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新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
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思维建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1-1
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规范演练
1.[2013·海南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图11-2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图11-2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图11-3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3
(1)从图(a)到图(b),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b)所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指出图(b)中A—B沿线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a)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简要说明其危害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1-4为欧洲某流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材料二图11-5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图11-5
(1)在下面表格中列出甲、乙两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类型11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类
1.原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
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
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

2.(1)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2)特点:从A到B,降水量逐渐减少,西部年等降水量线较密集,东部较稀疏。

原因:该地降水主要受冬季西风的影响;受(大高加索山脉)地形的影响,西部是迎风坡,降水量大,越向东、降水越少。

(3)洪水淹没农田,冲毁庄稼,影响农作物生长;淹没村庄和城镇,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洪水冲毁道路、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和通信。

[解析] 第(1)题,图(a)中区域位于亚洲东部,图(b)中区域位于中亚地区,自图(a)向图(b)的同纬度区域伴随降水量的减少,自然景观发生了由森林到荒漠的变化。

中亚地区降水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第(2)题,结合图可知,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这是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综合影响的结果。

第(3)题,从洪涝灾害对农业、交通和通信、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危害进行说明。

3.
自然原因:甲河径流量比较稳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

人为原因:甲河流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3)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不均;河流支流众多,入海自然河道单一,泄洪不畅;地势低平,河道中泥沙淤积严重。

[解析] 甲河为莱茵河,该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量稳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利于全年通航;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航运效益高。

乙河为淮河,位于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通航里程短;下游地势低平,河道中泥沙淤积严重,故其易形成洪涝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