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的10个原因性取向不是一种选择的10个原因近年来,关于人类性取向成因的的话题不仅在LGBT社群(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构成的群体),也在政治界、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许多医生、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其他群体都在寻找方法、开展研究来探寻同性恋的成因。
近来,随着一些证明基因会影响性取向试验的成功,以及试图证明外界因素影响性取向试验的失败,人们开始相信,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
根据盖洛普咨询公司2013年的民意调查,目前有47%的美国人认为性取向是先天的而并非一种选择。
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说明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
10. 性取向是遗传的1993年,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迪恩·哈默博士,和他带领的团队宣布基因会影响男性同性恋的形成。
这个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选择了40对男同性恋兄弟作为调查对象。
哈默博士和他的团队发现,在调查的40个家庭中,有33对兄弟在X染色体上具有一个共同的遗传标记——Xq28。
然而,哈默博士及其团队并没有声称发现了“同性恋基因”,他们只是认为,基因的连锁是基因影响男性性取向的有力证明。
但是自从这个研究发表之后,很多评论指出哈默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可靠。
许多人对基因影响个体性取向这一理论并不信服,更何况,这个研究只调查了40对同性恋兄弟。
为了收集更多关于性取向遗传因素存在的证据,哈默博士扩大了他的研究范围,甚至和一些有声望的科学家合作,这些科学家来自著名的剑桥怀特海生物医学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的行为遗传学研究院。
研究仍集中在哈默之前发现的基因区域。
他们调查了另外33对男同性恋和11对男异性恋兄弟。
有趣的是,他们的调查证实了之前的发现,这使得哈默博士更加确信X染色体上存在某个基因,使得男性成为同性恋。
就在最近,《心理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哈默博士提及的Xq28基因的存在,以及第8号染色体8某一区域会影响男性性取向。
这项研究由阿兰·桑德尔斯博士和吉姆贝利博士牵头,他们分析了409对男同性恋兄弟以证实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
9. 大脑构造决定同性恋当然,基因只是同性恋成因的一部分。
其他生理因素,包括大脑构造,也参与了同性恋的形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探索人类大脑结构和性取向的联系。
1990年,Swab博士发现男同性恋和异性恋者中视交叉上核(即下丘脑一个很小的、包含许多神经递质的区域)的大小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和异性恋相比,同性恋者有更大的视交叉上核和更多的神经元数目。
西蒙.列维博士的另一项脑部研究同样显示,男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下丘脑存在差别。
这项调查包含了41个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研究了四组神经元——下丘脑前部的四个间质核(INAH 1-4)。
他们把这些患者分成三组,第一组有19个男同性恋,第二组是16个男异性恋,第三组有6个女双性恋。
1991年,他们在《科学》杂志1991年发布了这项研究结果。
INAH 1、2、4神经核在各组之间无差别,但男异性恋组的INAH 3神经核要比男同性恋和女异性恋组大。
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大脑其他区域在决定男同性恋与男异性恋方面的重要性,包括胼胝体的大小和杏仁核的结构差异。
调查表明,就平均水平而言,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者的胼胝体大。
就扁桃核区来说,女异性恋和男同性恋者杏仁核左侧的神经连接比右侧多,而男异性恋和女同性恋者的结果刚好相反,他们杏仁核右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
因此,甚至是在出生之前,大脑就在支配我们的性取向。
这也是解释为什么很多同性恋者说他们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的有力证据之一。
8.激素很明显地暴露了对性的影响专家相信雄性激素(也被称为男性荷尔蒙)在人类中对男性身体特征是起作用的,在动物中也是一样。
他们也相信如果一个个体在他生命的早期失去了睾丸素,他可能在他的成年生活里成为同性恋。
早期实验证明了产前对雄性激素的接触能很大地影响人类行为和性取向。
一个德国的内分泌学家甘特·杜诺博士用一个研究演示了这个实验。
在他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研究里,他把雄性老鼠作为试验项目。
当这些雄性老鼠性成熟时,它们被阉割并且注射了雄性激素。
结果,这些雄性老鼠都如实验预期那样表现得像雌性老鼠。
另一个例子是1984年约翰·曼尼博士和他的团队做的研究。
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用了30个患有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历史的年轻女人,这是一种包含了荷尔蒙皮质醇缺陷的遗传缺病,也是雄性激素的一种反常的产品。
这些个体被要求给出她们的性取向,37%认为她们自己是双性恋或者同性恋。
她们也表现出更多的男性身体特征和行为。
荷尔蒙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对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成长、发展和反应有着强烈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的意见表明接触反常暴露的雄性激素能真正地影响到社会行为和性取向。
7. 产期应激影响了同性恋所以,现在我们知道荷尔蒙对于我们如何成长和改变有影响,但是你是否曾想知道一些成长中的婴儿是如何缺失或者在怀孕期间接触男性荷尔蒙呢?事实上,同样的问题已经在杜诺医生对于他的老鼠实验的发现出版后问过了。
所以为了回答那个问题,杜诺博士和他的团队做了其他的实验研究来确定能够导致子宫中雄性激素变化的因素。
在1980年,杜诺博士和他的团队研究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生在德国的男性为同性恋的频率。
