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光辉——凸显人物个性(学生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教学过程设计】二、比较体验看下面的两个谜语,猜猜人物。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三、经典体验怎样刻画人物才能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人物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但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穿“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肖像描写要注意四点:(1)抓住特征(2)观察生活(3)语言形象(使用修辞手法)(4)描写准确例如:三毛长得又瘦又小,只有脑袋大大的,上边就有三根稀稀拉拉的头发,人们就管他叫三毛。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语言描写要注意两点:(1)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2)抓典型化的语言例如:道明寺:“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专横,嚣张)花泽类:“我对别人的事没兴趣”(自闭,冷漠)孔乙已:“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迂腐)别里科夫:“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保守)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奸诈)儿子眼中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的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
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水浒》重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实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动作描写要注意两点:(1)显示人物性格(2)符合生活真实例如: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一拳,打得眼棱缝,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活动的描写。
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的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在读者面前。
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
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例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从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能用于上文的有内心独白、幻觉描写和所有间接描写。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
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能够这样写: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实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所以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
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如: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动作语言描写,动作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动作语言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
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上述种种方法在我们实际写作是时,能够综合起来使用。
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经历、性格都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心理和表达心理的方式也不同,只有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才能展示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形成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
而要做到这个点,除了运有用上述种种描写方法外,还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就能掌握一枝生花的妙笔,写出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动作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细节写得好能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具体生动,表现得入木三分。
使用细节描写,理应注意两点:第一,细节要真实。
情节能够虚构,细节必须真实。
细节如果违背生活的逻辑,整个作品就不能令人置信;它的理解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也便失去了存有的基础。
第二,细节要典型。
这就是要选择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有意义的细节,选择能有力服务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的细节。
如果无节制地描写繁琐的细节,就会淹没作品的主体,使作品的主题模糊不清。
例如《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之时,伸出两指头,总不肯断气。
家里人乱哄哄地猜说这两个指头的用意,已经痰厥说不出话的严监生只管摇头,只有他的小老婆赵氏说出他的心事:“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待到赵氏挑去一茎灯芯,他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断了气。
这个细节描写十分出色,奄奄一息的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因为油灯里有两茎灯草。
一个悭吝、贪婪的守财奴形象活脱脱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四、例文赏析父亲的爱(美)E·Bombeck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仅仅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但妈妈却明白我仅仅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
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
他仅仅忙于吹汽球,布置餐桌,做杂务。
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
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
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
他仅仅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仅仅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
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教师点评〗本文朴实之中却蕴含了真情。
本文作者想再三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父亲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爱。
为此,作者写了多个事例,如“偷糖”、“受伤”、“生日”、“拍照”、“学车”、“家信”、“电话”、“结婚”等一系列生活琐事,作者没有采用一般人对父爱的正面歌颂的写法,而是在琐事中用看似有些抱怨的笔调来写父亲的爱。
写的这些事,多是多,但却未必散,仔细读,文章自有它的纲目在。
文章最后一句很重要,“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多管齐下有两种,一种是像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别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现人物个性;第二种是对一项特征实行持续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