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问 题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 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 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 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 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 办? •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 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 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田中五谷,以养人民, 爱惜五谷,即时善心。
修善者存,不善者 亡,惜谷获福,殄 谷遭殃。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 度。我们必须要从珍惜一粒米开 始,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1979年11月,第20 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将1 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 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 这一天都要作为世界粮食日开展 各种形式的活动,旨在唤起各国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高 度重视,促进粮食生产,节约粮 食,减少粮食损失,消除世界饥 饿和营养不良现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也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 费大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全 国各族人民为解决人民生活必 须的粮食供应做了长期的、艰 苦的努力,用占世界 7% 左右的 耕地,养育了占世界 22% 的人 口。

同学们,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 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 缘徘徊,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 波? 同学们,为了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 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 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 学发出倡议: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 “节约型班级”的带头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 校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
勤俭故事我来读
• 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 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 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 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 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 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 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 违反,严惩不贷。

粮食宝中宝
粮食粮食宝中宝,人民生活少不了。 你一粒,我一粒,积少成多变国宝。 我国大,耕地少,十三亿人要吃饱。 气候复杂灾荒多,浪费粮食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粮食粮食宝中宝。 面不扔,饭不掉,人人都当好少年




爱惜粮食 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 爱惜粮食品德好,小朋友们要记牢。
“勤”“俭”不 分家
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 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把 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 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 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 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 把“勤”字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 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馒头吃了两口就扔掉, 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供放中堂, 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 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 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 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 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在外面吃饭时,如果吃不了应该把饭带 回家去,保存好可以下顿接着吃。 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 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五(1)班主题班会
2014年3月7日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 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 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 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 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 辛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 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 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 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 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今天我们开展以“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为主 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是来 之不易的。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全体同学都能 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 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 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 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 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 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 受穷挨饿!” 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 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 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 天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