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次计划

航次计划


第四节 中国沿海《航标表》及 英版《灯标和雾号表》

一、中国沿海《航标表》 第一部分:《航标表》以编号、名称、位置、灯质、灯 高、射程、构造、附记八栏列出各航标 第二部分:罗经校正标、测速标表,以名称、位置、构 造、附记四项内容编表。每个罗经校正场、测速场均有 布标示意图。 第三部分:无线电信标表,给出无线电信标的编号、 名称、位置、射程、周率、音周、工作种类、信号发射、 工作时间等资料,表前有该海区无线电信标分布示意图。
航海图书资料
第一节《世界大洋航路》 1.概况 《世界大洋航路》(Ocean passage for the world)是英国海 军水道测量部出版的介绍世界主要大洋航线的书籍。本 书出版后定期出版补篇以更新内容。新补篇发行后,前 一个补篇即行作废。不能等待到下期补篇的重要改正内 容在英版周版《航海通告》的第Ⅳ部分印出,像这样的 改正内容和到月末仍然有效的航海通告的目录在每月最 后一期周版《航海通告》中刊出,而至年底仍有效的这 些通告重印在英版航海通告年度摘要之中。
2.《中国航路指南》的主要内容 (1)卷首说明 (2)正文内容 (3)使用

(1)卷首说明 《中国航路指南》的卷首部分包括:前言、说 明、索引图、目录和插图目录等几项内容。前 言介绍了资料来源和编者的情况;说明部分叙 述了有关航向、方位、水深、长度单位、温度、 高度,风、浪和涌的方向和港口、航道左朽侧 划分等的规定及使用声南时应注意的问题;索 引图为该卷所包括海区的海图索引;目录和插 图目录分别给出了具体内容和插图所在页码。





2.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的使用 (1)如果要了解英版《无线电信号表》各卷的内容,可 阅读对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的介绍部分,了解本卷 内容编排,可参阅目录; (2)如果要查阅某国家或地区的无线电航标、雷达航标 或时号发射台的资料,可利用该部分的地理区域索引 查得; (3)如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查某台、标的资料,应利用专 用索引; (4)电子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的资料应根据目录查 得; (5)对资料中的专用术语或缩写不熟悉,可参阅缩写、 术语和定义部分,对某部分的资料细节中有不熟悉的 地方可参阅该部分开头的总论、定义和序言。
二、英版《灯标和雾号表》 每卷《灯标表》每年重新出版一次,旧版本 即行作废。有关新版消息刊载在每季度末的那 期周版《航海通告》中,每卷已改正到的日期 可在封里和前言中查到,付印后的改正应根据 英版《航海通告》( 周版 ) 第 V 部分的改正资料 进行。 注意:各卷《灯标表》在水道测量部、英版 海图代销店和海图仓库存放时并不进行改正, 因此收到后应根据《航海通告》第 V 部分进行 改正方能使用。
二、航路设计图 1.概述 英版航路设计图 (routeingcharts)共分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印度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五个 海区,每月各一张,计60张图。它是拟定其所 表示月份大洋航线的主要参考图,其中资料的 主要来源是每月气象图、大洋流图,其他资料 由气象局提供。

(1)推荐航线(shipping routes) 连接港口之间的黑线直线或凸向近极的 曲线为推荐航线,直线表示恒向线航线, 曲线表示大圆航线,其上还给出了以海 里为单位的航程。

(6)插图资料 1、气温气压图 2.雾与低能见度图 3.露点温度和海水温度图 ④大风和热带气旋路径图

第二节《航路指南》和《进港指南》


一、《中国航路指南》 1.概况 《中国航路指南》由海军航海保证部不定期出版,共分 3卷,书号为A101一A103。各卷所涉及的范围如下: 第一卷:从鸭绿江口至长江口北角.包括渤海、黄海 及沿海岛屿。 第二卷:从长江口北角至闽粤交界处的绍安湾的我国 东海海区,包括舟山群岛、台湾岛、钓鱼岛及赤尾屿等 沿海群岛和岛屿。 第三卷:从闽粤交界处的绍安湾至北仓河口的我国南 海海区,包括海南岛、南海诸岛、黄岩岛和沿岸岛屿。

3.《航路指南》的主要内容 (1) 各卷第一章是本卷所述地区的总体 介绍,各卷均包括以下: 1.A 部 分 : 一 般 航 海 知 识 和 规 则 (navigationand regulations) ②B部分:国家与港口(states and ports) 3.C部分:自然条件(natural conditions)

第三卷(VOLUME 3] 包括无线电天气服务、无线电航海警告及其他 海上安全信息 (MSl) 广播:还包括船舶使用的 有关气象码组。 该卷按不同区域分为两册,第一册包括欧洲、 非洲和亚洲 ( 不包括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 ) ; 第二册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大洋洲、 美洲、格陵兰和冰岛。

