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酶,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五章酶一、A型题1.代谢物是指()P.74A.酶的辅助因子B.酶促反应的产物C.酶促反应的反应物D.酶促反应的中间产物E.酶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产物和产物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74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少数RNA有催化活性C.所有的酶都需要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都有绝对专一性E.所有的酶都以有机化合物为底物3.关于酶的必需基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4A.可与底物结合B.可由辅助因子提供C.可催化底物发生反应D.可保持酶活性中心的结构E.只存在于酶的活性中心中4.下列氨基酸的R基,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极不可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是()P.74A.丙氨酸B.谷氨酸C.酪氨酸D.丝氨酸E.组氨酸5.关于酶活性中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4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C.所有活性中心都有辅助因子B.所有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活性中心E.所有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中6.关于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4A.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B.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C.随反应进行酶量逐渐减少D.所有的酶都有辅基或辅酶E.所有的酶都有绝对专一性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5A.均由亲水性氨基酸组成B.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C.是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D.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E.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8.酶活性中心中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基团是()P.75A.催化基团B.碱性基团C.结合基团D.疏水基团E.酸性基团9.下列酶中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是()P.75A.溶菌酶B.糜蛋白酶C.核糖核酸酶D.L-乳酸脱氢酶E.细胞色素c氧化酶10.关于酶的辅基()P.75A.又称辅酶B.通过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C.不能通过透析与酶蛋白分开D.由活性中心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E.与酶活性有关,但在反应中不被修饰或发生改变11.酶可根据其催化反应是否需要辅助因子参与分为单纯酶和()P.75A.串联酶B.寡聚酶C.结合酶D.多功能酶E.多酶复合体12.下列酶中,不属于单纯酶的是()P.76A.蛋白酶B.淀粉酶C.尿素酶D.核糖核酸酶E.L-乳酸脱氢酶13.仅结合酶有()P.76A.催化基团B.辅助因子C.活性中心D.结合基团E.变构调节剂14.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的酶是()P.76A.单纯酶B.单体酶C.寡聚酶D.结合酶E.多功能酶15.结合酶是指()P.76A.酶蛋白-底物复合物B.酶蛋白的无活性前体C.酶蛋白-抑制剂复合物D.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E.酶蛋白-变构调节剂复合物16.下列叙述中,符合辅助因子概念的是()P.76A.决定酶的专一性B.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不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D.不能用透析法与酶蛋白分开E.参与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17.关于辅酶和辅基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6A.辅酶或辅基直接参与酶促反应B.可以存在于同一个酶蛋白分子C.只有结合酶才需要辅酶或辅基D.B族维生素多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E.一种辅酶或辅基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18.关于辅助因子()P.76A.本质为蛋白质B.决定酶的专一性C.组成单位为氨基酸D.所有酶都有辅助因子E.一种辅助因子可以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19.下列酶中,属于多酶复合体的是()P.76,149A.核糖核酸酶B.L-乳酸脱氢酶C.L-谷氨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20.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却催化多种反应的酶是()P.77A.单纯酶B.单体酶C.寡聚酶D.结合酶E.多功能酶21.同工酶的共同点是()P.77A.催化同一反应B.电泳行为相同C.理化性质相同D.免疫学性质相同E.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22.同工酶的不同之处不包括()P.77A.等电点B.专一性C.化学性质D.米氏常数E.物理性质23.关于同工酶概念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7A.催化相同反应B.都有四级结构C.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D.催化的反应和酶的性质都相似,分布不同E.是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各异的一组酶24.关于同工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7A.都是单体酶B.免疫学性质不同C.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D.理化性质不一定相同E.酶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25.关于同工酶()P.77A.一级结构相同B.对同种底物亲和力相同C.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同工酶谱D.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不同E.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相同26.