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课程模式

学前课程模式


·(三)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价
1.在世界教育史上,蒙台梭利是真正以优秀教师而闻名罕见的教育家之 一。 2.蒙台梭利的长处可归纳为对儿童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 察,及时给予指导。 3.蒙台梭利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相当有影响,说明有其有 吸引人之处。如强调个别化学习,她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教学的实施行 之有效。 4.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决定蒙台梭利教学法带有相当程度的机械和形式主义色 彩,该课程中教师得作用比较被动和消极,不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调 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偏重智力训练而忽略情感陶冶和社会 化过程;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克伯屈 “设计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从杜威“做中学” 的教育思想出发,并在其“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 根据内部动机和附随学习的理论所创行的一种教学组 织形式和方法。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 摒弃传统的教科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 程是:(1)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环境 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订达 到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 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结 果。但由于该组织形式在教学的指导、设备和教材的 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获得系 统的科学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一、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具有内在潜力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具有一种很强的、 天 赋的内在潜力和继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2)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心理胚胎”必须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营养来获得发展,它和环境之间是交互作 用的。 3)具有吸收力的心理 儿童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吸收和创造性功能,是成 人所没有的。 4)具有敏感期 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 5)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发展主要在于内部的自然发展,这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儿童的生 理、心理和社会性的特点都和前一阶段不同,每一阶段的发展为下一阶段打下基 础。
◎作为“导师”的教师:教师首先是观察者,教师的作用还体现 在为儿童提供榜样,协助儿童自下而上地自我发展。 ◎作为教育的“工作材料”:每一种教具应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 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地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 活动中。 4、评价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不重视课程评价,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为了鼓励和引导 儿童的活动,并通过不断调整教育材料,促进儿童的良好发展。
瑞吉欧课程的理念基础
•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 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受杜威、克伯 屈、艾沙克斯等一些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 义思想家的影响。 •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并提出“做中 学”的教学原则,指出应使用问题教学法 让儿童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 艾沙克斯的“英国幼儿学校”
学习环境
主动学习
(P130)
一日活动
成人的角色
1、空间的组织
学习 环境
2、学习中心区和活动区 的划分
3、材料的提供
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
时间安排 8:30—8:50计划时 间 8:50—9:45操作时 间 9:45—10:00整理时 间 10:00—10:30回顾、 点心和小组活动时间 10:30—10:50户外 活动时间 10:50—11:10集体 活动时间 11:10—11:20离园
2体活动时间
4、户外活动时间
成人的角色
• 成人的作用是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计划、 观察、引导、支持 •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情境 • 为积极的社会性交往创设适宜的氛围 • 鼓励儿童有目的的活动、问题解决和口头 反思
强调家庭的参与,家长和志愿者也是儿童主动学习 的支持者
课程目标 前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成功奠定基础。 后期:强调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促使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 的协调发展。 课程内容(10类58条关键经验) 1、创造性的表达 2、语言与文学 读故事书、标记、符号、自己书写的作品;讲故事。 3、自主性与社会交往 4、运动 5、音乐 6、分类 7、排序 8、数概念 9、空间关系 10、时间关系 课程内容是围绕着关键经验所设计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关键经验不是教学活动的“菜单”,只是一种提示物,指明应努力促使 儿童获得的学 习经验。 一个活动可含多个关键经验,多个活动可包含同一关键经验
例:
以“主动式学习” 为教学方法基础 以小组活动为重要组成部分 以幼儿的核心经验为中心设计日常计 划、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做计划
高瞻课程
