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方法论笔记渠敬东2013-09-12解题: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1、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Method;2、强调logos逻辑3、Social科学几百年而已涂尔干(法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奠定了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看待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与现代性紧紧连在一起。
Economics的对象:familyPolitics的对象:polity、city(两者都起源于古希腊)社会即是一个晚近的概念,而社会学则更是近代才诞生。
但,社会学不是剩余学科。
社会学关注总体性totality。
例如:《资本论》可称为“人性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即商品;韦伯认为,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宗教上是一致的。
学科的知识谱系:古希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古罗马(empire治理术——法学)基督教时代(交汇出现在皇权和民权之间,organization组织出现了;更重要的是宗教的渗透性,冲破一切障碍。
)中世纪后期(自由:航海、贸易、文明化等)“民情”是社会学最初的概念。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不是自然法、罗马法或者神圣法,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法:1、nature整体;2、principle(由内而发的品性)——sentiment(情感)。
这里,“法”即社会学中的methodology方法论。
最早有关社会科学的概念:马基雅维利:people;霍布斯:passion;笛卡尔:self(与社会并生);亚当-斯密:sympathy(是exchange交换的基础)。
Political——economics(国) ——(家),两者之间即是社会。
社会学家是要理解身在的世界。
方法论恰恰是反对纯粹的知识的,而是观察世界的艺术。
经典著作中的概念都充满着经验。
方法论是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连接。
你是谁?你就是整部的人类历史。
2013-09-26Karl Marx:1、materialism唯物主义;2、dialectics辩证法。
《资本论》序言:研究资本主义,1、方法:abstract;2、英国的history。
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到尽头,以往的资本主义理论家已无法解释与理解现实:贫富差距等。
《资本论》以商品(物)为开始,因为商品就是整个世界,而且,这仅仅在马克思时代如此,之前不行。
马克思认识到物质背后凝结的世界的关系。
Social being决定social consciousness,马克思关心社会存在,大千世界皆社会存在。
结构的方法论Structure:infra-structure经济基础super-structure上层建筑(只适用于capitalism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眼中的三个历史阶段:人类再生产(kinship)——物化生产 ——Pre-capitalism —— capitalism —— communism(人类学传统)——(政治经济学传统)——(自由人逻辑)人口:1、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就是商品和经济;2、马克思眼中,人口就是社会关系:自由平等等概念就是打掉阶级、种等。
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切社会结构)生产力的本质就是possibility(可能性);Utopia即communism自然必然性、自由。
原子即宇宙;商品即世界。
所以,《资本论》即“人性论”。
2013-10-17涂尔干(教育学教授—社会学教授),其经验焦点是法国大革命。
自杀:和modern现代性有关(启蒙运动以来产生的)。
《自杀论》不只是统计,更关注心灵的归宿;着眼于法国大革命;后半部分讲的是欧洲社会当下的严峻问题;本质上讲的是人性,与社会相脱离的状态。
自杀的种类:1、利己型:egoism(自我主义)2、利他型:完全没有自我:依靠权威,法西斯、民族主义者。
3、失范:在上面两种人格面前,悠悠荡荡无所依存的人。
4、宿命:现代社会之前也存在,不具有modern现代性,所以不作重点研究。
Ego自我:与社会紧紧相连。
启蒙运动以来,自我与世界相分离,走向抽象人格。
自我建构的世界,与真实世界分离,走向自杀。
(弗洛伊德、福柯)艺术家最容易有这种人格。
利己型与利他型是一体两面,两种人格共同存在于现实世界。
人和社会都走向极端抽象化abstract。
涂尔干:人心出了问题,但又不能从观念上纠正,所以,得出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方法论基础:把社会事实视为物。
社会学界两种人:1、理解具体经验社会,再理清我与它的关系;2、抽象地喊口号,不顾经验世界。
物——心:社会作为物。
Society(body):器官、组织、结构。
在这个意义上,组织社会学是社会学最根本的问题。
社会学家不是用自然状态来考察的。
(反人性论),“自成一类”、“系统化”:很多统计学只是做个体的简单平均,这不是社会学。
社会学应该是:不同的收入都是一个共同的动因决定的。
Realism实在论:社会不是简单看到的。
Ontology本体论:在经验中发现,不设预设。
Representation表象(re-presentation):社会不是表面,不是一眼看到的东西。
(质性研究中纯粹讲故事,只是一种表面化的表达)社会学:1、如何超越个体从而发现社会?2、找出表象,使社会成为社会。