细胞质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P.77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27.细胞质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由H、M亚基组成的()P.77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六聚体28.心肌细胞富含的LDH同工酶是()P.77A.LDH1B.LDH2C.LDH3D.LDH4E.LDH529.肝细胞富含的LDH同工酶是()P.77A.LDH1B.LDH2C.LDH3D.LDH4E.LDH530.富含LDH5的是()P.77()A.肝细胞B.红细胞C.脑细胞D.肾细胞E.心肌细胞31.心肌酶中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是()P.78A.CK1及LDH1B.CK2及LDH1C.CK2及LDH2D.CK2及LDH3E.CK3及LDH132.酶的特点不包括()P.79A.酶蛋白容易失活B.酶活性可以调节C.酶的催化效率极高D.酶有很高的专一性E.酶可以决定反应方向3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P.79A.能降低活化能B.不改变化学平衡C.具有很强的专一性D.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E.只催化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34.胰RNase在嘧啶碱基处水解RNA生成3′-单核苷酸和在3′-端为嘧啶的3′-寡聚核苷酸。

如果pApG-pCpUpA用RNase处理则生成()P.79A.pApGpCp+UpAB.pApG+pC+pUpAC.pApGpC+pU+pAD.pApGpCp+Up+AE.pApGp+Cp+Up+A35.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是()P.79A.底物B.酶蛋白C.催化基团D.金属离子E.辅基或辅酶36.关于结合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79A.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B.催化反应的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C.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取决于辅助因子D.一种辅助因子可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E.一种酶蛋白通常和特定的辅助因子结合37.酶能提高反应速度是由于酶能()P.80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C.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D.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38.关于酶结构与功能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80A.酶只在体内起作用B.酶的催化作用不受调控C.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无关E.酶能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39.关于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80A.不能在细胞外起作用B.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C.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核酸E.与底物的结合都具有绝对专一性40.J/mol可用于表示()P.80A.KmB.活化能C.酶活性D.酶的比活力E.酶促反应速度常数41.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基团可以参与质子转移,这种催化作用称为()P.81A.多元催化作用B.共价催化作用C.亲电催化作用D.亲核催化作用E.广义酸碱催化作用4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不包括()P.82A.pHB.底物C.温度D.激活剂E.抑制剂43.关于酶促反应调节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82A.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B.反应速度不受酶浓度影响C.反应速度不受底物浓度影响D.在最适pH下,反应速度不受酶浓度影响E.底物饱和时,反应速度随酶浓度增加而加快44.在底物足量时,生理状态下决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是()P.82A.温度B.酶含量C.酸碱度D.辅酶含量E.钠离子浓度45.一个单底物酶促反应,当[S]<<Km时()P.83A.反应速度最快B.反应速度太慢难以测出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变E.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减慢46.mol/L可用于表示()P.83A.KmB.活化能C.酶活性D.酶的比活力E.酶促反应速度常数47.Km是指反应速度为1/2Vmax时的()P.83A.酶浓度B.产物浓度C.底物浓度D.激活剂浓度E.抑制剂浓度48.关于酶Km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Km()P.83A.与酶结构无关B.与底物性质无关C.不能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是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E.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49.与酶的Km无关的是()P.83A.反应温度B.酶的浓度C.酶的性质D.底物的种类E.反应体系pH50.关于酶的Km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83A.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B.是与底物性质无关的特征常数C.催化相同反应的一组同工酶Km相同D.是达到Vmax所必需的底物浓度的一半E.在一般情况下是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51.已知某酶的Km=0.05mol/L,欲使其所催化反应的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底物浓度应是多少()P.83A.0.04mol/LB.0.05mol/LC.0.1mol/LD.0.2mol/LE.0.8mol/L52.对于一个单底物酶促反应,当[S]=4Km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P.83A.70%B.75%C.80%D.85%E.90%53.关于酶的Km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83A.Km越大活性越高B.对于多底物酶,其Km相同C.不能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对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KmE.