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
时间:2010-5-7 15:55:49 来源:金晓润工作室作者:许静阅读186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喃喃自语、若无其事、不动声色”等四字词语,并理解意思。

2、了解剧本的形式,初步掌握读剧本的基本方法。

3、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伯诺德一家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学习剧本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根据略读提示进行预习。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前游戏:
林肯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

“考一道难题吧。

” “好吧,那么你回答,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呗。

” “那么鸡又是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目了。

”林肯说。

加拿大外交官斯切特.朗宁,1893年出生于中国湖北,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

他回国后,在30岁时竞选省议员,反对派诋毁他,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朗宁坦然地驳斥:“据权威人士透露,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出示: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拜托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总结:本单元我们将走进语言的艺术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尝试学习运用得体的语言。

一、揭题引入,了解预习,关注略读提示:
1、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剧本,也要来感受剧本语言的魅力。

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提醒:注意“截”字的笔顺。

2、你们是怎么样在预习的?在预习中,你们做了哪些事?
总结出示:有一种文学形式——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刻画人物。

先读读下面的剧本,想想剧本中讲的是件什么事,说说你最欣赏谁的语言;再分角色演一演;还可以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归纳:学习略读课文时,略读提示会给我们学习的方法,值得关注。

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概括剧情。

1、介绍二战背景。

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至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一方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另一方是以美、英、法、苏联、中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

最终法西斯国家战败。

在这次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中的故事是其中之一。

2、学生自由读文,读准读通,想想这个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3、认识3个主人公的名字(出示):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指名读一读。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把重要秘密藏在半截蜡烛中,并与德国军官展开斗智斗勇,最终获得胜利。


5、围绕这“半截蜡烛”,有两个事件的场景,你能发现吗?随机理出课文的两部分,
板书:藏秘密
熄蜡烛
“藏秘密”这个场景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
三、深读,感受品质,品味语言。

(一)学习“藏秘密”片段,感受爱国决心,揣摩舞台提示
1、过渡:那就让我们从“藏秘密”这个场景,走入这个剧本,好好来体会一下。

请你自由读一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想,你最欣赏谁的语言,再把这个人物的语言好好读一读?提示一下,括号里的语言不用读。

学生自由读“藏秘密”场景。

2、交流:最喜欢的人物语言。

指名读。

其他学生评价朗读。

(引导学生从朗读的语气、神态,还有一些动作进行点评)
采访一下朗读者,你为什么这样处理呢?(因为括号里的提示)
随机板书:舞台提示
3、舞台提示是组成剧本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感受人物的语言。

请你根据舞台提示,四人小组合作演好“藏秘密”片段。

只有3个角色,怎么分配?会合作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读。

2’
指名一组合作读“藏蜡烛”。

学生部分评价。

随机引导理解“喃喃自语”。

4、出示:(伯诺德夫人的一段话)
一段伯诺德夫人的台词面前没有加舞台提示,你们认为应该加什么?为什么?(神态或动作)
齐读,读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与感受。

(二)学习“熄蜡烛”片段,感受机智勇敢,品味人物语言
1、过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不惜代价守住这个秘密。

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就让我们走进“熄蜡烛”这个片段。

结合舞台提示,读好“熄蜡烛”片段,想想:你最欣赏谁的语言?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
2、学生自由交流,随机学习相关片段:(随机板书:机智勇敢)
(1)伯诺德夫人:
①学生先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引导:你听出伯诺德夫人的话外之音了吗?
重点体会:“瞧,这灯亮些”(把德国军官的注意力引到这盏灯上)“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心里急,但假装镇静)
教师引导评价:你感受到她语言的精妙之处了吗?舞台提示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学生根据体会再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指名读。

女生读。


(2)杰克:
重点体会:“若无其事”“天真冷”——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男生读。


(3)杰奎琳:(重点研读)★
①学生先读杰奎琳的语言。

引导:你看到什么?又听出什么了吗?
②集体交流。

预设体会点:
▲选择说话有分量的少校,并称呼他为“司令官先生”——称呼极大满足了德国军官的虚荣心。

▲舞台提示,宝石般的眼睛,百合花一样的笑容,粉嘟嘟的小脸蛋——让德国军官想起自己的女儿,用天真迷惑了德国军官。

▲和您聊天真有趣,但我实在太困了——让德国军官听了这样的话很是受用,同时又婉转地提出:因为要上楼睡觉,所以要拿蜡烛。

非常机智。

▲晚安——不急不躁,稳住德国军官,不露馅。

▲慢慢地走上楼——沉着而冷静。

最后一刻也没有放松,最终保住秘密。

边交流,边指名读2—3个。

③师生合作读该片段。

归纳:的确,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在那样紧张的情境中,伯诺德一家人说的话,既要保护好秘密,又要不得罪德国军官,更显人物的机智和勇敢。

语言的艺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3、集体合作:
推荐学生合作读“熄蜡烛”片段。

四、总结,归纳剧本的特点
1、同学们真会读书。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剧本,在读一读、演一演中学习了这个剧本。

你能发现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的不同之处了吗?
2、学生根据表格,讨论出剧本的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完成表格:
3、拓展资料(发给学生):自己默读。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提示,又叫舞台说明,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五、推荐作业,选择合适的练习:
1、按照课本剧,合作排练成小品。

2、编剧本:《晏子使楚》中,晏子3次智对楚王,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改编成剧本。

附板书:半截蜡烛
台词藏秘密
舞台提示熄蜡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