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蒸馏作业指导书
(SJ——019)
一、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本公司焦油蒸馏生产装置操作方法。
适用于煤焦油蒸馏作业。
二、引用标准,质量要求(企业标准)
原料:煤焦油YB/T5075—93
指标名称指标
密度(20).g/cm3 1.13—1.22
水份,%不大于 4.0
灰份,%不大于0.13
萘含量(无水基).%不小于7.0
三、工艺过程概述:
经静置澄清脱水的煤焦油(水份4%以下),由一段泵经蒸汽预热器挽热,预热到110—120℃再进入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到120℃—135℃的煤焦油进入一次蒸发器进行蒸发脱水。
部分轻质组份,由于压力降低迅速蒸发,油水气体从顶部溢出,经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轻油入轻油槽、废水入废水槽,脱水后煤焦油(无水焦油)水份下降到0.4%以下,沉置于无水焦油槽。
无水焦油由二段泵从无水焦油槽底部抽出,送到管式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370——390℃后,进入二次蒸发器(塔)进行汽化分离。
塔
底采出炭黑油经汽化冷却后,自流到炭黑油高置槽供炭黑厂用。
二次塔顶用蒽油回流控制塔顶温度。
二次塔顶部混合油气进入馏份塔。
蒽油馏份从塔底溢流采出,经冷却后进入蒽油槽,一部分作二次塔顶打回流用,一部分送往炭黑油高置槽。
馏份塔侧线提取三混油馏份,经冷却后进入三混油槽供下一个工序洗涤。
轻油从馏份塔顶逸出经冷凝冷却,油水分离器进入轻油槽,作塔顶回流用,废水放入废水槽。
四、焦油蒸馏操作规程(法)
1、工艺控制指标和操作指标
1)焦油蒸馏馏份工艺控制指标:
轻油:含酚 <5%
初点 81℃——85℃
干点160℃——175℃
三混油:含酚 4.5——6.5%
含荼45——60%
初点170℃——200℃
干点265℃——285℃
蒽油:初点250℃——275℃
360℃前馏出≥65%
炭黑油:初点:≥230℃,流程24—28%
无水焦油:含水≤0.4%
碳酸钠溶液浓度10——12%
2)焦油蒸馏操作指标:
一段出口温度120℃——135℃
一次塔顶温度105℃——110℃
一次塔压≤(0.04Mpa)
二段出口温度370℃——390℃
二次塔顶温度290℃——310℃
二次塔压≤(0.06Mpa)
馏份塔顶温度100℃——120℃
馏份塔压力≤(0.05Mpa)
三混提取盘温度218℃——235℃
一次轻油冷却后温度40℃——60℃
二次轻油冷却后温度≤35℃
一次轻油油水分离器温度40℃——60℃二次轻油油水分离器温度30℃——50℃三混油冷却后温度 80℃——100℃
蒽油冷却后温度80℃——100℃
炭黑油汽化冷却温度 180℃——220℃
轻油槽温度 30℃——50℃
蒽油槽温度 80℃——100℃
原料生产槽温度70℃—— 90℃
3)、焦油蒸馏中控流样分析:
分析项目分析内容分析时间/班次
轻油含酚,180℃前馏出1次/班
三混油含酚、含萘、馏程4次/班
工蒽油馏程4次/班
炭黑油馏程1次/班
无水焦油水份1次/班
4)、公用工程供给指标
煤气总管压力≥3kpa DCS显示≥2kpa不小于0.8kpa
煤气热值>1600大卡
蒸汽压力≥3公斤
过热蒸气压力 0.15—0.35mpa (DCS显示)
过热蒸汽温度 370℃——420℃
循环水压力≥3公斤
仪表气压力3—4公斤
2、开车前准备。
1)检查、吹扫、确认各工艺管线管件,保持畅通,处于良好状态。
2)各换热、冷却器的预热、给水、加热、制备冷凝液等。
3)检查调试各自调阀等仪表,保证灵敏、准确,完整处于良好的状态。
4)各机泵的润滑、预热、盘车处于随即启动的预备状态。
5)各油品槽罐和原料生产槽的油温油位控制,控制在能符合、满足生产投用状态
6)检查确认碳酸钠溶液高置槽内溶液的存量
7)确认公用工程的供给保障情况,确保具备开车条件
3、系统开车操作。
1)启动一段泵,焦油经预热器,加热炉对流段,走外循环管线到中间槽,当预热后温度达到110℃—120℃时,切换进入一次蒸发器,同时加热炉点一火把。
(注:点火把前一定要用蒸汽吹扫炉膛至烟窗冒白烟)。
此时过热蒸汽炉管投入蒸汽,少开过热蒸汽放散。
随炉温的提高控制好过热蒸汽的温度。
2)当一次蒸发器底部无水焦油槽存量达到液位显示在0.5—1.2m时,启动二段泵,无水焦油进入辐射段走外循环,此时,加热炉点1—2个火燃器。
当二段焦油出口温度为150℃时,,切换进入二次塔进行内循环至中间槽;二段出口温度达到180时,泵入口处,加入给定碳酸钠溶液。