是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时的底物浓度54.林-贝氏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P.84A.KmB.-KmC.1/KmD.-1/KmE.Km/Vmax55.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85A.催化效率高B.具有可调节性C.可大幅降低反应活化能D.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E.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没有影响56.酶的最适温度()P.85A.都不超过50℃B.在人体内为50℃C.是酶的特征常数D.随时间延长而升高E.是在某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57.酶的最适pH是()P.85A.酶的等电点B.酶的特征常数C.酶最稳定时的pHD.与底物种类无关的参数E.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pH58.各种酶都有最适pH,其特点是()P.85A.一般为该酶的等电点B.大多数酶的活性-pH曲线为抛物线形C.最适pH时酶分子与底物的亲和力最强D.在生理条件下同一细胞内酶的最适pH相同E.最适pH时活性中心可解离基团都处于最适催化状态59.影响酶最适pH的因素不包括()P.85A.酶纯度B.底物浓度C.缓冲液浓度D.缓冲液种类E.反应体系pH60.酶的抑制剂()P.86A.都和底物结构相似B.一般为强酸或强碱C.使酶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D.由于引起酶蛋白变性而使酶活性下降E.引起酶蛋白变性但可能对酶活性无影响61.关于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所有抑制剂()P.86A.导致酶失活B.具有专一性C.能抑制酶活性D.导致酶蛋白变性E.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62.青霉素作用的细菌靶位是()P.86A.细胞质的质粒B.细胞壁的磷壁酸C.细胞质的核糖体D.细胞壁的聚糖骨架E.细胞壁的肽聚糖转肽酶63.关于不可逆抑制()P.86A.酶活性不能恢复B.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去除C.抑制剂的结合导致酶活性降低D.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结合E.抑制剂通常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64.因抑制巯基酶而引起中毒的是()P.86A.肼B.氰化物C.巯基乙酸D.有机磷农药E.重金属离子65.下列酶中,被有机磷农药抑制的是()P.87A.己糖激酶B.琥珀酸脱氢酶C.柠檬酸合成酶D.乙酰胆碱酯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66.中度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活力是正常活力的()P.87A.35%B.25%C.15%D.10%E.5%67.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接头完成信息传递后,能将其在接头处消除的酶是()P.87A.磷脂酶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乙酰胆碱酯酶E.Na+,K+-ATP酶68.关于酶竞争性抑制特点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88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酶分子共价结合C.当抑制剂存在时,表观Km增大D.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E.抑制剂恒浓度时,增加底物浓度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69.下列叙述中,符合竞争性抑制剂的是()P.88A.与底物结合B.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还原二硫键,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E.与辅助因子结合,抑制其与酶蛋白结合70.酶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征是()P.88A.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减小B.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增大C.表观Km减小,表观Vmax不变D.表观Km减小,表观Vmax减小E.表观Km增大,表观Vmax不变71.关于酶竞争性抑制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87A.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相似B.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C.当抑制剂存在时,表观Km增大D.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E.增加底物浓度也不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72.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削弱甚至消除的是()P.88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反竞争性抑制D.反馈抑制作用E.非竞争性抑制73.与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无关的是()P.88A.底物浓度B.作用时间C.抑制剂浓度D.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强弱E.酶与抑制剂亲和力的强弱74.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P.88A.变构调节B.底物抑制C.反馈抑制D.竞争性抑制E.非竞争性抑制75.下列成分中,属于可逆抑制剂的是()P.88A.磺胺类B.氰化物C.有机汞D.有机磷E.有机砷76.磺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P.88A.对病毒感染有效B.杀灭结核分枝杆菌C.对立克次体感染有效D.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活性E.对念珠菌属的细菌感染有效77.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属于()P.88A.竞争性抑制B.反竞争性抑制C.反馈抑制作用D.非竞争性抑制E.使酶变性失活78.关于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88A.它们影响细菌一碳单位代谢B.磺胺类药物不影响人体一碳单位代谢C.磺胺类药物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的活性D.磺胺增效剂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E.它们通过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79.