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测试试卷1一、选择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2011年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组成北斗导航系统的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轨道.该卫星在轨运行时,可以认为它静止不动的参照物A.月球 B.地球C.太阳 D.绕地运行的“天宫一号”2.下列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A. 一角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 .5mmB. 一支水笔的质量约为500g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3.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A.100°B.80°C.40°D.50°4.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5.如图(5)所示的观察装置类似于光学中学过的( )A.凸透镜B.凹透镜C.潜望镜D.放大镜6.夏天来了,小梅喜欢自制冰棒,她将一杯100 g的水放入冰箱,水完全结冰后,其质量A.仍是100g B.大于100 g C.小于100 g D.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8.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下列不能装1kg的是(ρ酒精<ρ水<ρ盐水<ρ硫酸<ρ水银)()A. 酒精 B. 硫酸 C. 水银 D. 盐水9.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0.在物理坐标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某个物理量,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围成的面积等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中所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小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1.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50g B.50.4g C.49.6g D.无法判断1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⑤①②③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⑤①②④③⑥二、填空题13.从2009年12月19日到2010年2月20日,“鸟巢”体育场重点打造以冰雪运动为主体的冬季乐园观光活动。
为了营造完美的滑雪体验,“鸟巢”用雪全部由人工制造。
记者从造雪机销售厂家了解到,1 t水可以造2m3的雪。
由这则报道可知,人工造出的“雪”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kg/m3.14.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从60度增大到90度,则入射角从变到,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5.2013年3月17日,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借助(望远镜/显微镜)观察到了明亮的闪光.当时地月间相距3.84×108m,撞击产生的闪光需经过 s 才能传到地球.天文学家侦听不到撞击声是因为.(v光=3×108 m/s)16.人们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女高音”的“高”和“女低音”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高低;“引吭高歌”的“高”和“低声细语”的“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大小;女歌手“声音清脆”,男歌手“声音浑厚”,“声音清脆”和“声音浑厚”是由于女歌手和男歌手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17.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5℃.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是因为,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1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表中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⑴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①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②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了A、B两套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1)为了缩短加热时间,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套实验装置好一些。
(2)如图乙所示,是A装置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
(3)如图丙是使用B装置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像,从图像中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丁中的________图(5)若将A装置中烧杯上方的纸板拿走,并在A、B两个装置中分别放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还可用它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完成图中的光路图.21.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五、计算题22.2014年4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二号在瑞士首飞成功。
该飞机在飞行中无需一滴燃料,仅靠阳光就能实现昼夜飞行。
其质量为2300 kg,最大速度为140 km/h。
求:(1)飞机以最大速度飞行1.5 h通过的路程;(2)飞机的重力;(3)若飞机停在机场的水平地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4 m2,飞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3.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km084300648(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则火车全部通过该遂道需要多长的时间?参考答案1.B【解析】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送入轨道.该卫星在轨运行时,可以认为它静止不动是和地球这个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B。
2.C【解析】一角币为铝合金,直径19.50毫米,A不合实际;500g=1斤,B选项不合实际;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26cm,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1kg,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睛:估算题是中考热点,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3.D【解析】试题分析: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为10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入射角为50°,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50°。
故选D考点:光的反射定律4.A【解析】由于人看到天空中一轮满月,故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应该被太阳全部照到,故A是正确的。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5.C【解析】利用两次反射,类似于潜望镜,C对。
6.A【解析】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故将一杯10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仍然是100g,故选A考点:质量及其特性7.C【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可得,液体的体积。
则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小的体积大,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也能容纳1kg密度比它大的物质,不能容纳1kg密度比它小的物质。
∵ρ水银>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
∴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不能容纳1kg密度比水小的酒精。
考点:密度的应用9.C【解析】解: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可以考虑在噪声的传播途中进行防治,即采取在教室周围植树是有效、合理的办法;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防治方法上进行分析. 10.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图象,找出图象斜率与面积表示的意义,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判断各选项说法的正误,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A 、图a 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 ,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 ,则图象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 错;B 、图a 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a 中阴影部分面积不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 错误;C 、图b 是v ﹣t 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 、图b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v 与时间t 的乘积,即vt ,s=vt 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 正确. 故选:D . 11.A 【解析】试题分析: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分析即可判断,即天平调平后,始终左盘中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示数之和.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 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50g 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50g ; 故选A . 12.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质量和体积测盐水的密度,为了减小误差,要设计合理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