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1章绪言药理学的2个任务(名词解释)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A)、分布(D)、代谢(M)、排泄(E)的过程新药的临床研究Ⅰ期临床: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在20-30例健康志愿者身上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临床推荐用量,此期病例不少于100例。
Ⅲ期临床:为扩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病例一般不少于300例。
Ⅳ期临床(售后调研):在通过前三期临床试验后,新药被批准生产、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观察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新药的开发过程(见PPT25图)第2章药效学选择性高的药物,活性高,针对性强:抗癌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多:阿托品不良反应(问答题)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原因: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阿托品】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
慢性毒性: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不良反应。
三致反应:致畸胎、致癌、致突变(慢性毒性的特殊毒性)3.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时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青霉素过敏】4.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二重感染(名词解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细菌大量增殖,从而引起新的感染】5.后遗反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苯巴比妥催眠后 次晨出现困倦、头晕、乏力等。
】6.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长期使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突然停药可使癫痫发作加剧】外源性:药物、药理效应;内源性:本身存在的,神经递质、激素、生理反应最小有效量<临床治疗剂量<最小中毒量效能(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强度(剂量越小强度越高)比较(见PPT45)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量反应);或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剂量(质反应)。
【ED50越小越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实验对象死亡一半的药物剂量。
【LD50越大越好】治疗指数(TI):表示药物安全性,数值越大越安全。
TI=ED50/LD50第3章药动学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吸收A、分布D、代谢M、排泄E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滤过、易化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药物溶于膜的脂质而通过细胞膜,是药物转运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相似相溶)特点:顺浓度差转运,不消耗ATP;转运速度与膜两侧浓度差、药物脂溶性成正比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通过膜。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通过膜。
决定药物分子解离多少的因素:药物的解离常数Ka和环境的pH弱酸性药物(解离型):10^pH-pKa=[A-]/[HA]弱碱性药物(非解离型):10^ pKa-pH=[A-]/[HA]2.主动运输:逆浓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ATP;特异性(载体蛋白)饱和性;竞争性【H+,K+-ATP酶&质子泵】3.膜动转运:胞饮、胞吐(递质释放)药物的吸收:1.消化道吸收:主要在小肠2.静脉注射(起效最快)3.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吸收(血流丰富,吸收越快)4.呼吸道吸入吸收5.经皮吸收(脂溶性药物)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问答题)1.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结构、分子量、pKa、脂溶性、剂型、药物辅料2.首关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粘膜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3.吸收环境:胃肠pH(胃酸性,小肠弱碱性)、蠕动度、食物等饭后吃药:饭后血流量大,肠胃蠕动度大;高脂肪食物促进水溶性药物吸收;但是药物可能被食物吸附、稀释,与胃隔离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结合型药物不能通过生物膜,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向组织分布。
2.器官血流量:优先分布血流量大的部位,肝、肾、脑、肺等3.组织亲和力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分子大小、脂溶性、pKa等)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内液还是在细胞外液分布多?细胞内液pH(≈7.0)略低于细胞外液(≈7.4),所以一般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高,而弱酸性药物则在细胞外液中浓度较高。
由方程式可知,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条件下解离增多。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较少,因为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通过膜。
所以弱酸性药物则在细胞外液中浓度较高。
5.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大分子、脂溶度低的药物不能通过;通透性可变:脑膜炎症时,通透性↑大剂量青霉素有效)、胎盘屏障药物的代谢:代谢部位:主要在肝脏。
代谢目的:把药物转化成为极性大或解离型的代谢物,使其水溶性增大,以利于从肾脏排出体外。
代谢步骤分两相反应:I相反应: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增加或暴露极性基团II相反应:I相反应的代谢物(或药物)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物质结合,生成极性很高的代谢产物本身有极性集团的药物不经过I相反应,直接进入II相反应某些极性大、水溶性高的药物可不经过I相反应、II相反应,直接排泄药物的活性、毒性随着代谢可能增强可能减弱药物代谢的催化酶: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肝药酶)肝药酶的特点:具有活性有限、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的特点。
药酶诱导:有些药物可提高肝药酶的活性。
药酶抑制: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
药物的排泄:主要在1.肾脏排泄(PPT25图)血液进入入球小动脉→肾小球→①血细胞、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进入初出球小动脉→②其他物质发生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进入毛细血管(脂溶扩散),同时毛细血管内代谢废物会进入肾小管中→形成尿液代谢目的:把药物转化成为极性大或解离型的代谢物,使其水溶性增大,以利于从肾脏排出体外。
