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九年级答案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3、功率 做功 时间 t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显然:=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150N 法二:由F = 2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W W 1、C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W W ×100% = 80% (2)P =t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总有用W W FS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动 2、在运动动运动 3、① > ② = ③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④大⑤大三、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重力势 2、被举高了重力势被举高 3、① < ② =③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④高⑤大 4、重力势动第56课时认识动能和势能(下)四、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弹性势 2、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势发生弹性形变 3、① < ②=③物体被弹起的高度④大⑤大 4、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五、机械能的转化 1、①B ②A、D、F ③C、E 2、动势 3、35J 4、①大 0 ②变小变大势能动能③0 大④变大变小动能势能⑤大 0 5、A C 总结:转化减小不变 6、不变增大增大第57课时认识内能一、什么是内能 1、(1)动动(2)势势 3、增大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升高增大热传递升高增大做功 2、不能等效的 3、①做功②热传递三、热传递的三种方法 1、①高低高温低温②降低减小升高增大温度差 2、甲:热传导乙:热对流丙:热辐射 3、×××××第58课时热量与热值(上)一、什么叫做热量 1、热量 Q 焦耳 2、D 3、D 4、×√××××××××5、①温度高②热量③内能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一质量开水温度变化总结:正比正比 2、(1)质量(2)温度变化(3)物质的种类第59课时热量与热值(下)三、燃料的热值 1、(1)物质的种类(2)燃烧程度(充不充分燃烧) 2、1千克完全燃烧 q J/kg3、(1)×107 J/kg(2)5(3)m 总结:qm4、qV5、ηqm ηqV6、×107×1087、C 8、热值大,燃烧效率高污染小 3×10-3 9、(1)B A (2)质量、水的初温(3)煤油四、燃料的有效利用 1、完全燃烧 2、隔热 3、除尘第60课时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上)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1、(1)质量(2)温度变化(3)物质种类(4)一二二、什么是比热容 1、比热容 C J/kg·℃③×103 J/kg·℃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103 J 2、C 3、A 4、(1)等体积等质量(2)吸收热量相同(3)温度变化 5、C第61课时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下)三、推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1、(1)×103 (2)5××103 (3)8××103 (4)5×8××103(5)m×△t××103 (6)×103 (7)c m △t (8)c m △t 总结:②45℃ 65℃③cm(t –t0) cm(t0 - t) ⑥(1)B (2)比热容放出热量⑦快海面陆地陆地海面2、×106 4×10-23、×1034、水吸收热量:Q1 =×106J 铝锅吸收热量:Q2 =×104J 共吸收热量:Q =×106J 水的内能增加△E =Q1 =×106J5、C6、A第62课时热机与社会发展一、热机 1、橡皮塞冲出化学内内机械二、内燃机汽油机 1、火塞进气门排气门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吸气冲程:打开关闭压缩冲程:关闭机械内做功冲程:关闭火花内机械排气冲程:关闭打开 2、1 2 23、10 10 404、火花塞喷油嘴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空气三、热机的效率 1、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摩擦 3、65% 4、×107 ×107第63课时从闪电谈起一、电是什么 1、电荷 2、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3、正负 4、C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①排斥②排斥③吸引总结:两排斥吸引 2、A D 转移异种三、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 1、导体电荷同种排斥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尖端放电 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尾部装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避雷针第64课时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上)一、电路的组成 1、①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②供利用通断连接 2、C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1、(1)通路(2)开路(3)短路 2、(2)都不亮(3)不亮仍会发光3、B4、(1)没有电源(2)闭合开关后电路为短路(3)开关闭合后左边的灯泡被短路第65课时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下)三、电路图 1、3、略四、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一不会影响不不不不不不并联电路:仍会不影响不不会不不会 2、B第66课时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一、什么是电流 1、移动 2、电流 3、正相反 4、正负图略 5、强弱 6、I 7、安培 A 103 103二、怎样测量电流 1、电流 2、3 - 3 2 3、下方 3 上方4、①校零②串③正负④量程大小⑤不允许5、C6、反大会被第67课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1、D 2、正负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 = 2、(1)电流表(3)相等的 I =I1 =I2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 + 2、(3)等于之和 I =I1 +I2 3、C 4、B第68课时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一、电源与电压 1、抽水机涡轮因此:电压电压 2、U 伏特 V 103 103 103 3、 220 380 不高于36二、怎样测量电压 1、电压 2、3 - 3 15 2 3、3 下方 15 上方4、①校零②并③正负④量程大小⑤允许5、C6、右小不会第69课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1、①电压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灯泡电源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等于之和 U =U1 +U2 2、A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相等 U =U1 =U2 2、D第70课时怎样认识电阻(上)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 2、电阻 3、R 欧姆Ω 103 103二、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1、(1)平坦的水泥路(2)直线到达(3)门宽一些 2、(1)材料(2)横截面积(3)长度 3、温度增大总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第71课时怎样认识电阻(下)一、复习上一节的知识 1、相同条件下铜的电阻比较小 2、减小了 3、变小 4、变小 5、D二、认识滑动变阻器 1、线圈、滑片、金属杆、接线柱、瓷筒 2、B 3、大电阻丝的长度 5、最大电阻最大电流 6、AB 不变不变不变 AP变大变暗变小 AP变大变暗变小 BP变小变亮变大BP变小变亮变大 CD不变不变不变总结:6 AB CD AC AD BC BD AP第72课时探究欧姆定律(上)一、探究欧姆定律 1、大 小 2、控制变量法 (一)(1)电阻 电压(2)滑动变阻器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3)正比 (二)(1)电压 电阻(3)滑动变阻器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4)反比 欧姆定律:正比 反比 I =R U U =IR R =IU U I R 第73课时 探究欧姆定律(中)二、复习欧姆定律 1、正比 反比 I =R U U =IR R =IU 安 伏 欧 三、图像法总结欧姆定律 (1)电阻 正比(2)电压 反比 1、C四、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1、20 20 0 2、10Ω 0.6A 1V 3、D第74课时 探究欧姆定律(下)五、再复习欧姆定律及相关内容 1、正比 反比 2、I =R U U =IR R =IU 3、D 4、D 5、D 6、B 六、电学解题的一般步骤 1、1.125A 2、6V 6V 0.6A 3、0.2A Ω 4、I 1 =2A I 2 =1.25A I =3.25A 5、I =I 1 =I 2 = 0.5A U 2 =5V U =U 1 +U 2 =8V第75课时 欧姆定律的应用(上)一、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I =I 1 =I 2 U =U 1 +U 2 并联电路:I =I 1 +I 2 U =U 1 =U 2二、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一)I 1R 1 I 2R 2 U 1 +U 2 I 1 =I 2 R =R 1 +R 2 之和 1、长度 大 2、9 1 (二)11R U I 1 +I 2 U 1 =U 2 22R U 11R +21R 倒数之和 1、横截面积 小 2、2Ω 3、20 5 4、 5、40Ω第76课时 欧姆定律的应用(中)三、复习前面的知识 1、电压 电阻 I =RU 2、5 3、①乙 ②丁 ③甲 丙 四、伏安法测电阻 1、伏安法 2、(2)温度 增大五、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1、 400 2、15 损坏电流表和电源六、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配关系 (一) U 1 =4V U 2 =8V 之比(二) 1、I 1 =1.2A I 2 =0.6A 倒数之比 2、1:1 1:5 5:1 1:1第77课时 欧姆定律的应用(下)七、变阻器的使用 1、C 2、(1)断开 B (2)大 小 小 暗 (3)接入电路的是电阻丝 接入电路的是金属杆 3、50 8294 4、串 4 5、R 1 =12Ω R 2 =8Ω八、电路图与实物图 1、 2、3、第78课时 电能与电功(上)一、电能与电功 内能 光 机械 化学 1、做功 功 2、W 焦耳 J 千瓦时 度 Kwh二、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1、(1)粗的 (2)高处 (3)时间长 W =UIt 2、太阳 216 2163、W =UIt =45J W 机 =ηW =27J 5、略第79课时 电能与电功(下)三、复习电功的知识 内 机械 化学 ①电功 ②电 ④多 多 电压 电流 通电时间 UIt ⑤焦耳 J千瓦时 Kwh 1、(1) 1:2 1:1 1:2 1:2 (2) 1:2 2:1 1:1 2:1 2、C 3、A 4、 ×106四、电能表 电能表 (3)1500 6400 (4) Kwh (5)千瓦时 (6) 1、2、3000 2第80课时 认识电功率(上)一、电功率 电功率 1、t W 电功 通电时间 Pt 2、C 3、电流在1秒内通过电风扇做的功是60焦耳4、 25 255、C二、探究灯泡的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1、A 2、2 40 ×104 3、能 4、(1)50W (2)0.227A5、(1)0.182A (2)1210Ω第81课时 认识电功率(下)三、串、并联电路的各物理量的规律 1、9 2 6 12 12 24 36 2、2 18 6 3 108 54 162 3、1:1 3:2 3:2 3:2 4、2:3 1:1 2:3 2:3 5、D 6、D 7、B 8、1:4 9、6 1800第82课时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上)一、研究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不是 3、额定电流 灯丝电阻 5、 不能6、A7、68、A C9、(1)20Ω (2) 10、 I 甲 =甲甲U P =0.2A I 乙 =乙乙U P =0.1A 因 I 乙 < I 甲 所以正常发光的灯是乙灯 R 甲 =甲甲P U 2 =180Ω 甲P =I 2乙R 甲 = 第83课时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下)二、复习巩固 1、6 12 2:1 1:2 2、串 8 3、B三、测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电压 电流 UI 实验器材::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进行实验:(1)断开 最大 (2)闭合 (5)实验次数1: 实验次数2:实验次数3: 实验次数4:15 分析论证:①(1)= = (2)< <(3)> > ②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实际 ③灯丝的温度升高 ④电功率太小 灯丝断了交流合作:不能,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灯泡的电功率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