,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酒神的陶醉中,音乐艺术融化了所有个体生命的痛苦,世界成为一幅和谐、美丽、欢乐的画面。

此外,醉酒作为音乐的本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阿波罗的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的精神都可以归因于酗酒。

其中,赫利俄斯只是眼睛的醉意,而狄俄尼索斯则是情感的醉意。

太阳神和狄俄尼索斯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音乐精神的悲剧。

四、尼采对于音乐的看法
尼采对音乐的诠释基本上是从叔本华那里继承下来的。

在尼采看来,音乐是一种精神状态,即上述非理性精神甚至已成为人类本能的象征,而苏格拉底则意味着理性精神,这是诗歌的象征。

因此,尼采通过对早期歌剧的考察,探讨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他将歌剧视为理论家和外行批评家的产物,甚至将苏格拉底文化等同于歌剧文化,这与真正的艺术是对立的。

在尼采看来,音乐比诗歌更重要。

只有通过解读诗歌才能理解的音乐,只是音乐门外汉的一种爱好。

这种音乐的典型例子是歌剧,歌剧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论人士的产物。

事实上,尼采对歌剧的批评集中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威权力量,长期以来一直否认人类的本能,即非理性。

他认为音乐优于诗歌,包含了对非理性的关注,体现了对人的能力的尊重。

既然音乐不需要歌词就能被理解,那么如何理解音乐的内容呢?尼采在整个
西方音乐美学史上都无法回避这个核心问题。

如果尼采对歌剧通过歌词使音乐具
有清晰的内容这一事实不屑一顾,人们可以理解,那么尼采所倡导的没有歌词的
音乐的内容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理解,因为在尼采看来,音乐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哲
学意义。

他把自己欣赏的音乐称为狄俄尼索斯的音乐,而狄俄尼索斯音乐的特点
一直是尼采的思想。

尼采认为,在音乐被理解为批评的对象之前,需要对其进行
解释。

这种音乐遵循一个原则,即苏格拉底主张“一切想要美丽的东西都必须是
理性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更明确地表达为“艺术就是模仿”,即试图用音乐模
仿生活中的风景。

然后,以图形化的方式理解音乐的内容。

在这一点上,尼采以欧里庇得斯以
苏格拉底主义为核心的新巴克斯颂歌为批评对象。

他的音乐以图像表现为内容主题,是图形现象本身的奴隶。

事实上,这与遵循歌词的音乐没有什么不同。

五、对于尼采音乐思想的总结与评价
诚然,尼采试图用希腊悲剧的酒神精神来唤醒德国人重新获得面对现实
和生活的勇气。

通过音乐思想的进步,他以积极的态度肯定了世界和生活。

然而,他的颇有争议的地方在于它批判理性,高举非理性的大旗,把音乐之美乃至整个
艺术都称为人类最原始的冲动。

完全否认音乐应该表达人类社会这个观点是有偏
见的。

六、结语
本文对尼采的生活背景,音乐思想,以及音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较为
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且讨论了尼采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现在人们对他的
评价。

作者简介:卫冠男(1995年6月18日-),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西省临汾市,学历:硕士在读单位:云南艺
术学院,
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演唱,单位邮编:6505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