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实务 第10章 不可抗力
国际贸易实务 第10章 不可抗力
无法控制的。
三、不可抗力事件的原因和范围
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种。 因而,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1)由自然力量引起,如水灾、火)由社会原因引起,如战争、暴动、罢工、政府 禁令等。
四、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遭受不 可抗力事件的当事人可免除其不履行或不按期履 行合同的责任,而另一方不得要求赔偿损失。
按照合同规定严格审查对方的免责要求
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当交易的对方援引不可抗力条 款要求免责时,我们应按照合同规定严格进行审查,以便确 定其所援引的内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规定的范围。凡不 属于该范围又无“双方同意的其他人力不可抗拒事故”规定 时,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即使有此规定,也应由双方 协商。一方不同意时,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事故。
第十章 不可抗力
一、不可抗力的含义
又称人力不可抗拒事故,是指买卖合同签 订之后不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疏忽或过失,而 是发生了双方当事人不能预见和预防又无法控 制的意外事故,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 履行。
二、构成不可抗力应具备的条件
(一)事故必须是发生在买卖合同签订之后。 (二)事故不是当事人的疏忽或故意行为造成的。 (三)事故发生及其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不能预见、
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可抗力的后果
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弄清情况, 确定影响履约的程度,以此来断定是解除履约责任,还是延期 履行合同。
某年夏天,我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水灾 害,在此之前外贸企业与外商订有三份大 米合同,合同的商品名称分别为“太湖大 米”、“在某仓库存放的江苏大米”、 “中国大米”,七八月份交货。请就以上 情况分别说明我方如何向外商提出免责要 求。
“由于战争、地震、火灾、水灾、雪灾、暴风雨 或其他不可抗力事故,致使卖方不能全部或部分装运 或延迟装运合同货物,卖方对于这种不能装运或延迟 装运本合同货物不负有责任。但卖方须用电报或电传 方式通知买方,并应在15天内以航空挂号信件向买方 提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的证明此类事件 的证明书。”
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应注意的事项
(二)不可抗力事故的出证机构 遭受事故的 一方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对方提供由指定机构出 具的证明文件,作为不可抗力事故的证明。
中国贸促会
我方按FOB条件进口商品一批,合同规定交货期 为5月份。4月8日接对方来电称,因洪水冲毁公 路(附有证明),要求将交货期推至7月份,我方 接信后,认为既然有证明因洪水冲毁公路,推迟 交货期应没有问题,但因广交会期间工作比较忙, 我方一直未给对方答复。6、7月份船期较紧,我 方于8月份才派船前往装运港装货。因货物置于 码头仓库产生了巨额的仓租、保管等费用,对方 便要求我方承担有关的费用。问:我方可否以对 方违约在先为由,不予理赔?为什么?
问:卖方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卖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1)本案中的贸易术语FOB对买卖双方货物损失的风险
划分点是在装运港船舷,也就是说卖方并未完成其交货义务。 (2)卖方没有完成其交货义务是由于不可抗力事件,
固然可以免除违约之责,但无权要求对方履行。因为买卖合 同是双务合同,付款和交货是互为条件的。不可抗力只能是 卖方不承担违约之责,并不能同时取代卖方履约,因此卖方 应归还卖方乙负的货款及其相应利息,否则构成不当得利。
不可抗力发生后,有三种法律后果: 一是解除合同; 二是部分解除合同; 三是延期履行合同。
买卖双方订立了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贸易术 语为FOB上海。订约后,买方依约预付了货款。货物 在运抵装运港前因地震全部灭失,卖方无法继续交 货,故通知买方不再交货。买方接受卖方不再交货 的解释,但要求卖方归还货款及其利息,遭到卖方 拒绝。卖方认为合同双方都履行了合同,卖方交了 货,买方付了钱。买方没有收到货是由于不可抗力 事件造成的,卖方无责任,何况买方还可以向保险 公司索赔。
(3)卖方在交货前的货物损失依照FOB的规定必须自己 承担,至于保险公司是否赔买方是买方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 系,卖方不能利用;何况保险公司也可能因为买方无可保利 益而拒绝赔给买方。
五、不可抗力的通知和证明文件
(一)不可抗力的通知 遭受不可抗力事故的一 方应及时向对方发出通知,对方在接到事故的通知 后,也应及时予以答复。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表述方式
国际货物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可 抗力事故的范围、对不可抗力的处理原则和办法、不 可抗力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法,以及出具证明 文件的机构等。
根据不可抗力范围的确定方法不同,不可抗力条 款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1、列举式 2、概括式 3、综合式
不可抗力条款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