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件近来中国一直在声称的“比较重大”的事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
已经超过日本,并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
但是我想不通我国的人均收入比人家低好几倍,怎么能称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
而且我们中国国家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人口有那么多,按理说总量成为第一页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国力富强的话,就必须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目前来说虽然已经跃居第二位了,还会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但是一旦人均了算,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是无法比及的,所以这很明显,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的东西。
“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份联合国最新报告表示,中国将在帮助本地区实现从“经济恢复”到促成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上扮演重要角色。
报告强调,中国应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引导“国内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道路发展”上发挥领导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表示:“中国出口在2008年初时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却同比下降了20%,前后共相差40个百分点。
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还是有较大冲击的。
”不过,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增加的很多了,纵观历史,我国也是历经很多的波折,各种战争,各种事件,都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从我们国家正式地开始搞经济建设,和平地发展国内实力也不过就是近30、40年的事,从一个经济很低迷的状态迅速的发展,迅速的建设,直到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外国都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这一威胁的势力,那么这样大量的新闻的涌入,对目前信息爆炸的我们来讲很可能是一种谋划。
但是中国现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需承担的责任应低于发达国家。
故意将我国夸大、浮夸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目的是将我国提高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并予以施压和约束。
有的人是这么想的,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的存在,毕竟我们
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可怕的速度,所以有些国家,譬如美国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使用各种手段将他玩弄在鼓掌之中,曾经的日本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而且现在也依然不能摆脱美国的控制。
当前的很多学者,专家众说纷纭,有中国威胁论的提出,有说美国把我们当成了假想敌的……那么成为经济体的第二位这种言论的产出就是有目的的吗?也许有这个可能性,会有大部分的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强大了,而且片面地简单地认为中国强大了,富有了,这是一种在语言上的游戏,那么我还是认为要清楚滴看到真实的东西,自认为人均后的才能够拿来比较,要以平均每个人的经济实力来衡量富裕的问题,才有绝对的可靠比较方式,要不然你人这么多,他们人这么少,你却要拿总量来比较,怎么都说不过去。
我们的话,在为自己高兴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是不要让别人把陷阱架在我们的脚边,等待我们跳进去。
其实中国的经济奇迹,不知掩盖了多少真相!
事实上,中国在出口不景气的形式下,内需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失衡问题,即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经济在20多年时间里的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的问题,如与粗放型增长相伴随的低效益、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贫富差距扩大等。
但时至今日,即使人们愿意忍受过去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问题和代价,这种增长模式也无法继续走下去了,因为支撑这种增长模式的一些必须条件开始丧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走到尽头,内在的动力已经是强弩之末。
如果中国还不从陶醉中醒来,恐怕“中国早已超越日本”,就永远是一种梦呓。
消费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消费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更不能和日本、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为五个“过低”和一个“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减弱之势;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农村消费水平过低,城乡之间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层人群比重过低,尚未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和有强劲购
买力的可持续消费能力;信用消费水平过低,中国即期消费需求主体实质上是有购买能力的现金消费能力;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的“挤压”。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与现行政策密切相关。
除投资与消费失衡、即期消费能力与远期消费能力失衡外,还有六大重要原因。
首先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加大了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预期;其次,税收制度设计不合理,直接税比重过高,间接税比重过低,不利于促进消费能力的释放;第三,就业不足、收入水平低、中产阶层小,导致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不足;第四,城乡二元结构对扩大农村消费的深层抑制;第五,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是信用消费水平低和消费环境差的根本原因;第六是社会各阶层群体间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分配体系总体结构失衡。
在经济上,在未来10年内快速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劳动力素质,向科技,创新,可持续的经济型以及有附加值的产业转变。
其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消融外来文化,吸收众家之所长。
中国实现的贸易政策为典型的重金主义,人民币升值与否,不是我们说了算,是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来决定,美国提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其为了缓解其国内内部压力,我们应该看清这一点,不能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