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学科竞赛管理系统

18、学科竞赛管理系统

9、凡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凡有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不得参赛;与企业合作即将对外发布的产品不得参赛。
三、预赛
Sybase杯数据库应用竞赛分预赛和决赛。
1、凡取得参赛资格的参赛队均参与预赛。
2、预赛时间:2009年11月5日至2009年11月30日。在此时间内,各参赛队完成参赛作品。
1、各参赛队按照比赛规定的时间提交作品。
2、“评审”采取“双盲”方式,“竞赛秘书处”委派专人管理参赛作品的电子资料,按保密规则编号,由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负责参赛作品评审结果的回收、统计工作。
3、各班级(系)的指导教师不得参加评审工作;
4、评审专家必须严格执行“参赛作品评分细则表”中规定的评分细则,在规定评审时间内完成评审,将评审结果反馈给“竞赛秘书处”;
2、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各参赛队伍可以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
3、决赛时间:2009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25日。
组委会将通知各参赛队伍具体的决赛时间。获得决赛资格的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决赛。决赛分为作品测试和答辩。
4、作品测试
参赛队自行携带电脑、作品及文档,到决赛地点进行作品测试。
5、答辩
6、参赛作品可以是软件、报告或学术论文。
7、参赛作品开发的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和开发平台不限,应用体系结构不限。
8、参赛队的参赛内容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鼓励使用开放源码和构件,但需要在报告中注明,作品中必须有独创内容)。
4、报名开始:2009.10.16
5、报名截止时间:2009.10.30
6、参赛名单公布日期:2009.11.5
二、参赛作品与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
应以数据库实际应用为背景,以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为主要竞赛内容,可涉及如下内容(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数据库设计与建模;
数据访问技术;
数据库应用开发(含网站);
本指南为学生、指导教师如何参与本次竞赛提供具体指导。
一、学生参赛及报名
1、报名截止日期内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均可报名参赛。
2、全校学生自由组队,每支参赛队不超过3人,每支参赛队须设1名组长和1名指导教师,负责参赛队伍的指导、管理等工作。
3、各系、班级参赛队数不限,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支参赛队,每名教师可以指导多个参赛队,组委会和评审组成员不能作为指导教师。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数据库的灾难恢复;
数据库的性能调优;
移动数据库应用;
商务智能及应用
……
鼓励应用新技术和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
2、命题形式
参赛队自主命题,自主设计。本次竞赛采用开放式,不限定竞赛场所,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设计、调试及设计文档。
3、命题要求
竞赛题目应能体现参赛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实用性、独创性和一定的复杂性。命题应充分考虑到竞赛评审的可操作性(请参考竞赛评审规则)。
一、竞赛目的
举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3G智能手机创意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新技术和方法,完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策划、设计、协调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促进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Sybase杯数据库应用竞赛由信息管理学院主办,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数据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也促进数据库相关课程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4、所有文档正文要求小4号字,1.25倍行距,所有文档的电子版必须于2009年11月30日24:00前进行提交。
5、评审组负责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依据评审结果,由组委会审定最终进入决赛名单。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根据参赛队伍总数及参赛作品质量确定。
四、决赛
1、组委会将在2009年12月10日公布进入决赛的名单。
三、参赛代表队
根据竞赛的规则,参赛选手可以组队参加竞赛,每个队限定最高成员数,一个成员可以加入多个参赛队伍。每个参赛队伍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指导队伍个数不限。
四、评审
一般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和决赛的成绩评定由评审组给出。每项竞赛可能有多个评审小组,每个评审组有多名成员。评审分配时需要采用回避政策,即指导教师不能评审自己指导的参赛队伍。
