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体与岩土体之间粘结强度及锚固体端阻强度标准值
注:1表中粘结强度值为一次注浆及简易二次注浆的拉力型及全粘结锚杆的经验值;采用二次分段注浆工艺时可提高11~15倍,岩体中提高倍数较小;
2对于黏性土层,干钻成孔、套管护壁、洗孔干净、等待注浆时间较短、注浆压力大、浆体强度高、地下水不丰富等工况下粘结强度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
3对于砂土,除上述第2点因素外,在密实度相同情况下,粉细砂层取粘结强度较低值,中粗砂层取中值,砾砂层取较高值;粉细砂含量超过总质量的30%时取较低值;
4对于粉土,除上述第2点因素外,在密实度相同情况下含水量越大粘结强度取值越低;
5对于有机质含量为5%~10%的有机质土,粘结强度取较低值;
6对于岩体,孔壁粗糙、洗孔干净、地下水不丰富、结构面不发育等工况下粘结强度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7表中粘结强度值适用于浆体锚固体。
锚固体为水泥土时取表中的中低值,其中砂层粗颗粒多、粒径大取中值,黏性土层取低值;
8压力型扩体锚杆初步设计时软弱地层中原孔段与岩土体间的粘结强度宜取0;
9摩擦锚杆的摩阻强度可按上表取值,锚杆注浆时或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取高值,反之宜取中低值;
10水力扩体及机械扩体工艺形成的扩体锚固段端阻强度宜取中低值,囊袋锚杆可取高值;H压力型锚杆可取中高值,拉力型锚杆及全粘结锚杆宜取中低值;
12岩土类别划分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I1为黏性土的液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