磺胺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是因为其结构类似于()P.88A.谷氨酸B.酪氨酸C.苯丙氨酸D.二氢蝶酸E.对氨基苯甲酸80.关于反竞争性抑制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89A.使表观Km增大B.使表观Vmax减小C.只与中间产物结合D.不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E.作用强弱取决于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比81.酶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征是()P.89A.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减小B.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增大C.表观Km减小,表观Vmax不变D.表观Km减小,表观Vmax减小E.表观Km增大,表观Vmax不变82.某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征为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减小,该抑制作用属于()P.90A.反馈抑制B.不可逆抑制C.竞争性抑制D.反竞争性抑制E.非竞争性抑制83.酶非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征是()P.90A.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减小B.表观Km不变,表观Vmax增大C.表观Km减小,表观Vmax不变D.表观Km减小,表观Vmax减小E.表观Km增大,表观Vmax不变84.下列成分中,属于唾液α淀粉酶激活剂的是()P.90A.K+B.Cl-C.Cu2+D.Hg2+E.Mg2+85.酶活性是指()P.91A.酶的催化能力B.酶促反应的可逆性C.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酶蛋白变性的可逆性E.无活性的酶转化为有活性的酶86.μmol/min是()P.91A.Km单位B.活化能单位C.酶活力单位D.酶的比活力单位E.酶促反应速度单位87.关于测定酶活性反应体系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95A.合适的孵育时间B.底物浓度越高越好C.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D.反应温度宜接近最适温度E.应选择该酶作用的最适pH88.关于测定酶活性反应体系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91A.pH为中性B.反应体系中不能用缓冲液C.孵育时间必须在120分钟以上D.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呈线性关系E.在0~40℃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89.关于蛋白激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92A.催化可逆反应B.属于第二信使C.底物可以是脂质D.蛋白质磷酸化后活性改变E.可催化亮氨酸残基磷酸化90.下列酶中,催化酶蛋白磷酸化的是()P.92A.蛋白酶B.蛋白激酶C.磷蛋白酶D.磷酸化酶E.蛋白磷酸酶91.下列反应中,属于酶化学修饰的是()P.92A.酶原激活B.强酸使酶变性失活C.加入辅酶使酶有活性D.肽链苏氨酸残基磷酸化E.小分子物质使酶构象改变92.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P.92A.辅助因子缺乏B.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C.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D.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E.酶原是未被激活的酶的前体93.酶原激活是指()P.92A.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B.激活剂改变酶原的空间结构C.激活剂协助底物进入活性中心D.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的催化基团E.激活剂使与酶原结合的抑制剂解离94.下列消化酶中,不以酶原方式分泌的是()P.93A.羧肽酶B.糜蛋白酶C.胃蛋白酶D.胰蛋白酶E.核糖核酸酶95.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P.93A.磷酸化B.变构调节C.去磷酸化D.负反馈机制E.正反馈机制96.下列过程属于酶原激活的是()P.93A.糖原合酶D→IB.前胶原→原胶原C.凝血因子Ⅰ→ⅠaD.凝血因子Ⅱ→ⅡaE.胰岛素原→胰岛素97.在下列调节因子中,能使酶蛋白合成增加的是()P.93A.激活剂B.抑制剂C.诱导物D.辅阻遏物E.变构调节剂98.吸收较多胆固醇后肝内HMGCoA还原酶水平下降,这是由于胆固醇对酶的()P.93A.变构抑制B.化学修饰C.抑制作用D.抑制合成E.诱导合成99.β-羟基酸在酶作用下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和水,此酶为()P.94A.连接酶B.裂合酶C.水解酶D.转移酶E.氧化还原酶100.下列成分中,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的是()P.95A.CA19-9B.癌胚抗原C.甲胎蛋白D.碱性磷酸酶E.酸性磷酸酶101.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升高的规律为()P.96A.发病后迅速升高,2小时达到高峰B.发病后2小时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C.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到高峰D.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72小时后达高峰E.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102.急性胰腺炎发病12小时以内,下列实验室检查项目诊断比较准确的是()P.96A.血钙B.血糖C.尿淀粉酶D.血淀粉酶E.血脂肪酶103.关于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变化特点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96A.发病24小时内即可被测得B.淀粉酶值的高低与发病程度成正比C.淀粉酶>500U/Dl(索氏法)可诊断D.尿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E.淀粉酶的测值越高,诊断的准确率也越高104.血清酶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通常是()P.96A.酶经肾脏排泄减少B.细胞内外某些酶被激活C.在某些器官中合成增加D.细胞受损使细胞酶释放入血E.体内代谢减少使酶的分解减少105.下列成分中,在波长340nm处有吸收峰的是()P.96A.TPPB.FMNC.NAD+D.NADHE.FADH2106.下列成分中,可通过测定340nm处吸光度的降低来分析其生成的是()P.96A.TPPB.FMNC.NADHD.FADH2E.NADP+107.酶替代疗法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不包括()P.97A.抗栓酶类B.氧化酶类C.助消化酶类D.清创和抗炎酶类E.