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2014.09.11 )填空题1、对流天气一般发生在(条件性不稳定)的情况下,但有时在(上干下湿)的(条件性稳定层结)条件下,如果有较大的(抬升运动),也可能产生对流天气。

2、在准地转假设下,当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时)时,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

3、中纬度自由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满足水平运动方程的(零级简化方程),即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平衡。

4、中尺度雨团是由(10km )左右的降水单体所组成,并伴有(10-4/s )的低空辐合。

5、较强的东风波在卫星云图上具有较强的(涡旋状云系),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台风)。

6、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 和700hpa 等压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7、暴雨常发生在低空急流与边界层急流的交点的(北)侧,其几率几乎达到100%。

8、造成我国雨带进退过程中的三个突变期的根本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三次突变)。

9、中尺度低压系统主要有两类:(中低压)和(中气旋)。

这两种中系统在气压场上都是低压,其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而后者则(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

10、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

1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尺度系统)。

12、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垂直运动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云滴增长)条件。

13、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西部)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雷阵雨)天气。

14、一般认为,暴雨降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前方),主要是由于急流所在层次的水汽在那里强烈(辐合上升)造成的。

15、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有: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作用)和局地热力抬升作用)。

16、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即:(水汽条件)、 (不稳定层结条件 ) 、 (抬升力条件) 。

17、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 这种机制称为( 对称不稳定 )。

它可以用来解释与锋面相平行 的中尺度雨带的形成和发展。

18、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气块绝热运动时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的气层被称做( 不稳 定 )层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气块垂直运动的气层叫( 中性)层结。

19、西南涡的形成主要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 一是(地形)作用,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 (背风坡),有利于降压形成动力性涡旋;其次,由于高原的阻挡,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 边界摩擦而产生气旋性涡度。

二是500hPe 面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 减压,利于(低涡)形成。

三是700hPa0上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 盆地形成明显的( 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

20、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 华 南到长江流域 )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 河西走廊到东北 )的锋生区,它们是和南北两 支高空锋区相对应的。

21、东亚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通常称为南方气旋和北方气旋,其中南方气旋主要发生在( 25~35°N ) 的地区;北方气旋重要发生在( 45-55°N )地区。

2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 冷锋后偏北大风 )、(高压后部偏南大方 )、(低压大风)、(雷暴大风 ) 和( 台风大风 )。

23、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 要有充分的水汽供应 )、二是( 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三是(较长的持续时间 )。

暴雨大多出现在低空急流的( 左侧),低涡移向的( 右前方)。

24、寒潮爆发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强冷空气的堆积) ,二是(要有合适的流场引导冷 空气南下 )。

寒潮强度可用( 地面冷高压强度、高空图上冷中心强度和锋区强度25、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 西风带 )的斜压不稳定, 26、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 的风速时,锋面呈 (准静止状态 ) 。

27、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 用主要是地形的( 强迫抬升 ) 。

28、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出现在山脉的( 的过渡地区或( 河谷地带 ) 。

29、某地区水汽的局地变化主要取决于比湿平流、( 比湿垂直输送 )、凝结、蒸发及( 湍流等来表示。

能源是气团间的( 大尺度风向 ),当无垂直于锋面云物理作用 )。

动力作迎风坡 ),平原与山脉扩散 )。

30、当中低压加强,并在其中产生围绕中心的气旋式环流时,就发展成为(中气旋)。

在其 内部(辐合上升 )运动特别强烈。

31、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着眼于(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和(西风带槽脊 )的 位置及其强度变化。

32、一般指时间尺度大于 7-10 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 低频振荡 )二、单选题1、冷平流区,若△ T 24 <0,地面或 850百帕应为();若^ T 24 <0, 500百帕及以上各层应有( A ) 。

500h pa 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D 、高压维持至少在 5天以上。

江淮切变线的降水多位于地面锋线的( C ) 、 700hpa 切变线( )的地区。

A 、K = :(T 500-T 850) + (Td) 850-(T- Td) 700B 、K = :(T 850-T 500) + (Td) 500-(T- Td) 700C 、K = (T 850-T 500) +( Td) 850-(T- Td) 700K 指数的计算公式( C ) 7、 A 、加压、负变高 B 、加压、正变咼 C 、减压、正变高D 、减压、负变高2、中央气象台寒潮标准: 以(B )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A 、过程降温、大风 B 、过程降温、温度负距平 C 、 大风、温度负距平D 、过程降温、大风、温度负距平3、下列关于极地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 ) 。

