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目录一、网络银行的概述4(一)网络银行的概念4(二)网络银行的历史41.网络银行产生的背景42.国外网络银行发展历程5(三)网络银行的特征5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6(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历史6(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6(三)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特点:7三、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8(一)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与立法制度的滞后8(二)我国银行电子化基础薄弱,进程相对较慢9(三)社会信用环境限制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9(四)我国网络环境存在技术风险9(五)尚未制定可行的技术规和实施标准10(六)行业的经营水平不高101.业务品种同质化严重112.有很多待挖掘的业务潜力。
113.客户培育上还有所欠缺。
11四、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对策12(一)建立起网络银行的安全防护体系,提供技术保障12 (二)加快制定并完善网络银行的专门法规12(三)建立起人性化的网络银行体系13(四)应该建设大型网络银行数据库13(五)创新网上银行的交易渠道13(六)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4(七)加强网上银行的宣传和营销14五、网络银行发展展望—超级网银15(一)超级网银的概述15(二)超级网银与传统网银间的区别15(三)超级网银的巨大影响16容摘要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依托信息技术、因特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或是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手段。
网上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业务品种,它具有更为快捷、便利、低成本、高效益等优势,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型的法律风险,对银行业的风险防提出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应针对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金融稳定。
网络银行是近些年金融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处理模式,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对我国网络银行的产生、发展趋势及影响、发展现状及问题和发展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建议,希望这种新型的金融服务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网络银行的概述(一)网络银行的概念网络银行又称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ing)、网上银行(Online Banking)、电子银行(E-Banking)或在线银行,是通过网络和电子终端为客户提供自助金融服务的虚拟银行,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代替银行大厅和营业网点,但没有改变传统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根本性质。
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包括:存贷款、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网络货币等电子支付。
(二)网络银行的历史1.网络银行产生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金融业务的全球化,这样世界金融业的竞争就显得更加的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商业银行就不得不提高效率和质量以及降低经营成本。
对于顾客,他们也尽量选择效率高、态度好及成本低的商业银行。
还有在客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所以处理的数据也会越来越多,这样也就需要统一地处理。
而这时随着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推广,使得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大大提高,而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增强。
从此,银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2.国外网络银行发展历程美国1995年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1996 年2月,中国银行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了主页,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信息。
招商银行1997年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构建起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系统,办理信息查询、银企对账、代发工资、定向转账及网上购物等业务。
其中,网上“企业银行”可提供同城转账、异地电汇、信托、母公司与子公司账务稽核等业务;“个人银行”能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账务、财务分析、转账等服务。
2003年以来,网络银行开始广泛普及,目前网络银行已发展成为国银行业的重要业务品种。
(三)网络银行的特征网络银行突破实物媒介等传统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
网络银行的特征可概括为5W: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how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
具有以下五大优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项目和支付手段、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而在世界围迅猛发展。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历史1996 年2月,中国银行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了主页,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信息。
随后,各大银行相继建立,在互联网上开通银行服务。
1997年4月,招商银行建立网上银行“一网通”推出网上银行个人版。
1999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在和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
2000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开通对公网上银行业务,6月推出B2B企业在线支付,8月在和推出牡丹信用卡B2C在线支付业务。
2000 年6 月29日服务于网上银行安全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于挂牌成立。
自1996年以来,中国网上银行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到如今的成熟期,培育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家”中国建设银行“e路通”、招商银行“一网通”等深受用户的认可的网上银行品牌。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4.57亿,较2011年底增加7330万人,年增幅19.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较2011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其过宽带上网的用户规模为4.5亿,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
2012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9个小时,日平均上网时长2.6个小时。
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全年增长分别达到了45.8%和48.2%。
(三)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特点:1.银行积极设立,建设网上银行业务。
目前所有银行都已经设立了银行,且更加积极的投入网上银行业务建设。
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网上银行领域,竞争更加激励。
目前,获准在中国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
外资银行网上银行的开通,吸引了大批高端优质客户,一定程度上导致国优质客户的流失。
3.网上银行客户数和交易金额迅速增长,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在银行数据集中的大背景下,网上银行整合了地域服务的特点,更利于客户跨地域使用网上银行。
4.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
2000 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
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容,提供的服务包括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信用卡、个人贷款、投资理财(基金、黄金、外汇)等传统服务,以及利用电子渠道服务优势提供的网上银行特色服务,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而且网上银行业务还在不断的丰富。
5.网上银行日益重视品牌战略,出现了名牌和名牌产品。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家”、中国建设银行的“e路通”、招商银行“一网通”等都深得用户的认可,市场表现优异。
6.网上银行业务逐渐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网上银行不仅仅提供银行传统业务,联合产业链下游厂商和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趋势已逐渐明晰。
如联合商户提供网上商城服务、为第三方支付商提供网络交易的支付接口,呈现出产业链不断整合的趋势。
7.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3G网络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
据了解,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网上银行纷纷推出支持智能终端(如iphone、iPad)的网上银行客户端软件,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三、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在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后,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有了长足的进步,各大商业银行业务量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得到解决,对我国网络银行未来的发展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网上银行业务还是一种新鲜事物,如何看待将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处理的好就会像脱胎换骨一样得到重生,处理不好反而会割伤自己,所以对待网上银行这个敏感问题有待我国商业银行去摸索和总结。
(一)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与立法制度的滞后网上银行是新生事物,我国的各家银行可以说是仓促应战,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都没有及时到位。
目前,我国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有关金融法规更少。
《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上银行业务,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部门规章,致使银行在可能发生的与客户的纠纷中处于无法律依据的尴尬位置。
电子合同形式是否合法,电子记录可否作为证据等均无明确规定。
(二)我国银行电子化基础薄弱,进程相对较慢主要问题是投入严重不足,造成银行电子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单机处理业务仍居多数,网络化程度比较低,跨城市、跨区域、跨国家的银行部网络建设仍不完善。
而且各地区、各银行的网络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严重阻碍了从传统经营模,到网上银行模式的转变。
(三)社会信用环境限制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网上银行缺乏应有的信用环境。
中国的信用体系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
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的高要求也迫使中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支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信息的优化配置不高,海关、税务、交通等电子支付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水平未能与银行网络化配套,都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网络环境存在技术风险网络银行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运行的金融服务形式,因此,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安全成为网络银行的重要的安全问题。
根据国际报道,1998年全球有64%的公司信息系统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其中,金融和银行业占到受攻击总数的57%,即有一半以上的病毒和黑客攻击是专门针对银行金融服务业信息系统的。
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网络银行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并且远远超过其他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