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 题。
( 19 分)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①池非不深也()② 委而去之()...③寡助之至.()④ 攻亲戚之所畔.()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 分)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2 分)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②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请用原文填空( 4 分)① 文章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时,指出小城易攻的句子是。
( 2 分),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②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的重要性,推出了的结论。
( 2 分)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3 分)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5 题。
( 19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①必先苦其心志(.③困于心衡于虑(.()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 分))②人恒过()).④入则无法家拂士.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2 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请用原文填空。
( 3 分)第一段主要阐述要成大业,必先经受一番苦难磨炼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炼的句子是。
在生活上磨炼的句子是。
在行动上磨炼的句子是。
5、简答题。
4 分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1分)②说说第一段列举的几位古代贤能的人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3 分)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5 题。
( 19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①故不为苟得 也() ②乡 为身死而不受( ...)③蹴 尔而与之()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 分)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2 分) ①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 ②人 皆 有 之4、请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 4 分)①在孟子看来, 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2 分)。
②文中着重阐述“人不可见利忘义”的句子是:( 2 分)5、。
本文的中 心论点是,文章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
开篇设喻的作用是。
( 3 分)1~5 题。
( 19 分)四、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4 分)①弗敢专 也()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狱 ( .) ④惧有伏 焉(.)2、翻译下列句子。
( 6 分)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肉 食 者 鄙 ②战 则 请 从4、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 4 分)2 分)曹刿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课文中的四个字的文言词来回答),其根据是认为开始追击的有利时机是(用;(用课文中的四 个 字 的 文 言 词 来 回 答 )是 。
, 其 根 据5、“远谋”是贯穿全篇的线索,那么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3 分)。
1~5 题。
( 19 分)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 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 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的词。
( 4 分) ①而形貌昳丽 ( ) ②吾妻之美 我者( ...)③今齐地方 千里()④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 分)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2 分)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请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 4 分)(1)生活中充满了哲理。
邹忌从生活中一件普通事,悟出了很深刻的道理。
事实真相是。
妻、妾、客出于各自的原因,都得出了扭曲的结论,这个扭曲的结论是:。
( 2 分)(2 )齐威王纳谏最终使齐国国力强盛,威震诸侯,文中一句即可证明。
( 2 分)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 “期年之后,无可进者”的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 3 分)九下文言文模演参考答案一、( 4 分,每个 1 分) 1、① 城河②放弃③极点④通“叛”,背叛2、( 6 分)①有利于作的天气、令,比不上有利于作的地理形;有利于作的地理形,比不上作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 3 分,出大意得2 分,“天”“地利”“人和” 1 分)②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得道”“失道” 1 分)3、( 2 分)① 而攻之/而不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4 分)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而攻之(2分)②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2 分)5、( 3 分)天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仁政”。
二、 1、( 4 分)①使⋯⋯痛苦②犯③通“横”,梗塞④在国内2、( 6 分)①通的途径来使他的内心惊,使他的性格起来,以增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所以”“ 心”“忍性” 1 分)② 以后人才会明白,因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而衰亡。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然后” 1 分)3、(2 分)①舜 /于畎之中②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 3分)苦其心志其筋骨,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5、( 4分)①生于患,死于安。
( 1 分)②他然出身卑微,了苦的磨,但都被治者提拔任用,成就了一番事。
( 3 分)三、( 4 分) 1、①苟且生②通“向”,从前③用脚踢④天性,天良2、( 6 分)①如果人所的事情没有超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避灾的坏事,哪一不可以干呢?( 3 分,出大意得 2 分,“使”“辟” 1 分)②不人有种思想,人人都有种思想,只不人能使它不致失了。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是” 1 分)3、(2 分)①所/ 有甚于死者②由是可以辟患/而有不也4、( 4 分)①所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 分)②万不礼而受之,万于我何加焉! ( 2 分)5、(3 分)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者也。
舍生取。
以常的生活象引出自己的点,形象生,通俗易懂。
四、 1、( 4 分)①个人有②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埋伏2、( 6 分)①祭祀用的牛羊、玉器、品之,我从来不敢虚数目,一定要做到可信。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 牲”“加”“信” 1 分)②第一次鼓能振作士兵勇气,第二次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鼓士气就耗尽了。
( 3 分,出大意得 2 分,“鼓”“竭” 1 分)3、( 2 分)①肉食者/鄙② /从4、( 4 分)彼竭我盈夫,勇气也乱旗靡夫大国,也,惧有夫焉。
5、( 3 分)前:做到政治上取信于民;:作中把握机,注重明察情,做到知己知彼;后:能客分析取原因。
五、 1、(4 分)①光美② ⋯⋯美③方⋯⋯的土④当面指2、( 6 分)①能在公共所批我的失,到我的耳里的,可得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