他们发现在865个同性恋男性的主体中,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出生于战争的危险阶段。
杜诺博士的第一个实验并没有令人信服,他还做了另一个研究而且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在他第二次实验中,杜诺博士用了100个双性恋或者同性恋男人,还有100个异性恋的男人。
所有人都被问了关于他们母亲在子宫里怀着他们的期间可能经历过的有压力的事件。
大部分同性恋和双性恋男人都在他们胎儿期间生命中可能出现的极端压力的事件上作了报告。
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了胎儿期的压力和同性恋之间的关联。
一些实验研究也引导人们支持杜诺博士的发现;例如,1994年沃德博士和他的同事做的研究。
他们用怀孕了的老鼠作为测试对象,它们被暴露于紧张的形势中。
当这些老鼠分娩后,雄性的后代被测出发现有73%展示了雌性的行为。
6. 性取向是可遗传的在人类性取向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因素都是可遗传的。
一些研究者相信同性恋在家族中延续,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家族中有一人是同性恋,那么该家族的其他成员就有很高的几率是同性恋。
当然,这并不是信口开河,研究员J·温里克(J·Weinrich)和R·波拉德(R·Pillard)在1986年的一项重要研究中揭示了男同性恋的遗传性。
他们选取了50位男同和50位直男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显示这50位男同的同志兄弟明显多于另外50位直男的同志兄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庭遗传是决定男性性取向的重要因素。
另有两项共同刊登在Pubmed(一种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上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分别是1998年由贝利(Baily)和波拉德(Pillard)所著的《人类的性取向受遗传因素影响》,以及次年面世的相似研究成果《对三个男性样本性取向的家族史研究》。
5. 出生顺序是影响性取向的重要因素兄弟间出生顺序是这个世界上为何会有同志存在的原因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男子每多一位长兄,其成为同性恋的几率就会增加至少33%。
这是因为,当女人怀孕的时候,尤其是怀孕的是男婴的时候,孕妇的身体会视胎儿为异物并且尝试去攻击他,孕妇身体里产生的抗体往往会攻击胎儿大脑中与性取向有关的部分。
孕妇生产的男婴越多,其身体对胎儿性取向的攻击力就越强,孕妇便因此提高了生育男同的几率。
简而言之,哥哥更多的男孩更有可能是同志。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这一猜测。
多伦多大学心理教授雷·布兰查德(Ray Blanchard)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项重要实验研究。
布兰查德和他的团队一起询问了一些男同和直男一些关于性的重要问题,他们发现,男同比直男拥有更多的哥哥。
因此,这说明了兄弟间的出生顺序是男性性取向的重要预报。
4. 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我了解到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
性取向是天然的基因决定的,它不会通过他人的吸引而改变。
你知道有同性恋者会接受如何被异性吸引的教育吗?我认为没有人会那样做,至少我不会。
额,我知道大家可能有看到过同性恋的男人和女人处于恋爱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性取向就变了,你不要因此幻想他们会有意识地通过学习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性取向。
一个同性恋倾向的人,即使他/她和异性发生性关系,他仍是“同性恋”。
一个异性恋者,即使他/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发生过性关系,他/她也仍然是“直的”。
有一个典型例子可以证明性取向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天生既定的。
这个例子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布鲁斯-赖默尔的孩子。
布鲁斯生下来是一个正常的男孩,但是他被当成女孩来抚养——因为在一次包皮环割术修补中,他的阴茎被彻底毁坏了。
那时候他才几个月大,无法进行重造手术。
他的家人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男性性器官,他的生活将会是个噩梦。
所以他们咨询了不计其数的医学专家们寻求解决方案。
最后他们找到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曼妮博士。
他建议将这个男孩当成女孩来养,他的家人照做了。
他们连孩子的名字也改成了“布伦达”。
当然,多年之后,布伦达或布鲁斯确实具有了女性的一些特征。
曼妮博士甚至发表文章,以此将布鲁斯作为性别是可以被改变的例证。
但是,曼妮歪曲了很多事实。
事实上,布鲁斯从未接受自己的女性性别。
他讨厌穿女性的服装并看到自己的胸部发育。
他反感他的长发和家人买给他的洋娃娃,最终他要求生殖器重造。
后来他没有再使用布伦达这个名字,改名大卫。
3. 性取向无法“治疗”(也不应该被治疗)耶稣要求你不要成为同性恋,不要成为同性恋。
去他的耶稣!许多反对同性恋的组织,尤其是在宗教社区,鼓吹一个人可以通过宗教信仰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变他/她的性取向。
现在,确实有治疗方法,比如“转换疗法”宣称他们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
专家宣布这些治疗效果不佳,事实上,还是有害的。
毕竟,没有最终证据表明这一系列的治疗是成功的。
与大部分人认为的相反,同性恋不是病。
因此,它不能治疗或治愈。
它已经成为人类存在的一部分,人类是无法改变或废除它的。
所有这些治疗方式除了教同性恋者们否认和讨厌他们自身之外,一无所是。
它们摧毁了同性恋者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自尊。
事实上,美国心理协会发表了一份报告称:“确实没有找到性取向可以改变的证据,也没有找到你可以对谁有吸引力或者你会爱上谁的证据。
”比如,一个同性恋男性决定忍受一番治疗并且最终成功地获得了“男性特征”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的性取向就真正地改变了。
还记得布鲁斯-赖默尔的例子吗?就像我们提到的那样,性取向是天然出生就形成的,就跟我们的种族和发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