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语语言的一般概念言语的生理机制语言理解言语的产生(表达)语言的特征创造性:有限的符号和规则——无限的意义结构性:语言具有语法和逻辑。
意义性和指代性:语言都有一定的含义,让人们可以相互理解、互相交流;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
社会性与个体性: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成的;它和个体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
创造性:有限的符号和规则——无限的意义。
意识性:语言是一种高级意识,是一种觉察。
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的概念: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或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两者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的共同特征语言具有特有的功能:①保存和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②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③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语言作为物质刺激具有特殊性:词是一种抽象符号,词语是对现实事物的概括。
语言的结构音位: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自由语素可独立成词;粘着语素则必须和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成词。
词: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是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与句法五种信息的复合体。
句子: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所看到的语句的形式,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
语言的种类外部语言内部语言对话语言情境性:他与交谈双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联系。
简略性:在对话语言中,说话的双方往往只用简单的句子,甚至个别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交际性:对话语言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流。
反应性:交谈的双方需要随时根据对方的谈话来调整自己的谈话。
独白语言个体性:独白语言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
支持物是自己的谈话主题和吐露的词句,以及听众。
开展性:为了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白语言具有开展的形式。
连贯具有论证性,还要配合语调、语素、表情、手势计划性:独白语言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
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有较高要求,所以事先的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书面语言随意性:书写者可以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阅读者可以反复阅读。
开展性:比独白语言更加开展,要求词句精确、语法正确、逻辑严密。
计划性:书面语言往往需要较长的酝酿时间。
概念: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计划外部语言。
隐蔽性:内部语言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
简略性: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不用于直接交流)有关。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语言的加工语言的表征概念: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分布表征,一个单词的各种特征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中,与其他单词共同使用每一种信息。
概念:语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分类一自动化加工: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意识控制。
受控制加工:需要应用注意资源,受意识控制。
分类二模块化的加工: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交互作用式的加工:语言各成分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
例如词汇加工影响句子加工。
“启动效应”:梅耶尔等人提出,启动词、目标词。
P297研究语言的意义(1)语言使人不仅会受到各种具体刺激物(第一信号系统)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词(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
(2)使人进抽象、逻辑的思维。
(3)使人形成意识与自我意识。
(4)使人通过内部语言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言语的发音机制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言语活动:通过脑损伤、割裂脑以及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发现言语功能区主要位于左半球。
早期切除左半球,右半球可能起代偿作用。
呼吸器官:言语发音的原动力是由呼吸器官产生的气流。
气流从外界经口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又由肺部按相反的方向排出体外。
喉头和声带:声带长在喉头里面,是主要的发音体。
声带由附着在喉头上的两片黏膜构成,中间的缝隙叫声门。
声带附着在可以自由活动的软骨上,可自由开合。
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中形成音乐的唯一的发音体。
口腔、鼻腔和咽腔:口腔、鼻腔和咽腔起共鸣器的作用。
布洛卡区(说):位于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运动型失语症。
通过弓形束与威尔尼克区相连。
(1)有人认为布洛卡区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
(2)可能提供了语言的语法结构。
(3)具有语言调节机制(损伤后出现语言惰性)。
(4)包括布洛卡区在内的大脑左半球额叶,特别是前额部皮质,还和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有关。
(5)患者对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他们很难理解冠词、连词以及其他功能词的含义。
威尔尼克区(听):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听觉型失语症。
患者表现为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对词义作出错误判断;谈吐自由,语速很快但话语没有意义。
角回(读):位于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
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
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失读症。
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书面语言和口语的转换。
患者能看到物体,但丧失了正确综合,即作出正确匹配的能力。
一些人的研究说明,角回部位存储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
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写):出现病变后,患者表现为失写症。
概念、特征: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
特征是主动处理和补充性解释。
语言理解可分为三级:(一)词汇理解、(二)句子理解、(三)课文理解。
语音知觉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音色。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英语辅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九种。
见课本P307 表8—1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词汇理解语音类似性: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语音强度:当语音强度为5dB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当强度为70dB时清晰度达100%;强度超过130dB时则会产生压痛感。
噪音掩蔽: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语境:人们对语言的知觉常受到语境的影响。
“音位恢复效应”说明人们对个别音位的感知是受语境影响的。
P309语法、语义的作用:在口语知觉时,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
概念: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也称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单词的部位信息:许多研究表明,单词中的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
汉字左边的特征比右边的特征重要,上边的特征比下边的特征重要。
正字法规则: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即文字部件的位置)。
正字法规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知识。
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词长效应”——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
“笔画数效应”——一个汉字所包含的笔画越多,识别时间越长。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体结构的汉字容易再认。
详见P311。
字词的使用频率:“频率效应”——单词的使用频率高,人对单词的察觉阈限就低;使用频率低,察觉阈限就高。
语音的作用:语音在语义获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见P312。
语境的作用:预警提供的信息促进或抑制了对单词的识别。
对高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低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语义的作用:意义较多的词(多义词)比意义较少的词(单义词)更容易识别。
人对单词的识别是直接的感觉信息和各种非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句子理解句子的类型:理解时间: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因为①否定句在句法上比肯定句复杂②加工阶段多于肯定句③否定句有较多的意义含义不明确词序: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语境:在言语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
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断句不同句义不同。
在语义知识的帮助下,即使词序出现颠倒,人们对语言材料也不会产生误解。
课文理解推理:可以增加信息或者建立连接。
语境:能使读者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信息整合起来。
使非字面意义的理解变得很容易,还可高效地消解歧义。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主题、情节、结局等内容。
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速度。
语言产生的性质:语言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
语言产生的阶段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即全人类共同的,它是生物遗传和进化的结果。
他认为,儿童习得语言是生来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发挥作用的结果。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受目标指引的活动,它产生于人们交际或交流思想的需要。
●语言表达是在一定的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表达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就会不同。
●语言表达还取决于说者对情境的分析和对听者的正确了解。
对于说话者,Grice(1975)提出四条原则:①适量的原则(话题之内)②质量的原则(尽量真实)③关系的原则(与会话目的相关)④方式的原则(言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