A 、 B 、 没有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C 、 暖性高压主体应在 50°N 以北。

4、 A 、 南部、以南 B 、南部、以北 C 、北部、以南D 、北部、以北 5、 副热带夏季风具有()的热力性质,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具有( )的热力性质。

(B ) A 、 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B 、 高温高湿、高温低湿 C 、 高温低湿、高温高湿 D 、 高温低湿、高温低湿 6、MCC 形成在(A )环境中。

A 、弱强迫大气B 、强斜压D 、强垂直切变D 、大气锋生D 、K=(T 850—T 500) + (Td) 850—(T — Td) 850 8、气流在平衡状态下在近地面大气层中,由于和地表面的摩擦效应,风横穿等压线吹向低压一侧。

对于这种风,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B )科氏力C 和风速V 有下面关系:C=2Q Vsin ①(Q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① 为此地点的纬度)E 、摩擦力越大,风以更大的角度横穿等压线流向低压区 9、高空等压面图上等高线密,则等压面坡度是:( A ) B 、无变化10、某站某日 12 小时降水总量为 39.9 毫米,该站的降水强度等级为( C )11、关于槽脊的移动,下面哪些说法不正确( C ) A 当槽前变压小于槽后变压,则槽前进;B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成正比,与槽的强度成反比C 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缓慢;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动迅速。

12、一地区可降水量的大小表示了该地区整层大气的(13、旧的切变线消失,新的切变线建立过程,即切变线的新陈代谢过程,一般称之为切变线的(C )。

14、西南涡的移向与相应的500hPa 面上气流方向基本一致,但略偏()些;移速则为500hPa面上风速的( )。

( D )60-80% C 南 60-80% D 、南 50-70%等温线高度以上时,云中便有了足够多的冰晶,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

16、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湿绝热递减率而小于干绝热递减率时, 气块处于(C )状态。

A 、气压梯度力,科氏力以及摩擦力大致处于平衡状态 B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科氏力的方向正交 C 、摩擦力作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D 、 A 、大A 、大雨B 、大到暴雨C 、暴雨B )。

A 、水汽通量B 、水汽含量C 水汽通量散度D 、水汽平流A 更换B 、变换C 转换D 、替换A 寸匕50-70%B 、北 15、一般当云顶发展到( D )A 、0CB 、-10C C -15CD 、-20 rA 、绝对不稳定B 、对称不稳定C 条件不稳定D 、惯性不稳定A 、 500hPaB 、 200hPaC 700hPaD 、 100hPa17、所谓抬升指标,是指一个气块从自由对流高度出发,沿(A ) 上升到500hPa 处所示的温度与500hPa 实际温度之间的差。

18、关于锋面前后气象要素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B 暖锋前有较强的-△ P3,暖锋后有较强的+△ P3冷锋后有正变温暖锋后有负变温19、影响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的基本因子主要的有(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海陆分布;E 、地面冷高压很快变性21、关于槽脊的移动,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C )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缓慢23、发生明显降水时,云顶一般要达到多高?(24、南亚高压是北半球夏季( D ) hPa 层上最强大最稳定的控制性环流系统。

A 、湿绝热线B 、干绝热线C 、层结曲线D 、状态曲线A 、B 、 冷锋前有较弱的+△ P3或-△ P3,冷锋后有较强的 +△ P3D 、 锋面前露点大,锋面后露点小A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摩擦、海陆分布;B 、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海陆分布;D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20、冷锋后出现偏北大风的原因: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E ) A 、锋后有强冷空气活动 B 、锋区大气斜压性加强C 冷空气下沉,动量下传D 、冷平流使锋后近地面层出现较大的正变压中心A 、 当槽前变压小于槽后变压,则槽前进;B 、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成正比,与槽的强度成反比D 、 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动迅速 22、在进行诊断分析时,常常需要将已知的风向(a )和风速()转换成东西风速分量(u )和南北风速分量(V ),计算公式为:(AA 、u V |si n( 1800),v Mcos(1800). B 、 V sin ,v V cos .u V sin( 900),v V cos(900).D 、Vsin( 900),v V cos( 90°)A 、 0C 层以上B 、-5C 以上 C -10 C 以上25、在中尺度系统等级划分中,(A)km称为P—中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