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取向由什么决定

性取向由什么决定

性取向由什么决定
什么叫性取向
性取向是“持久性的对 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 情感、浪漫和性吸引。” 由此可见,在这个定义 中没有提及性行为。所 以,性取向和性行为是 完全不同同性性取向的人,一般说来, 有什么样的性取向就会导致什么 样的性行为。个体被异性吸引一 定渴望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个体 被同性吸引一定会渴望和同性发 生性行为。但是,这个命题的反 命题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个 体和异性发生了性行为,不一定 表明他(她)的性取向一定是异性 (异性恋);个体和同性发生了性行 为,不一定表明他(她)的性取向一 定是同性(同性恋)。
如何判断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定义是指对于某个性 别(或两性)的性欲望和感情欲 望。所以判断性取向,两个因 素都需要具备。很多人仅仅通 过机械摩擦,就能勃起甚至达 到性高潮,所以仅依靠性行为 判断性取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性取向的出现,并不须要有性 行为或感情关系经历。有些人 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 性取向就无法判断。
这就是虽然科学界对于同性性取 向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识, 但具体在每个文化中,“同志” 的比例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所 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缺乏知识 造成的。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 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取向 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 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自己 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以自 己的真实本质生活,才给人这个 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印象。
性取向什么时候才能被 自己完全意识到
一般来讲,一部分青少年在12岁 的时候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 性取向了。另一部分青少年要在 12岁-16岁的阶段继续探索自己的 性取向并逐步确定下来。绝大部 分人在20岁的时候都能清晰的知 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 些人可能在40-50岁才突然意识到 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这些 情况都是正常的,一个人意识到 自己的性取向的早晚,与个人经 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 很大的差异。
性取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性取向在个体出生的时候就已 经确定下来了,不受环境影响 而改变。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 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虽然 科学界的对于性取向的共识指 出,性取向是持久性的,不可 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 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 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取向不相符 合的性行为。
也就是说,一个异性取向的人, 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 同性取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 性行为。所以,区分性取向与 性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如一 个同性取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 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 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 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取 向“变为”异性取向。
性取向是一个轴
性取向是一个轴,两端是100%的同 性恋和异性恋,中间是100%的双性 恋,人类的性取向可以在整个轴上
的任何一个点上。现代研究结果指
向性取向确实是二元化的,也就是
说大部分人是处于接近“纯粹”异
性取向的位置,一小部分人处于接
近“纯粹”同性取向这个位置,也 有一小部分人处于中间位置(即双性 取向)。现代研究,综合心理学、社 会学和人类学以及人口统计结果显 示,异性取向约占总人口的95%, 同性取向约3~5%,双性取向约1~2%。
性取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 一个人在还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 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取 向。有些人常用“喜欢”来表达 亲密关系,但喜欢是一个非常模 糊的概念,但如果不具备性吸引, 那显然也与性取向无关。同性性 取向的人,完全可以喜欢异性, 也能有很深层的友谊。性取向是 只有本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 感觉性吸引和感情欲望,才能做 出判断的。
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 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举 例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 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 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取 向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典型 的将性取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 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 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 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 行为。他们从未属于同性取向。
/100 gar443ghu78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