尿液pH可影响药物的排泄2.胆汁排泄肝肠循环: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随胆汁排入肠腔,在肠腔又被重吸收,称肝肠循环3.乳汁排泄4.其他途径第4章影响药效的因素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某些药物的药效会逐渐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恢复原来的效应。
耐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耐药性。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自主神经冲动过程:神经冲动→突触→突触前膜兴奋→突触前膜的囊泡发生胞吐,释放泡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后膜兴奋,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此时神经递质作为内源性配体)→通过节后纤维传递冲动至效应器上的受体若有药物摄入时,药物作为外源性配体,直接作用于效应器上的受体传导的核心:神经递质传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A)根据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制约、相互拮抗参见PPT4、5图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是: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1.胆碱受体M胆碱受体激动:眼睛:瞳孔缩小(虹膜环状肌向中心收缩),近视(睫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
心脏:抑制心脏→心率↓、收缩力↓、传导↓、心输出量↓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胃肠道括约肌松弛。
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腺体:汗腺、唾液腺、呼吸道、胃肠道腺体分泌增加N胆碱受体:N1受体:分布在神经节细胞上,使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N2受体:分布在骨骼肌细胞上,使骨骼肌收缩2.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激动时:瞳孔放大(虹膜扩大肌向周围收缩)血管收缩胃肠道括约肌收缩,膀胱括约肌收缩,子宫平滑肌收缩(妊娠)。
唾液腺分泌↑,汗腺分泌↑肝糖原分解↑α2受体激动时:突触后膜α2受体激动时: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胰岛素分泌减少突触前膜α2受体激动时:使NA释放减少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激动时,兴奋心脏: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β2受体激动时:眼睛:远视(睫状肌松弛)血管:冠状血管舒张、骨骼肌血管舒张、腹腔内脏血管舒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内脏平滑肌舒张(胃肠道平滑肌舒张,膀胱逼尿肌舒张)骨骼肌收缩肝糖原分解增加突触前膜β受体激动时:使NA释放增加生理学(补充内容)1.眼M受体激动剂:瞳孔缩小(括约肌,也叫环状肌,向中心收缩)、近视(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青光眼是由于房水积累过多,眼内压过高)2.气管治疗哮喘:M受体阻断剂&β2受体3.心血管右心房左心房血液循环自左心室出发最后到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左心室衰竭(严重):肺水肿(输出血液减少,影响气体交换功能、缺血缺氧)右心室衰竭:静脉淤血血管半径↓外周阻力↑血压↑(舒张压↑)导致高血压心输出量↑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舒张压M受体激动:抑制心脏β1受体激动:兴奋心脏α受体占优势(与血管平滑肌α受体结合):血管收缩β2受体占优势(与血管平滑肌β受体结合):血管舒张第6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乙酰胆碱:M样作用、N 样作用、中枢作用外源性乙酰胆碱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明显中枢作用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主要作用:眼(1缩瞳2降低眼内压3调节痉挛)、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胆碱酯酶抑制剂:一种间接的激动剂,产生拟胆碱作用必须有乙酰胆碱酯酶存在[临床应用]1.新斯的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过量时解毒2.毒扁豆碱:青光眼、阿托品(M 受体阻断剂)过量时解毒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解救措施:1.迅速消除毒物:对于经皮肤吸收者: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对于经口中毒者:反复洗胃,然后用硫酸镁导泻。
(注意:敌百虫中毒时不能用碱性溶液清洗,因其在碱性溶液中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2.应用解毒药物:阿托品:能迅速解除M样症状。
AChE复活剂:对中度或重度中毒病人,必须采用阿托品与AChE复活剂(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等)合用。
将兔双眼去除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后,左眼滴毛果芸香碱,右眼滴毒扁豆碱,你认为哪只眼的瞳孔会缩小?为什么?左眼缩小。
去除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后,无法产生Ach,毒扁豆碱需要和乙酰胆碱酯酶结合才能产生拟胆碱作用,是一种间接的激动剂。
而毛果芸香碱直接作用于M受体,故能起到缩瞳的作用。
第7章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表现出与毛果芸香碱相反的作用[药理作用]1.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体、汗腺、呼吸道腺体、胃酸分泌)2.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3.平滑肌松弛(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4.心率减慢(低剂量);心率增快(较大剂量);促进房室传导5.大剂量扩张血管[临床应用]1.流涎、盗汗2.验光配镜3.缓解胃肠绞痛、尿频、尿急、治疗小儿遗尿症4.缓慢型心率失常5.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休克→BP↓↓→交感神经兴奋→NA(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血管收缩(BP↑)→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大剂量使用阿托品→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不良反应]1.阿托品作用广泛,应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2.[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肺大第8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非选择性激动a1和a2受体、对心脏β1受体有一定作用、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药理作用]1.血管:激动血管α1受体→收缩血管特例: 冠状血管舒张(心肌的代谢产物腺苷↑),血流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