两种事实:1、normal:normal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ought to be 应当性假设)2、abnormal:失范Norm:规范,这是社会学中最核心的概念。
(正态分布,即规范分布)Anomie失范:不知道什么是norm规范。
2013-10-24现象分两种:1、normal2、abnormalRepresentation of Society 社会表象——Reality(实质)Normal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并不能反映社会。
但是,只有进入norm规范层面的讨论,才算开始了真正的社会分析。
分布(表象)——规范(实质):在涂尔干那里,二者在一起,不可分。
例如:90年代的农民工研究,表象是地区流动、收入、职业等的分布;而实质则是心灵的流动,家庭的解体(规范)。
涂尔干解决现代危机的办法:在国家——个人之间建设professional group职业群体。
原子化社会,自杀率升高,个人抽象化;要改变,就要追求对群体的依恋感,这就是群体规范。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p73平均类型(状态):非精英的,常识上的平均状态;是常识性规则,非个人的规范(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
P82:历史方法的重要性:社会学家应也是历史学家。
例如:一般人眼中的犯罪:abnormal反常现象,基于个体的推理,个人可以选择犯罪或不犯罪;涂尔干:normal正常现象,强化规范的作用,基于群体(社会)的判断。
这样,犯罪率就是社会表征;惩罚要针对整个社会,而不是针对个人。
1、必须把现象的普遍性作为衡量现象的表征;2、看清了表现,还要继续追问norm规范是什么。
(在change变迁中,越难知道norm是什么)3、看清了表现,则要看清历史:不断变化的条件。
涂尔干的方法模型:社会——哲学——历史(表现——规范——方法)模型的目的:对当下的规范作出解释。
19世纪社会学的出现,是推动以前所有知识的努力。
(包括上面的社会、哲学和历史)过去与现状的不断对话,才是社会学的解释。
《准则》一书并没有解决规范是什么的问题。
而要寻求规范是什么,只能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去寻找。
规范norm,不是custom,不是rule,不是habit,也不是restrain;而是belief。
1、对名字抱有信念,norm as name,首先是名字,并以名字为神圣的sacred。
2、神圣性。
2013-10-31涂尔干将社会学视为:1、强调规范norm:道德科学science of morals。
道德首先是“民情”(之前,只有贵族的科学);再就是ethics伦理;2、批判观念的学问:强调fact事实。
事实有正态normal分布,这就又和道德有关;而事实需要实证方法来研究,孟德斯鸠将“民情”研究科学化。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和ethics伦理有关。
1、给实证科学奠定基础;2、批判卢梭、康德的观念说;3、把所有事情归为社会(现代性问题)。
“社会种”:group(群体、组织),这是涂尔干的核心问题。
考察历史是为了理解现在的人:1、人的科学;2、道德科学。
考察原始宗教是为了理解人的宗教本性。
对宗教现象的研究,过去多是哲学家来做,涂尔干更关注norm规范层面,研究组织。
核心观点: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
(norm是基于社会的知识)例如:答辩:仪式,成人礼。
1、宗教的本质:norm是social社会性的;2、宗教形态:collective 集体性;3、仪式ritual;4、Category范畴。
思维的图式:知识的起源。
人的双重性duality of human nature:1、个体存在(功用、个体经验)2、社会存在(理性、道德、语言——理性)人之为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这也是道德的来源。
(越是社会的,越是个人的。
)宗教是基于社会的知识。
社会学不是只有经验的,肯定包括终极价值。
(经验世界与自然本性的结合)范畴:含括了完整的人类历史,累积了人们最好的知识资本。
例如:差序格局(中国的宗法制)什么是宗教?1、belif信仰(最广义上的):自然性;神圣与凡俗的区分。
葛兰言是涂尔干的学生,研究中国的礼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社会解体的原因是所有个体没有神圣的东西了。
2、ritual仪式:通过仪式,获得神圣性存在,与符号学紧密联系。
例如:工厂中去除了一切仪式活动,这是资本主义最大的危机。
集体表象在仪式中体现。
仪式使个体有集体感,集体的本能:欢腾。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对个体的价值,是社会学应关注的。
3、organization组织:仪式的承载体。
(社会学关注仪式和组织)社会学现在只剩下两个概念:利益和权益,太可悲了。
社会学应探究神圣性基础,这是一切社会存在的根本基础。
知识就是历史,承载着神圣性。
社会:在每个人心中激发出超越他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神圣性。
所有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只有你自己。
教育应包括:1、纪律;2、对群体的依恋感;3、自处:在前两点基础上的自处。
涂尔干反唯理念、反唯自由、反唯个体主义。
这是他的方法论基础。
人的理性:即人所处群体给予你思考群体的方式。
(你与他人的联系)结论:宗教的功能就是促使我们去行动,帮助我们生活下去。
社会产生文明;文明造就个人。
通识教育(法国的高级中学,美国的大学):其基础是社会生活,而不是课程。
2013-11-07不同的研究策略背后有不同的(方法论)传统作支撑。
Max Webber,与李凯尔特同属于新康德主义:注重从人的角度考察价值的取向。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李凯尔特):1、自然科学:当时在德国内涵更丰富:自然法、人性论等,用自然的方式思考问题;强调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