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0交通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0交通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0 交通
(2014·新课标I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存,B对。

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有城镇发展兴起,所以兰新铁
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

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考点:影响城镇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

(2014·广东卷)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例的提示,由图可知流量的5个等级由粗细不同的线表示,所以粗细相同的线为同一等
级,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考点:该题考查交通和读图理解分析能力。

(2014·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
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2014·江苏卷)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