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酸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45-84 酸碱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1卸酸碱时的注意事项
(1)应穿戴齐全防护用品,包括:耐酸碱手套,防酸碱工作服护目镜、靴子。

(2)检查卸酸、碱各阀门开关到位,应急水管是否出水正常,悬挂卸酸碱警告牌。

(3)严禁各接口兰盘漏酸、碱,发现问题及时停止卸酸碱,防止事故扩大化,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4)卸完酸碱后,及时打扫现场遗留的杂物,冲洗卸酸、碱槽内残余酸、碱,将卸酸、碱系统所开阀门关闭。

(5) 运行人员全程监护。

在卸酸、碱过程中,严密注意酸、碱储槽液位是否显示正常。

(6) 卸酸碱时,各酸碱储罐液位严禁超过 1.6m (各储罐实为1.7m),防止各酸碱储罐卸冒。

1.2树脂再生交换时注意事项
(1) 向各酸、碱计量箱备酸、碱时,应注意各计量箱液位,防止酸、碱计量箱备冒跑酸碱。

(2) 检查中排管上方树脂层水是否放净,空气顶压后,中排管出水是否顺畅,阴、阳床压力是否能稳定在0.05~0.08MPa之间,阴、阳床再生流量是否达到22t/h。

以上条件不满足,不能进酸碱。

(3) 阴、阳床进酸碱后,及时调整进酸碱浓度,控制酸浓度1.5~3.5%,碱浓度1.0~2.5%之间。

(4) 再生严禁超压,再生完后及时关闭各相关阀门。

1.3应急防护及处理
(1) 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砂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

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就医治疗。

当深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再用2%的稀碱液中和,最
后再用水清洗。

(2) 眼睛防护:佩带耐酸碱眼镜。

(3) 身体防护:穿专用防酸碱衣服。

(4)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5)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单独存放酸碱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6) 泄漏应急处理: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到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非应急人员出入。

打开门、窗及排风扇驱散因泄漏产生的酸雾。

应急处理人员穿防酸碱工作服,戴耐酸碱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漏源。

小泄漏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水混合,也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水稀释后放入废水中和池中和。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