英文名:HIGH/SCOPE(海因斯科普) 创建人:维卡特 创建过程:1962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儿童提 高入学后的成就,在政府资助下成立了 “pretty preschool project”,1963开始根据皮 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设计课程,1970年创立 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
内容
• 瑞吉欧课程没有明确规定的课程内容,课 程内容来自周围的环境,来自儿童生活中 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来自他们的 各种活动。 • 案例表明,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对幼儿更具 有深刻的价值和趣味。
方法
• 空间设计
• 方案活动 • 教师的角色
空间设计
• 空间设计的特点:
1、将社会建构理论运用在空间设计中 主要表现在: ①精心设计幼教机构的整体结构,挑选各种材料以及吸引幼儿探索的 事物,以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物的互动。 ②将幼教机构设在社区的中心地段,以便幼儿了解社区生活。 ③幼教机构一般都设有“广场”和“艺术工作室”。 2、反映城市文化和校园文化。 主要表现在:①重视空间的美感与协调设计 ②显示各自的文化特色。 3、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 4、具有教学与记录的功能。 ——在幼儿园各处展示幼儿的作品。
目标
内容
瑞吉欧课程的要素
方法
评价
案例:我的影子朋友
——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目标
• 瑞吉欧课程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包括“教 育无目的论”。 • 在方案教学中,要求提前制订一般性的教育目标,但事实 上这一计划只是提供一个弹性而又复杂的基本框架,是教 师根据自己对儿童的了解以及前期的经验对可能出现的种 种情况作出假设而形成的弹性目标。 • 瑞吉欧课程仍然有一定的课程目标和方向。 →由此可见,瑞吉欧课程虽然提倡发展的、可变的教育目的, 但却有笼统的课程目标和方向,可供教师参考和努力。
• 我国学者霍力岩对该课程的评价: 1.重视在儿童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课程。 2.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研究者。 3.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作。 总之,与其他学前课程方案不同,瑞吉欧 课程不是一种理论派别的附属物,而是吸 收了多种理论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产物。
三种课程模式的异同?
教师的角色
主要体现在: • 1、倾听幼儿。 ——包括对幼儿全心全意的关注,也包括录音和记录所观察 到的事物。 • 2、螺旋式学习与共同控制。 ——应该从整体、循环式的角度来看待教师角色,而非片段 的或直线式的。 ——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构者,共同控制着集体的 学习行为。 • 3、深入的相互讨论及自我检视。 ——教师将不同观点的冲突看作是所有成长的原动力。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要素 1、目标 其一就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创造新人类;其二是通过培养具 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创建新社会。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的。 2、内容 1)主题教育活动 主要是指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标志线围成的圆圈中进行的团体教育活动。 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 2)区域教育活动 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区域活动 内容主要分为日常生活训练、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科学教 育、历史地理教育和艺术表现。 3、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以“有准备的环境”为核心,由“有准备的环境”、 作为“导师”的教师、作为教育的“工作材料”三个要素组成。 ◎有准备的环境:一是设备有用具应当有吸引力的、是美的、实用的、真 实和自然的;二是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 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三是各种设备、用具和教具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和社 会性发展;四是生活环境有规律、有秩序;五是气氛自由;六是能够丰富儿 童的生活印象。
艾沙克斯的“英国幼儿学校”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伦敦大学学者艾 沙克斯主张运用方案教学实施教学,由她 指导的英国幼儿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 方案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 在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瑞吉欧课程强调幼儿 的主动学习,主张教育要以幼儿的年龄为依据,要促进幼 儿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要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 但是,马拉古兹也发现了皮亚杰理论存在问题,为此 他们开始吸纳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个体的认知建构 只是学习和发展的复杂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与社 会文化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他们赞同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假说:“在 瑞吉欧,维果茨基的方法与我们对待教与学这一两难问题 的态度,以及个体获取知识的生态学方法是一致的。”
• 案例:在音乐训练中,孩子们摇晃并且听着来自音乐盒的 各种声音,木制的音乐盒里装满了东西,一摇晃会发出不 同的声音。每组音乐盒由两个组成,儿童的任务是仔细听 并将它们配对。这不仅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能训练幼 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在另一个感觉训练中,儿 童从盒子中拿出有颜色的纸片,并且把它们从深到浅排成 一行,或者用第一种颜色来匹配颜色纸片,此后不断增加 色彩的相似度(当颜色知觉变得较稳定时),这训练幼儿的 视觉能力,还能训练幼儿辨析色彩、感受色彩的能力。另 一个训练是粗糙与光滑木板训练。让儿童感觉不同程度的 砂纸的粗糙与光滑程度,将它们配对或从光滑到粗糙排序, 以训练幼儿的触觉,同时也训练其手部小肌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