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版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有助于避免误诊的建议
本次修订带来的改变
未来关注的方向
MS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近皮层 或幕下)有≥1个T2病灶以证明脑内病 灶的空间多发性;
脊髓内有≥2个T2病灶以证明脊髓病灶 的空间多发性
CSF阳性结果(等电聚焦电泳证据有 寡克隆区带和/或 IgG指数增高)
1.无须区分症状性和无症状性MRI病灶。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修订要点
c.等待再次临床发作
原发性进展型MS 的诊断标准
2017
残疾进展1 年(回顾性或前瞻性确定 )但无临床复发 + 下列中的两项: 3 个脑内部位中至少1 个部位有至少1 个符合典型MS 的T2病灶1 :脑室旁 、皮层或近皮层、幕下 脊髓中至少2 个T2病灶1
检出脑脊液OB
2010
回顾或前瞻研究证明疾病进展1年并 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
《2017年版多发性硬化 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名词解释
核心问题
DIS和DIT的MRI 标准
多发性
2017
2010
DIS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4 个多发性 a.4个CN(脑室周围1、皮 近皮层、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
质或近皮质、幕下、脊髓)中 个区域有≥1个T2病灶;
至少有2个区域有≥1 个T2 病灶 b.等待累及CNS不同部位的再次
2
临床发作。
DIT
在任何时间同时存在无症状的 a.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
钆增强与非增强病变;或无论基 症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
线MRI的时间如何,与基线相比, b.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
随访MRI检查可见新的T2和或 或钆增强病灶,不管与基线MRI
≥2个
1个
诊断MS需要的附加数据 无 无
由不同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临 床发作或MRI检查证明了空间多 发性 由额外的临床发作或MRI证明了 时间多发性或具有脑脊液特异 OB的证据 由不同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临 床发作或MRI检查证明了空间多 发性并且由额外的临床发作或 MRI证明了时间多发性或具有脑 脊液特异的寡克隆区带的证据
2010
DIS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 a.4个CNS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 近皮层、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 域有≥1个T2病灶; b.等待累及CNS不同部位的再次临 床发作;
DIT需具备以下3项中的任何一项: a.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状 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
b.随访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 钆增强病灶,不管与基线MRI扫描 的间隔时间长短;
钆增强病灶
扫描的间隔时间长短;
c.等待再次临床发作。
1.对>50岁或有血管危险因素者,要慎重寻找更多脑室旁病灶; 2.无须区分症状性和无症状性MRI病灶。
2017年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
临床发作次数 ≥2次 ≥2次
≥2次
1次
1次
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数 ≥2个 1个(并且有明确的历史证 据证明以往发作涉及特定 解剖部位的1 个病灶) 1个
2010
DIS需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 a.4个CNS典型病灶区域(脑室旁、 近皮层、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区 域有≥1个T2病灶; b.等待累及CNS不同部位的再次临 床发作。
1+2 (1次临床发作+2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
2017
由额外的临床发作或MRI证明了时 间多发性或具有脑脊液特异的寡克 隆区带的证据
2017与2010标准诊断MS需要的附加数据
2+2 (2次临床发作+2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
2+1+1 (2次临床发作
+1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 +1 次先前发作的合理证据)
2017

2010

2+1 (2次临床发作+1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
2017
由不同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临床发 作或MRI检查证明了DIS
2010
时间的多发性需具备下列3项中的任 何一项: a. 任何时间MRI检查同时存在无症 状的钆增强和非增强病灶;b. 随访 MRI检查有新发T2病灶和/或钆增强 病灶,不管与基线MRI扫描的间隔 时间长短; c. 等待再次临床发作
1+1 (1次临床发作+1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的病变)
2017
由不同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临床发 作或MRI检查证明了空间多发性并 且由额外的临床发作或MRI证明了 时间多发性或具有脑脊液特异的寡 克隆区带的证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