决赛答辩(30分)
参赛选手的答辩(30分)
对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的设计思路做总体描述,要求思路清楚,叙述流畅(10分)
软件的演示(10分)
能正确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10分)
总成绩
附件3: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方案
根据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教高办〔2008〕2号),决定举办首届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由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共同承办,乐成3G创意产业基地协办,竞赛方案如下:
得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计
选题(20分)
参赛作品的选题和创新创意(20分)
系统突出以数据库为基础(10分)
创意新颖、或在某方面有创新(10分)
作品内容及完成情况(70分)
有效运用了数据库技术和关系规范化理论(30分)
使用了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技术(10分)
考虑到模式设计的规范化理论(10分)
考虑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和安全等(10分)
一、学生参赛及报名
1、报名开始时间:2009年10月16日
2、报名截止时间:2009年10月30日
3、报名截止日期内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均可报名参赛。
4、学生自由组队,每支参赛队不超过3人,每支参赛队须设1名组长和1名指导教师,负责参赛队伍的指导、管理等工作。
5、参赛名单公布日期:2009.11.5
职务
职称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参赛队长信息
姓名﹡
学号﹡
性别
年龄
学生类别
班级
系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参赛队员信息
姓名﹡
学号﹡
性别
年龄
学生类别
班级
系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参赛队员信息
姓名﹡
学号﹡
性别
年龄
学生类别
班级
系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
推荐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5、“竞赛秘书处”根据“评审”结果,按照得分排名先后的顺序,筛选进入决赛阶段的参赛队,并公布参赛队名单和具体答辩时间、地点。
6、“竞赛秘书处”负责组织“现场开放式答辩”,邀请答辩评审专家,提供答辩场地、基本设备;
7、参赛队必须在“现场开放式答辩”开始15分钟前到达答辩现场并准备好参赛作品的测试环境,要求通过PPT的方式对参赛作品的技术背景、设计思路、整体方案模型、关键技术、创新成果、性能指标等作详细介绍,答辩时间为20分钟。
进入决赛的队伍要进行开放式现场答辩。
五、作品提交
作品通过打包电子文档统一提交到网站的指定位置,文件名为组长的学号,或提交光盘。
六、评审规则
依照竞赛章程,“评审专家组”负责在“竞赛组织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评审组”制定的“参赛作品评分细则表”中的内容,在指定时间完成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预赛以专家评审为主,决赛将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开放式答辩。具体规定如下:
各参赛队向竞赛秘书处提交作品及相关文档。作品及相关文档用于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提交的资料应包括:软件、作品相关设计报告、学术论文及1000字左右的作品简介。
作品相关设计报告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问题描述与分析,方案设计与实施;
(2)系统测试和系统评价等;
(3)其他文档:除上述规定文档以外的其他作品相关资料。
软件设计与实现(20分)
系统可以运行、能展现系统功能(5分)
用户界面合理、美观、可用性好,用户操作方便(5分)
软件能够正确部署、能脱离开发环境运行和使用(5分)
有使用说明书或联机操作帮助信息(5分)
系统文档和资料(20分)
文档内容完整、形式规范,提交的资料齐全,包括需求分析、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设计、数据库实施、系统实现与运行等(20分)
电子邮件:simdb09@
秘书处联系电话:82427165、82427157
联系人:崔凯,李顺碧,史三军、孙志恒、王晓波
九、其它
本参赛指南的解释权归Sybase杯数据库应用竞赛组委会。
Sybase杯数据库应用竞赛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参赛作品名称:
参赛组长学号:
参赛组长姓名:
项目
评分细则及标准
4、命题格式
(1)题目名称:要求简明扼要,能够体现作品的特点和应用;
(2)设计任务和要求:需对题目做必要说明,明确提出设计任务和对功能指标的要求,文字描述准确,避免含混不清;
(3)命题意图与知识范围:参赛队应对命题的意图、涉及的主要知识范围及其他问题予以必要的说明,供专家组评审时参考。
5、参赛作品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要以实际应用为背景。
6、预赛时间:2009年11月5日至2009年11月30日。在此时间内,各参赛队完成参赛作品并提交竞赛秘书处。
7、决赛名单公布日期:2009年12月10日
8、决赛时间:2009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25日。
二、竞赛命题与评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