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慈孝文化,感恩天下父母
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内写:“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
”“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
”……
此文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述得十分生动感人。
老人为抚育儿孙、繁衍后代耗尽心力。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故自有文明,即有孝文化。
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老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形象地描写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奉承着上面的老人,父母慈悲子女孝顺,和蔼可亲。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把孝提升为人的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准则。
孔子曰:“大孝,德之本也。
”意思是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
又曰:“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意思是孝像天上的日月星辰那样有规律地运行,也像大地江河那样永不枯竭。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子女奉养侍候老人应该是本分,是天职,是审视人是否具有道德的试金石,百善孝为先。
孝老还应该有广阔的视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孝自己的父母是爱,“小孝”;孝天下的父母是博爱,“大孝”。
孝老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共同责任。
“弘扬慈孝文化,感恩天下父母。
”
弘扬孝文化,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天下男女老少都要行动起来,谱写孝文化的新篇章。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孝”在今日社会,似乎已是一个“过气”的词,人老珠黄般,逗不起众人的欲望了。
我们读《二十四孝》,感觉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
其实细细想来,它好像又近在咫尺,离我们并不远。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竭尽自己所能,让父母放心。
出门上学之前和父母打招呼,回家之后向父母打招呼
学习上认真努力,不结交有不良影响的朋友
生活上关心父母
帮助父母做家务
不做让父母有损颜面的事
建议你去读写圣人之言,诸如《弟子规》《论语》《朱子治家》之类的古典名著。
如果有人问,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来的?谁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人呢?毫无疑问,那当然是爸爸妈妈啦!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父母不仅毫无怨言地养育我们成长,而且还给了我们纯粹无私、宽大无边的爱。
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最无私的。
父母为了抚养我们成人,总是那么幸苦,那么努力,倾尽了所有的心血。
所所以,一个懂事的孩子,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效”,“羊有跪乳之恩”。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讲孝道。
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连动物都知道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
现在,我们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农村家庭最多也只有一两个孩子。
他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大人的“宝贝”从小被宠爱惯了。
在父母、爷爷奶奶面前,任性撒娇。
从不知道去感恩父母、孝敬老人。
那么,我们中小学生怎样做到孝敬父母呢?
首先,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父母叮嘱我们的话一定要牢记心上,并努力照着去做。
对于父母的批评,要虚心接受。
如果父母批评过于严厉,不要当面顶撞父母,如有必要,可以事后心平气和地向父母解释。
要懂得,我们的成长就好像一棵小树一样,如果不剪枝修理,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将来能够成材吗?俗话说“孩子要从小教、树苗要从小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懂得体贴父母,邦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例如,早上起来自己整理房间,整理生活、学习用具,学会自己洗自己穿的衣服、鞋袜等。
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不要总是让父母包办代替。
当父母心情不好,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去打扰他们,而应该主动去陪陪他们散散心,或为他们捶捶背,或为他们洗洗筷子刷刷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他们做一些可口的饭菜。
要知道,这些举手之劳之事,定能够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安慰,定能够抚去他们内心的不快,定会慰藉他们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
其实,感恩父母,孝敬老人,这并不难做到。
请看著名作家老舍童年的时候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老舍自幼家境贫寒,他两岁便没有了父亲。
母亲为供他上学,每天靠给人家浆洗、缝补衣服来维持生活。
老舍看到母亲的双手总是又红又肿,心里总不是滋味,说不出的难过。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抢着帮母亲干活。
母亲洗衣,他就燃火烧水、送水。
母亲缝衣,他就看炉火,递烙铁。
只要是他能做的事,他都做。
他常为减轻了母亲的一点劳累而高兴。
老舍学习非常努力,他知道,自己只有得到好的成绩,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和安慰。
在吃饭穿衣上,老舍从不提任何要求让母亲为难。
他的袜子破了,母亲给他买了双新的,他舍不得穿,仍然穿那满是补丁的旧袜子。
有时中午回家吃饭,赶上家里没粮食了,他就一声不吭,扭头就会学校,饿着肚子继续上课。
最后,老舍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为了一名人民敬仰的大作家。
生活是一面镜子,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像老舍先生那样学会对父母感恩吧!让我们“每天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一个微小的进步,去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