抗肿瘤细胞生长酶类108.在酶替代疗法中,以下酶中可用以治疗消化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不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是()P.97A.淀粉酶B.尿激酶C.纤溶酶D.天冬酰胺酶E.超氧化物歧化酶二、X型题1.关于酶活性中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5A.有特定的空间结构B.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C.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中D.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辅助因子2.辅助因子根据与酶蛋白的结合程度等分为()P.75A.辅基B.辅酶C.金属离子D.必需激活剂E.小分子有机化合物3.关于酶和辅助因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5A.酶蛋白也称蛋白酶B.所有的酶都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构成C.多数辅助因子与B族维生素有密切关系D.同一种辅助因子可以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E.辅酶与酶蛋白结合不牢固,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可去除4.关于LDH1和LDH5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7A.酶蛋白相同B.可用电泳法分开C.均含有H和M两种亚基D.均催化可逆反应,但主要方向不同E.在心肌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含量不同5.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特点是()P.79A.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B.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C.催化机制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质和量的改变E.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平衡6.关于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79A.不改变化学平衡B.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D.其化学本质是含有辅助因子的结合蛋白质E.是由活细胞合成、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7.下列叙述中,属于酶的特征的是()P.79A.对底物具有特异性B.对催化的反应有特异性C.分子量一般在5000以上D.能加快所催化的反应速度E.大多数酶在中性pH附近活性最高8.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不同点有()P.79A.专一性B.加速化学反应速度C.可改变反应平衡点D.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E.在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质和量的改变9.酶活性中心中的必需基团可以是()P.81A.蛋氨酸的甲基B.丝氨酸的羟基C.半胱氨酸的巯基D.天冬氨酸的羧基E.组氨酸的咪唑基10.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P.85A.影响酶和底物的结合B.最适pH是酶的特征常数C.影响酶和底物的解离状态D.动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pH在6~8E.过酸或过碱会导致酶蛋白变性失活11.使酶发生不可逆失活的因素是()P.85A.低温B.高温C.强酸强碱D.重金属盐E.竞争性抑制剂12.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首选的药物()P.87A.解磷定B.乙酰胆碱C.琥珀酰胆碱D.甲氧氯普胺E.抗胆碱能药物13.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的烟碱样症状是()P.87A.多汗B.肌束颤动C.瞳孔缩小D.支气管痉挛E.流涎14.被有机磷抑制的酶和抑制类型是()P.87A.胆碱酯酶B.丝氨酸酶C.不可逆抑制D.竞争性抑制E.二氢叶酸合成酶15.关于可逆抑制()P.87A.竞争性抑制属于可逆抑制B.反竞争性抑制不属于可逆抑制C.有些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结合D.有些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底物结合E.有些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16.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剂()P.87A.与底物非共价结合B.不影响最大反应速度C.结构大多数与底物相似D.抑制程度取决于底物和抑制剂的浓度比E.与酶可逆结合的抑制剂均呈竞争性抑制17.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剂()P.88A.不改变表观KmB.与底物结构相似C.使酶的表观Vmax减小D.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E.抑制作用强弱取决于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比18.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P.90A.使表观Vmax减小B.不改变酶的表观KmC.不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D.提高底物浓度不能消除其对酶的抑制作用E.抑制作用的强弱与抑制剂和底物浓度比无关19.非竞争性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的不同点在于前者()P.90A.Km不变B.不影响ES→E+PC.底物和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D.抑制剂与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E.增加底物浓度时表观Vmax仍然小于正常值20.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P.90A.破坏酶的构象B.可单独与酶结合C.不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D.与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E.可以和底物同时与同一酶分子结合21.在口腔中参与淀粉水解的是()P.90,141A.Cl-B.Na+C.Ca2+D.胰α淀粉酶E.唾液α淀粉酶22.测定酶活性的必要条件是()P.91A.最适pHB.适宜温度C.足够的激活剂D.最适离子强度E.足够的底物浓度23.下列疾病中,属于基因突变造成mRNA或蛋白质结构异常的分子病有()P.95A.白化病B.蚕豆病C.苯丙酮尿症D.镰状细胞贫血E.地方性甲状腺肿1.()酶是生物体内的无机催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