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

(24分)
1. 356×4的积是( )位数;78÷3的商是( )十多。

2.201的4倍是( );639是3的( )倍。

3.409÷5的商是( )位数,若要使□38÷4的商是三位数,且商中间是0,则□里可
以填( )。

4. 要使2□2÷2的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大约重150( )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 ) 一支粉笔长7( )
6.在○里填上“﹥”、“﹤”或“=”号。

34×7○37× 4 38 ○ 28 6200克○62千克 320÷8○320÷4÷4
7.路边种着一排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

小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100棵树,一共跑了( )
米。

8.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1
18。

10.□÷9=8……☆,☆最大是( ),这时□是( )。

11. 算式:
12.小明家到学校760米,每天共走2个来回,每天共走( )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 只
20只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1.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接近5000的是()。

①、897×6 ②、713×8 ③、714×7
2. 640÷3=213……1,正确的验算方法是()。

①、1×213+3 ②、1×3+213 ③、213×3+1
3.15枚图钉大约重10g,( )枚图钉大约重20g。

①、30 ②、20 ③、10
4.48÷3÷2的得数与下面( )的得数相等。

①、48÷5②、48÷6③、48÷8
5. 按△○△○……△的顺序排下去,○有32个,△有()个。

①、 33 ②、38 ③、31
6. 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①、闹钟指针的运动②、电风扇扇页的运动③、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7.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②、
8.一辆卡车一次能运走62袋大米,运走300袋大米,()次够了。

①、5次②、6 次③、7次
9.李师傅3小时加工了326个零件,张师傅5小时加工了410个零件。

()做得快一些。

①、李师傅②、张师傅
三、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536×5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2. 3000克的铁一定比3千克的棉花重得多。

…………………………………………()
3. 把一根绳子剪7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其中2段是这根绳子的2
7。

………()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

……………………………()
四、计算。

(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5分)
50×6 = 500×8 = 80÷4= 480÷6 = 23×0÷9 =
7×800 = 300×6 = 400÷2= 36÷2 = 360÷3÷2 =
79 + 29 = 35 - 25
= 56 - 26 = 56 + 16 = 67 - 57 =
2. 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18分)
★61÷2= ★671÷5= ★84÷4=
7×506 309×6 820×5
五、画一画。

(6分)
1.把右边的正方形分一分,涂出它的34。

(2分)
2.下面的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以方格纸中左边的线段作为一条边,画一个正方形。

(2分)
(2).在方格纸的右边画一个长5厘米且周长为14厘米的长方形。

(2分)
六、解决问题。

(24分)
1. 每天吃 30 克,吃了8 天,还剩多少克?
2. 王大伯想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一个长方形的花园(如图),需要篱笆多少米?
(单位:米)
3.在学校组织的绘画展览中,一年级的作品有30幅,二年级有45幅,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总数少14幅,四年级比三年级的2倍少36幅。

(1)、三年级的作品多少幅?
(2)、四年级的作品有多少幅?
4.植物小组培育了60盆花,放在礼堂24盆,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会议室里。

每个会议室里放多少盆?
5.妈妈买了一块布,用这块布的27 做了一条裙子,又用这块布的37
做了一件上衣。

(1)、妈妈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做上衣比做裙子多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13

18

6. 岭南小学买了5捆杨树苗,每捆14棵,买的松树苗比杨树苗少16棵,买了多少棵松树苗?
参考答案及设计意图(评分标准)
一、填空。

参考答案:
1. 四、二
2. 804 、213
3. 两、 4或8
4. 0或1
5. 克、克、厘米
6. ﹥、﹥、﹤、﹥
7.495
8. 20
9.四分之一、 18
10. 8 、80
11.20×4=80(只) 80+20=100(只)
12.760 ×4=3040
评分标准:第11题3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计24分。

考查知识:考查学生对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估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发展简单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参考答案:1. ③ 2.③ 3.① 4.② 5.① 6.③
7.② 8.① 9.①
评分标准:每题1分,计9分。

考查知识:考查学生对估算、乘除数的计算以及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归纳数学方法、规律的意识。

三、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参考答案: 1. √ 2.× 3× 4.×
评分标准: 每题1分, 计4分。

考查知识: 考查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能力: 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发展学生判断是非能力。

四、计算。

参考答案:1.300 4000 20 80 0
5600 1800 200 18 60 1 51 6
3 1 17 2.用竖式计算。

30……1 134……1 21
3542 1854 4100
评分标准:(口算每题1分,笔算除法要验算每题4分,乘法每题2分计33分)
考查知识: 考查学生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和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
笔算,还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能力: 考查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数学素养。

五、画一画。

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计6分。

考查知识: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的掌握。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感受几何图形、操作的能力。

六、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1.30×8= 240 (克) 500-240= 260(克)
2. 13×2 + 18 = 44(米)
3. (1).30+45 =75(幅) 75-14=61(幅) (2).61×2=122(幅) 122-36=86(幅)
4.60-24=36(盒) 36÷3=12(盒)
5. (1).72 +73= 75 (2). 73- 7
2= 17 6. (1). 14×5 =70(棵) 70 - 16 =54(棵)
评分标准:1、2、4、3题每题3分,3、5每题6分,计24分。

考查知识:考查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与计算和有关的倍数问题,以及利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考查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逐步培养独
立思考、尝试反思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