三、《进港指南》 3.查阅方法 (1)在阅读《进港指南》时,如对其内容及编排不很熟 悉,应先了解其正文前警告、序言及出版者说明; (2)根据港口所属,国家字母确定查阅A—L卷或M~Z 卷; (3)翻到正文后杏黄色的正文素引(text index),依据港 名可查得资料所在页数,即可翻到有关页查阅有关资料; (4)如港名旁注有见港图(see plan)字样,还可以翻到该 卷后部杏黄色的港图索引 (plans index) ,依据港名可查 知该港平面图或系泊图所在页。
2.主要内容 该书由两大部分共十章组成: 第一部分由一~七章组成:第一章是航 线设计知识,第=~七章分别介绍各章所包 括海域的气候条件和机动船推荐航线航 行要点。 第二部分由八一十章组成,介绍常用帆 船航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查阅方法 (1)阅渎第一章和本航线所涉及的各章的水文 气 象 资 料 及 插 图 1 . 13 、 插 图 1 . 17 和 插 图 1 . 19 ,以便了解航行季节中航区内的水文气 象条件和有关航海注意和警告。 (2)根据出发港和到达港港名在书末“标题和 航线总索引”中查得该航线资料所在的章节。 (3)在查阅《世界大洋航路》时,应与最新版 每月航路设计图、有关《航路指南》及海图等 资料一并阅读和分析。 (4)《世界大洋航路》及每月航路设计图只根 据大洋的盛行风、流及航行经验推荐的大洋航 线,船舶应根据本船条件和当时大洋气象情况 作具体分析,以便设计出—条安全经济的航线。

(2)正文内容 《中国航路指南》每卷内容的编排基本相同。 第一章为总述,介绍本卷所包括海区的自然地 貌、助航设施、渔港渔场、海难救助、水文气 象和航线情况。从第二章开始分区顺岸详细介 绍有关航海资料。包括概况、水文气象、助航 标志、碍航物、水道航法和港湾锚地等,其中 包括一些可贵的航行经验;在详细资料介绍前 均首先给出所应参考的海图图号;正文中还附 有大量的有关水深、底质、水文气象和航线等 的插图和对景图。




主表的内容 第一栏:灯标的国际编号 第二栏:位置和名称 第三栏:纬度、经度 第四栏:灯质和灯光强度 第五栏:灯芯高度 第六栏:射程 第七栏:结构的细节和以m为单位的塔(标)高 第八栏:备注



该书中机动船系指中等吃水并符合下列三种类 型的船舶: (1)高速船或能保持15 kn和15 kn以上海上速度 的船舶; (2) 中速船或能保持 10—15 kn 海上速度的船舶; (3)低速船或由于被拖带或损坏而使海上速度降 低到10kn以下的船舶。 不包括吃水超过12 m以上船舶的特殊要求。 书中机动船推荐航线主要是为(2)和(3)两类船舶 所提供的。(1)类船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采用港 口间的最近航路。

(3)使用 必须熟悉《中国航路指南》的编排和 目录 , 可根据目录查取查找需要的有关内 容。阅读具体内容时应与有关海图对照, 便于理解和领会。

二、英版《航路指南》 1.概述 英版《航路指南》(PilotorSailingDirections)包括世界 各海区,共70余卷,其书号为NPl~72。各卷《航路指 南》所包括的地区范围,可查阅《英版海图及其他水 道图书总目录》中的索引图Y页。 《航路指南》通常每隔十几余年才能再版一次,各 卷出版后的改正资料将发布于英版周版《航海通告》 (Admiralty Notices toMariners)的第Ⅳ部分中;每年1月 1日前仍有效的仅对《航路指南》有关的通告汇编在 《英版航海通告年度摘要》(Annual Summaryof AdmiraltyNotices toMariners)之中;大约1.5—2年汇 集出版后的改正资料(临时通告和预告除外),另印发 补篇(supplements),新的补篇出版后,原来的补篇即 作废。

第三节 英版《无线电信号表》

第一卷(VOLUME 1) 该卷是关于海岸无线电台 (国际通信)的资料;包括所 有的发射频率和种类;无线电医疗咨询;检疫报告、蝗 情报告及污染报告的协定;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航海卫星 服务;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报告系统;海盗 与武装抢劫报告;外来人员走私举报;领海内使用无线 电通信的规则和国际无线电通信规则的摘录。 该卷按不同区域分为两册,第一册包括欧洲、非洲和 亚洲(不包括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 ):第二册包括菲 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美洲、格陵兰和冰岛。
第二卷(VOLUME 2) 包括:无线电助航标志包括:沿岸地 区的航空无线电信标、无线电测向台、 提供QTG服务(即应船舶申请发送测向信 号)的海岸无线电台、校差台(即发射特殊 信号供船舶无线电测向仪校差刚的发射 台 ) 和雷达航标 ( 雷达应答标和雷达指向 标));无线电时号、法定时;电子定位系

(4)冰区界限(maximum limit of pack ice) 图中在高纬度上用不同的红色点线表 示流冰群、小冰山、冰山等的界限,其 资料由气象局提供,最大界限来自美国 资料。

(5)国际载重线区域界限(1imits of load line zones) 依据《1969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用不同 颜色标明各载重线适航的区域界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