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造船工程概论
1-1.造船工程的内容和任务
一.造船工程的主要任务
①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为造船生产制订优良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以缩短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善生产条件。
②大力感叹词研究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造船工艺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造船工艺的内容和工艺流程
1.造船工艺分类
(1).过去————船体建造工艺和舾装工艺
(2).现在————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壳、舾、涂)
2.解释
(1).船体建造工艺就是加工制作船体构件,再将它们组装焊接成中间产品(部件、
分段、主段),然后吊运至船台上总装成船体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船体号料、
船体构件加工、中间产品制造和船台总装等。
(2).造船业通常将除主船体的上层建筑以外的机电装置、营运设备、各种属具和舱
室装饰等统称为舾装工程。
(3).舾装作业分类
a.按专业内容分:机械舾装、电气舾装、管系舾装、船体铁舾装和木作等。
b.按舾装作业阶段分:舾装件制作(采办)、舾装托盘、分段舾装、总段舾
装、船内舾装等。
c.按区域舾装法:机舱舾装、甲板舾装、住舱舾装和电气舾装等。
(4).涂装作业就是在船体表面和舾装件上,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除锈和涂敷各种涂
料,使金属表面和腐蚀介质隔开,达到防腐蚀处理的目的。
一般包括钢材预处
理、分段涂装、总段涂装、船内涂装和码头涂装等制造级的生产作业系统。
3.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a.船体放样和样板制作:船体放样和船体生产设计一起提供了船体建造的全
部施工信息。
b.钢材的预处理:矫平、除锈、涂底漆
c.专用工装和工夹模具的制作
d.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试验
(2).零件加工
a.船体构件加工:包括构件边缘加工和构件成形加工
a)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切割、打坡口、磨光加工)
i.运用机械剪切方法或物理、化学切割方法,按施工信息从原材料
上切割得到船体构件;
ii.根据焊接和焊接技术要求,对构件进行坡口加工;
iii.根据设计要求,用砂轮对某些构件的自由边和人孔进行磨光加
工。
b)船体构件经过边缘加工后,对一些有弯曲、折角或折边等空间形状的
构件,还要使用弯曲加工的方法,把它们弯制成曲折或所要求的空间
形状。
这种工作过程就称为构件的成形加工。
b.舾装件加工
(3).中间产品制造
a.中间产品:从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生产条件等要求
出发,利用产品制造原理将船舶产品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结构(部件、分段、
大型分段或总段、舾装单元),称为不同制造级的中间产品。
b.分道建造:按照相似性原理和制造级对它们的分类成组,然后将它们按组
分别在相应的装焊成组生产线上进行制造,就是所谓的中间产品分道建
造。
(4).船舶总装
将在各种装焊生产线上制造的中间产品吊运到船台上(或船坞内)按规定的吊
装顺序将中间产品组装成船舶,并按制造级完成船内舾装和船台涂装作业。
(5).船舶下水
a.当船舶在船台上(或船坞内)建造到预定工作量时,需要依靠专门设备和
操作方法,将船舶移到水中去,这项作业称为船舶下水。
b.可分为:重力式下水、牵引式下水、漂浮式下水。
(6).船舶试验
a.船舶试验有系泊试验、倾斜试验和航行试验。
b.分别介绍
a)系泊试验:其任务是根据设计图纸和试验规程,对船舶主机、辅机、
各种设备系统等进行试验,以检查船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b)倾斜试验:测定完工船舶的重心位置。
c)航行试验:对船舶性能和综合性全面考核。
(7).交船验收
1-2 造船模式
一.造船作业和任务分解
1.任务分解的目的是要说明执行什么任务,由谁去做,在何时何地去工作,需要什么
资源等。
2.分类
(1).系统导向型任务分解
系统导向型任务分解是对船舶按功能和系统分解任务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中间产品导向型任务分解
a.将最终产品分解为若干产品的分类方法称为中间产品导向型任务分解。
b.成组技术原理
成组技术和相似性原理可广义地定义为:将具有相似特征或相似信息的多
种事物,按照一定和准则分类成组,使若干事物能够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
以达到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的目的。
c.生产作业分类
造船作业任务分解的目的,就是便于设计部门按照生产部门的要求划分出
各级、各类中间产品,并对设计选用的材料进行标识,使工人能够按照规
定的生产阶段,在指定的工位完成一定量的工作。
d.生产特征分类
a).系统
系统是产品的结构功能或使用功能。
b).区域
区域是生产的工作对象,它是产品的某个部位或某些部位的组合。
c).类型
也称问题类型,是将生产过程划分出相似的工作内容。
d).阶段
阶段是生产过程的顺序划分。
e.生产资源分类
a).材料
b).劳动力
c).设备
d).费用
(3).任务包的评价及分类
一项特定的任务连同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源称为一个“任务包”。
任务包的分类
a).中间产品导向型造船实际上是“区域”导向型建造法。
就是船体采用
分段建造法,舾装采用区域舾装法,涂装采用区域涂装法。
b).区域
c).托盘
二.造船模式的内涵和演变
1.对设计、建造技术、管理方式和组织体制起根本影响的是组织造船生产时对产品作
业任务的分解原则,以及对对分解后的作业任务的重新组合方式,由此构成了造船工程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造船模式的内涵。
2.演变
第1阶段以系统导向型组织生产的阶段(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
第2阶段以区域/系统导向型组织生产的阶段
第3阶段以区域/类型/阶段导向型组织生产的阶段(壳、舾、涂一体化)
3.造船模式
(1).传统的、现代的、未来的造船模式。
(2).系统导向,系统和区域导向,区域/类型/阶段(中间产品)导向的造船模式。
1-4造船生产准备
造船生产准备是指产品开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它的任务是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保证产品按时开工和和开工后能连续有效地进行造船生产。
可以分为设计、工艺与计划、材料与设备、人员与船厂设施等的准备。
一.设计准备
1.初步设计
(1).意向书及技术附件
(2).造价合同及附件
(3).初步设计的任务
a.为签订合同的谈判提供技术文件
b.提出主要设备选型清单
c.提供主要的设备厂商表
d.为详细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2.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通过对专业项目的设计、计算和关键图纸的绘制,解决设计中的
基本和关键技术问题,最终确定船舶的全部技术性能、重要材料和设备选型与订货
要求,以及技术要求和标准。
3.生产设计
生产设计是解决“怎样造船”的工程技术问题,也就是对承建船舶的建造工艺及其
流程的设计。
4.相互的关系
初步设计是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依据,详细设计是生产设计的依据,而初步设计
和详细设计又必须反映生产设计的意图和要求。
二.工艺和计划准备
1.工艺准备
(1).工艺阶段是指在船舶建造总周期中的一定时间内按生产性质或生产区域划分
的一部分船舶建造工程,也就是把造船工艺流程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的
工艺阶段,以便于组织生产和编制计划。
(2).船舶建造一般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0阶段准备阶段
第1阶段加工制作阶段
第2阶段中间产品组装阶段
第3阶段船舶总装和船内舾装阶段
第4阶段船舶下水阶段
第5阶段码头舾装阶段
第6阶段船舶试验与交船试验
2.计划准备
工程计划是现代造船厂对生产实行进度控制和依据,它是造船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以,计划准备就是编制生产管理中的各种生产计划。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四.工厂设施准备
五.人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