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通用10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通用10篇)》,您浏览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通用10篇)》正文如下: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1重点部位为单位的重点防火对象,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厨房、客房等为单位的重点部位。
为加强对单位重点部位的防火安全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单位消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一、加强防火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防火安全领导责任制。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以单位法定代表人为防火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到位、任务明确。
(二)建立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各部门负责人、兼职消防人员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防火安全的组织工作。
(三)领导小组成员要按责任制要求真抓实管,把防火安全工作作为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日程,与日常工作同计划、同建设、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二、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措施、操作流程,搞好宣传教育。
(一)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情况,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
(二)严格落实每日防火安全巡查和每月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整改火险隐患。
(三)结合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日等重大活动认真抓好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基础知识,提高全员防火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三、对重点部位实施重点管理,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一)严格重点部位管理,在重点部位进行施工操作必须经过单位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研究同意,未经同意严格擅自进行作业。
(二)重点部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禁盲目蛮干;(三)在重点部位设置提示牌及相关警示标识,提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四)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重点部位;确需进入的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同意。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2一、木工间(库)防火制度:1、木工间(库)严禁吸烟;2、木工间(库)严禁明火作业;3、每天班前班后做好安全检查和落手清工作;4、电源装置及开关保险应符合要求,下班后切断电源;5、木工间应配备酸碱及二氧化碳灭火机。
平时要加强保养;6、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消防知识,提高灭火本领。
二、油漆间(库)防火制度:1、油漆间严禁吸烟严禁火种入内;2、非油漆工未经允许不准入内;3、各种油类溶剂油应分类堆放;4、挥发性强的溶剂油应密封存放;5、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6、室内必须安装防爆灯。
下班后电源切断;7、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保持道路畅通;8、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消防知识。
提高防火,灭火本领。
三、食堂炉灶防火制度:1、灶后燃料不得存放过多,并与炉门保持一定距离;2、开油锅或熬油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灶头,应注意油温防止起火;3、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妥善处理炉渣,防止死灰复燃;4、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注意维修保养。
四、机修组防火制度:1、油回丝应统一放置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定期进行处理;2、用油类进行清洗作业时,不准吸烟,不准同时进行明火作业;3、清洗作业后的废油不得倒入下水道。
应统一妥善处理;4、清洗机电设备时一定要切断电源;5、清洗汽车严禁使用汽油,并必须拆除电瓶桩头。
焊接时时拆下油箱;6、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并要加强维修保养;7、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五、电工(配电)间防火制度:1、严格按照线路规定安装电线,防止发生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2、按具体环境选用导线,不使用陈旧老化或裸导线;3、安装线路时,应符合规定要求的间距。
导线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应用铁管、瓷管或硬质塑料管保护。
以防绝缘受破坏发生事故;4、线路上应按规定安装断路线或熔断器,不准用超规定的熔丝或铜、铁丝代替;5、经常监视线路运行情况。
发现超负荷时,应从线路中切除过多的用电设备,或将导线的截面积调大;6、导线接头应采用可靠措施并经常检查,以防接触不良电阻增大发生火灾;7、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并要加强维修保养。
六、油库防火制度:1、严禁吸烟,严禁火种入库;2、油库管理员必须持证上岗;3、油库必须有良好的通风隔热条件,高温季节上午10点至下午5点不得发放油类;4、库内照明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5、电器开关及保险装置不准安装在库内;6、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保持道路畅通;7、每天下班前应全面检查,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七、氧气、乙炔钢瓶(库)防火管理制度:1、氧气、乙炔钢瓶要明确专人管理,管理员必须持证上岗;2、氧气、乙炔钢瓶不准混放和同车装运;3、库房应采用耐火材料建筑,露天存放气瓶应有遮阳设施;4、瓶库内严禁烟火,周围不得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5、乙炔、氧气瓶应直立存放,放轩整齐;6、乙炔瓶要直立使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冲击碰撞;7、作业时氧气、乙炔要安装回火装置,二瓶距离不得少于5米,与明火不得少于10米,下班后两瓶必须妥善保管;8、作业时必须要有人监护,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并注意保养。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篇3一、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应遵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4号《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规定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二、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分包单位应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并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同时应承担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责任和义务。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监理。
三、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规模、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统一管理分片包干和个人岗位责任制。
并应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同时应落实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四、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火灾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2、可燃及易燃危险品管理制度;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4、消防安全检查制度;5、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五、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并应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对其修改、完善。
防火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4、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
六、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2、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3、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4、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七、施工人员进场前,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防火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2、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3、扑灭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4、报火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
八、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
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或环节;2、施工过程应采取的防火措施及应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3、初起火灾的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4、逃生方法及路线。
九、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
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可燃物及易燃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2、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3、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4、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5、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十、施工单位应依据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
施工单位应做好并保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和资料:包括消防设施平面图;消防制度、方案、预案;消防组织机构、负责人、义务消防队;消防设施、器材等维修验收记录;电气焊人员持证上岗记录及复印件;施工现场消防检查记录。
十一、施工人员要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器材,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操作。
遇到火情,不要慌张,立刻拨打大厦消防中心电话(8391xx),报告着火地点、火势大小;就近使用消火栓箱内灭火器实施扑救。
发生火灾时,严禁乘坐电梯,有就近的消防通道迅速撤离大厦。
十二、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
施工现场的义务消防队员,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并将培训资料存入内业档案中。
十三、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区与非施工区应设置围档隔开,不得遗撒、阻塞、占用公区走道及消防通道入口,保持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
十四、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
要害部位应配备不少于4具的灭火器,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十五、施工现场消火栓应布局合理。
消防干管直径不小于100毫米。
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周围3米内不准存放物品。
地下消火栓必须符合防火规范。
十六、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工程,应安装临时消防竖管。
数量不少于2根,管径不得小于100毫米,每层设消火栓口,配备足够的水龙带。
消防供水要保证足够的水源和水压,严禁消防竖管做为施工用水管线。
消防泵房应使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设置合理,便于操作,并设专人管理,保证消防供水。
消防泵的专用配电线路,应引自施工现场总断路器的上端,要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十七、电焊工、气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
用火前,要对周围及焊渣能够掉落到地方的易燃、可燃物进行彻底清除,采取隔离等措施,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去。
用火证当日有效。
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
十八、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
建筑工程内禁止氧气瓶、乙炔瓶存放,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十九、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施工期间如使用临时电源,必须凭相关许可手续,办理临时用电申请单。
配备合格的临时用电设施,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电闸箱内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施工现场严禁私搭、乱接电线,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施工现场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库房、木工加工场所、油漆配料房及防水作业场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热强光灯具。
二十、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有严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二十一、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