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PPT课件

变电站PPT课件

g
U0 g U (1) B
g
UB
I&C
接地电容电流 I&C (I&C(1.A) I&C(1.B) ) 3CU&Ae j150
IC 3IC0
零序 电流
估算:
IC

UN (loh 35lcab ) 350
电缆线路对地电容电流比架 空线路大。
当IC超过规定值时,会产生断续电弧致使电网出现暂时过电压, 危及电气设备安全。
高压/kV 3、6、10、(20)、35、 66、110、220、330、500、(750)
中压
高压
超高压
2.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一致。
续上页
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线路负载时电压损失全线≤10%。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高5%,从而使用电 设备端的电压偏差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变化。
G
M
M
+5% UN
M -5%
续上页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 额定电压:
a、直接接于发电机出线端,则其额定电压应与 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b、当接于电网时,则等于电网额定电压。
▪二次绕组 a、当二次侧线路较短时,比电网额定电压高5%。 额定电压: b、当二次侧输电线路较长时,考虑线路电压损 (空载电压) 失,则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的技术问题,它与 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过电压保护、继电 保护、通信干扰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非有效接地系统 (3~66kV) 有效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3~10kV:Ic>30A;35kV及以上:Ic>10A) 中性点直接接地(1kV以下;110kV及以上)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3~10kV)
续上页
二、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g
UA
g
UB
O
g
UC
I&L
U&A(1) U&B(1) U&C(1) 0
I&L
g
UA
L
I&L
I&C
I&C(1.B) I&C(1.A)
续上页
一、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g
UA
g
电源
UB
O
g
UC
g
UA
g
UB
g
UC
I&C0.C
I&C0.B I&C0.A
C
负荷
I&C0.A
g
UC
g
UA
I&C0.B
I&C0.C
g
UB
正常运行时,系统三相电压对称,三相对地电容电流平衡,
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
g
g
g
UAUB UC 0
续上页
电源
O
表 电力线路额定电压等级与传输功率、传输距离的经验估计
电力线路 额定电压/kV
线路结构
传输功率 /MW
传输距离 /km
0.38
架空线
≤0.1
≤0.25
0.38
电缆线
≤0.175
≤0.35
6
架空线
≤1
≤10
6
电缆线
≤3
≤8
10
架空线
≤2
6~20
10
电缆线
≤5
≤10
35
架空线
2~10
20~50
66
架空线

U
(1)
C
3U
0
出现零序电压
故障后线电压保持不变(见相量图),因而三相电气设备可
以继续运行。但不能长期运行,以免故障扩大。
续上页
g
UA
g
UB
O
g
UC
U&A(1)
U&B(1)
U&C(1) 0
I&C
I&C(1.B) I&C(1.A)
C
I&C(1.A)
g
UC
g
UA
I&C(1.B)
g
U (1) A
燃料化学能 锅炉
火电厂
热能
汽轮机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对热电厂)
热能
续上页
水电厂
水流位能 水轮机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核电厂 核裂变能 核反应堆 热能 汽轮机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二)电力网 电力网——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 变电所——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的场所。 配电所——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场所。
UG
T1
G
UN1 线路长
U1N.T=UG U2N.T=1.1UN1
+5% UN
-5%
UN
-5%
-5%
T2
UN2
线路短
U1N.T=UN1 U2N.T=1.05UN2
-5%
二、电力系统中各种额定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由于电力线路的导体截面(载流量)是有限的,而且线 路电压损失又不能超过允许值,所以各种额定电压等级的电力 线路所能传输的功率与传输距离是有限的。
运行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三、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控制和调度手段的先进性 输电方式的新颖性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一、电力系统中各元件额定电压的确定
额定电压——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且能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的电压。
1. 三相交流电网(线路)额定电压(线值)
低压/kV 0.38、0.66、1 (1.14)
电力网分为远距离输电网(500kV)、区域电网(220kV及 以上)和地方电网(110kV及以下)。
变电所按功能分有:升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按地位分 有: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用户终端变电所。
电力用户——电力系统中,一切消耗电能的用电设备(单位)。
续上页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与要求
运行特点
电力系统发电与用电之间处于动态平衡 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 电力系统的地区性特色明显 电力系统影响重要
3.5~30
30~100
110架空线ຫໍສະໝຸດ 10~5050~150
220
架空线
100~500
100~300
330
架空线
200~1000
200~600
500
架空线
1000~1500
250~850
第三节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指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三相绕组星形连 接时其中性点与大地的连接方式。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重点) 第三节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重点/难点) 第四节 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
(重点) 第五节 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 电力系统是一个包含着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 统一整体。 (一)发电厂 发电厂——将自然界存在的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 )的场所。 发电厂所用的一次能源有:燃料的化学能、水流的位能、核 能、太阳能 、风能 、地热和潮汐等。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一相(如C相)接地时:
g
UA
g
U (1) A
g
UB
g
UC
g
U (1) B
g
U
(1)
C
0
g
负荷
UA
g
U (1) A
g
U0
C
g
U (1) B
g
g
UC
UB
中性点对地电压上升为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上升为
线电压,因此,电气设备对地绝缘应按线电压考虑。
g
g
g
g
U
(1) A

U
(1)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