3)随着二段出品温度的升温变化,加热炉逐步将火燃器全部点着,根据塔内温度、压力的变化,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工艺指导:150以前以50℃/小时、250℃前以80℃/小时、250℃后以100℃/小时),当二段出口温度达到360℃时,将炭黑油切换到炭黑油高置槽;当二次塔顶温度达到320℃—330℃时,启动蒽油回流泵将蒽油如塔打回流。
4)馏份塔底有压力显示时,通入适量过热蒸汽,半小时后提取蒽油采出。
三混塔盘温度达到200时,提取三混油采出。
馏份塔顶温度达到110℃时,开启轻油回流。
5)待操作正常后,严格控制工艺操作指标,调节稳定2小时后,采取各馏份流样送分析室分析,确保各馏份的产品的质量。
4、正常停车操作。
1)停车前,用蒸汽吹扫、检查外循环管线,确保畅通。
2)加热炉熄火,闷炉降温,炉温降到500℃以下,开大烟道翻板和风门,自然通风降温。
3)二段出口温度降到280时,停止炭黑油采出,切换内循环到中间槽,温度降到180℃时,一段泵前停止加入碳酸钠溶液,温度降到150℃,切换到外循环,此时就可以进行二次塔底放空。
4)二次塔顶温度降到280℃以下,逐渐减小蒽油回流,而塔顶温度不再上升时,停蒽油回流泵。
5)三混塔盘温度降到190℃,并观察视镜流量很小时,停止馏份塔入塔过热蒸汽,停止三混油采出。
6)馏份塔塔顶温度降到90以下,逐渐减少轻油回流量而塔顶温度不再升高时,停止轻油回流泵。
7)停止蒽油回流后,紧接着可以停止蒽油采出,馏份塔底温度降到180以下,可以塔底放空。
8)二段出口温度降到150℃时,停一段泵,一次蒸发器底部抽空后停二段泵。
9)随着各采出线的降温和停止,各冷却器的给水随之减小,直至关闭,随着各馏份的切换和停止采出,及时用蒸汽吹扫管道。
5、正常操作。
1)按工艺规定控制好一次塔、二次塔、馏分塔各控制点的温度、压力、夜位。
2)按操作标准控制好换热器、冷却器、冷凝冷却器、汽化冷却器后物料的温度和流出情况。
及时调节控制循环水或蒸汽的给定量。
3)按时、准确、真实地取、送规定试样,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
4)根据馏分流样的中控分析数据结果,及时、稳定调节,严格控制好二段出口温度、塔顶回流、过热蒸汽通入量,三混油塔盘温度和采出量。
5)严格监控、控制管试加热炉各段的温度和烟道吸力。
勤排煤气水和清理火嘴,检查炉膛火焰和煤气燃烧情况。
调节好煤气鼓风机的HZ保证煤气压力的范围和稳定。
并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
6)按规定控制好各槽罐的油品温度和夜位,没小时巡回检查一次。
7)严格检查并控制油水分离器的界面及油水分离情况。
8)检查调节好各泵的泵头压力和电流,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
9)认真做好工艺原始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和生产纪事。
6、馏分产品质量调节
1)轻油:轻油回流量及三混油提取量来调节。
2)三混油:馏份塔过热蒸汽加入量及三混提取量来调节。
3)蒽油:馏份塔过热蒸汽加入量及二次塔顶蒽油回流量。
4)碳黑油:二次塔入口温度及二次塔顶蒽油回流量。
7、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二次塔塔压升高。
①造成塔压升高的原因分别是:无水焦油含水偏高,,焦油处理量偏大,蒽油回流带水
②馏份塔塔压升高时,也可造成二次塔塔压升高。
③根据不同原因,相应采取措施,降低塔压。
2、馏份塔塔压升高
①造成塔压升高的原因:焦油处理量偏大,馏份塔过热蒸汽加入量偏大,二次轻油冷凝冷却器冷却水偏小。
②无水焦油含水偏高,三混油采出量偏小,轻油回流带水
3、馏份塔顶温度过高,可以加大塔顶回流,减小处理量及降低进塔过热蒸汽量来调节。
4、馏份塔顶温度过低,加大处理量,减小回流量。
8、特殊操作
停电、停汽、停煤气或设备故障均应接特殊操作处理,就具体情况可采取临时停炉或紧急停炉。
1、停电、二段炉管线设备严重泄漏,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
①关闭煤气熄火,开启消火蒸汽或吹扫炉膛降温。
②打开外循环管路,进行管道吹扫。
③关闭各馏份采出口,吹扫管道。
④一次塔、二次塔、馏分塔放空,减少塔内热量。
2、停蒸汽时,一、二段泵进行减量生产,及时切换不合格品,并特别注意半成品槽,成品槽液位,防止溢槽事故的发生。
过热
蒸汽管并线仪表空气。
3、停煤气时,按正常停炉操作
五、相关制度
《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