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
中心, 通过 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业务、 参与企业生产和产 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 使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生与职业岗位“近 距离”接触。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实 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和实质所在。 增强了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进行真正意义的、与工作岗位无任何差别的实训,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为生产、 管理和服 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职业素质 的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尤为 重要。 可是,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 办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与工作岗位相差较远,缺少 标准,学校自拟实训项目,关上校门自我评价,致 使 学 生 无 法 与 企 业 实 现 “ 无 缝 对 接 ”, 因 此 实 训 基 地的建设成为解决此现状的重要突破口。
(2)企业主导模式。 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 训。 由学校提供生产实训场地,包括实训硬件环境 和学生实训管理,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由企业组 织学生进行实训和生产。 这种模式是“订单”培养 的重要部分。 学生在入校后, 学校与企业充分研 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制 订教学与实训实习计划, 选派技术骨干来校指导 实训和开展生产, 通常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训时间 集中半年。 最大优点是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强,学校 节省教育成本,生产功能又能凸显。 缺点是由于企 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技能培养的全面性不能得 到有效落实。
要。 在运营过程中,只有一名教师参与超市经营管 理与学生指导,其他所有工作,包括商品上下架、 信息处理、 商品营销、 收银盘点等都由学生来负 责。 根据教学内容分课程实训和生产实训,课程实 训通常是集中两周时间,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和学 会相关技能,掌握技能要点;生产实训主要安排在 第五学期, 选择在课程实训中比较优秀的学生进 行顶岗实习, 在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方面进一步 强化,并给予一定的实习工资。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做中学, 学中做, 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掌握了技 能。
(二)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实训基地是集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批准号:CKA103004)。
作 者 简 介 : 隋 明 山 (1952— ), 男 , 大 连 市 人 , 高 级 讲 师 , 大 连 市 经 济 贸 易 学 校 校 长 、 党 委 书 记 , 中 国 职 业 教育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研究。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 生产性实训是教学实训 与产品生产同步,是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同步,更 加突出了实训的生产性、岗位的真实性、技术服务 的针对性。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生产性实训基地是 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的拓展, 实训基地的生产性 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 是学生创新精 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 笔 者从投资主体和建设地址综合角度, 将生产性实 训基地分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建在学校内的实践 教学场所,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三种:学校主导模 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 (1)学校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 来组织生产和实训,投资的主体是学校。 利用自身 的办学资源, 依托专业优势、 人力资源和技术实 力,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生产(经营)性实训基 地。 比如:学校超市、电子商务网店、宾馆等。 资金 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 采取工学 交替的方式进行实训,实行企业化管理。 最大优点 是生产过程、教学实训安排完全由学校掌握,具有 较强的自主性,方便灵活。 缺点是一次性资金投入 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缺乏企业技术骨干的 指导与管理,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不充分,学生的职 业能力训练不够规范。 本校的做法是:2007 年注册成立了经贸超市, 建立教学与经营一体的经营性实训基地, 可以满 足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专业的部分实训的需
2012 年第 14 期
教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实习实训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
隋明山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介绍以及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和总结,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理论认识 (一)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 但技能型人才的
培养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 要。 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占劳动力的比例高达 75%,我国仅占 30%左右。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 生的就业率大都 在 90%以 上 ,但 就 业 对 口 率 平 均 仅 能 达 到 30%~40%, 三 年 就 业 稳 定 率 也 仅 能 占 50%~60%且就业薪金不高。 究其原因,综合职业 素质不高, 岗位操作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不强是 主因。
行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在教学、监督、财务等管理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290(2012)0014-0042-04
2010 年,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建设开始启动, 七项重点建设任务与校企合作紧 密相关。 随着示范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国家提出的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己纳入中等职 业学校创建示范校的重要方面,生产(经营)性实 训基地建设深植办学理念中。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 基地研究” 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 题(课 题 批 准 号 GKA103004),作 为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地域特 征及本校的实践, 笔者对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 训基地从理论层面和合作共建模式上有了一定的 认识和感悟。 本文概述了通过探索校企共建实训 基地的实现途径和运行模式, 使中等职业学校培 养出对接市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现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