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总分:97一、单选题(共29题,共29分)1、中小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是()(1分)A:思想品德教育管理B:教学工作管理C:教务行政管理D:总务工作管理2、我国少年队章程规定,少先队员的年龄范围是()(1分)A:6—14岁B:6—15岁C:7—14岁D:7—15岁3、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1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4、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1分)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5、在测验后讲评试题的过程中,教师把测验中出现的错误反馈给学生,并在其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
这主要发挥了测验的()(1分)A:激励功能B:区分和选拔功能C:评定功能D:诊断功能6、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1分)A:赫尔巴特B:福禄倍尔C:洛克D:夸美纽斯7、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1分)A:教学B:校园文化C:集体活动D:社会实践8、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1分)A:《学记》B:“六艺”C:“七艺”D:“四书五经”9、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1分)A: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教师法10、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1分)A:心理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1、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了学生身心的发展的()(1分)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1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反映其“自然教育”思想的著作()(1分)A:《教育漫话》B:《林哈德与葛笃德》C:《人的教育》D:《爱弥儿》13、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1分)A:建立班集体B:抓好学生学习C:组织学生活动D:评定学生操行14、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学校文化中的()(1分)A:物质文化B:教师文化C:学生文化D:制度文化15、在学校咨询过程中采用系统脱敏法的主要目的是()(1分)A:调整情感B:改变认知C:训练行为D:磨炼意志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1分)A:1986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17、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1分)A:教学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体制改革D: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8、提出发现学习法的教育家是()(1分)A:赞科夫B:凯洛夫C:布鲁纳D:罗杰斯19、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悬殊,这表明测验的()(1分)A:可信度低B:有效性差C:难度低D:区分度差20、教育中的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而展开的。
我国较早提出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1分) 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韩愈21、学校美育的直接功能是()(1分)A:育美B:益智C:育德D:健体22、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1分)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和批改D:课外辅导2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商讨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1分)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参观法24、毕业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1分)A:缺陷矫正B:早期干预C:问题预防D:发展指导2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1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26、教学活动中一般将课分成单一课和综合课,其依据是()(1分)A:教学内容B:教学目标C:教学手段D:教学任务27、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1分)A: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外围课程28、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1分)A:12世纪B:17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9、德育个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1分)A:个体发展功能B:个体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个体益智功能二、文字题(共11题,共68分)30、名词解释:德育(4分)31、名词解释:学校文化(4分)32、名词解释:教学模式(4分)33、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4分)34、名词解释:学校咨询与辅导(4分)35、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6分)36、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6分)37、探究——研讨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38、现代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39、试联系实际阐述如何有效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12分)40、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2分)0210-全国-教育学(一)总分:97一、单选题(共29题,共29分)1、【考点】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规律,学校领导必须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好教学。
2、【考点】少先队的性质答案:C解析:我国少年队章程中的规定:“凡是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中队委员会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队员。
”少先队既是一个先进性组织,又是一个群众性组织。
3、【考点】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答案:B解析: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种观点属于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其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4、【考点】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答案:A解析: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指的是儿童个体从亲代的遗传基因中得到的、同时具有人类和个体特性的生物机体因素。
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只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并不会确定地转变为儿童发展的现实。
5、【考点】测验的功能答案:D解析:诊断功能:诊断性测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基础打得好不好,可否满足学习某种新知识的需要,另一个是看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错误及其原因所在,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
诊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师总要不断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考察是否有困难及困难原因。
就如同医生看病,既要指出病症,也要说明病因。
而且只有找到了病因,治疗才能有效。
如果教师知道学生有困难又不知道症结所在时,就可以出一些能具体反映学生困难所在的基础性方面的试题进行随堂测验。
讲评试卷时,教师会把测验中反映出的错误反馈给学生,也会在其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
6、【考点】夸美纽斯答案:D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的宗教改革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1632年)。
7、【考点】教学的意义答案:A解析: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8、【考点】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答案:D解析:在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根据这些经典所编撰的一些启蒙读物。
9、【考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答案:B解析:教育法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作为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10、【考点】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答案:A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11、【考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期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教育应该抓住关键期。
12、【考点】卢梭答案:D解析: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
自然教育有两层意思:一是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二是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因为那些都是压抑人性扼杀人性的,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13、【考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答案: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二,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14、【考点】学校制度文化答案:D解析: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
包括读书风气,考试风气等等;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
一所学校中所存在的仪式表现在学业方面的,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
如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等等。
15、【考点】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答案:C解析: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主要包括: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
16、【考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答案:B解析: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了6部教育方面的法律,分别是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7、【考点】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答案:B解析: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我国的课程改革应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既要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要提倡尊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的人文精神。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主要不是克服某一方面的极端,而是在两个方面都要进行“基本建设”: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而且,这两方面的任务,都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和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课程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18、【考点】发现学习答案:C解析:发现学习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优势:由于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智力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难以企及的。
弱点: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它的时间花费要比讲授法多出许多,这是它无法完全取代讲授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