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

第四章社会保险基金与社会保险预算

② 基金庞大,易受通货膨胀影响,保值增值压力大。 ③ 固定的费率标准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基
金测算要求较高,管理成本高。 ④ 易产生挪用、浪费等问题,对基金的规范管理要
求较高。
(三)部分积累制
1、含义:
别称:混合制 具体做法:测算出当年或近几年保险支出需求的基础上,
按一个高于满足支出需求的费率收缴基金,在满足一定需 要的前提下,适当留出一定的储备未满足的支出需求。
中国社科院 郑秉文教授 1.费改税缺乏弹性
征缴力度 为改革留出余地
2.投资收益的难题
理论与实际
3.费改税超越当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如何界定纳税人的概念和范围 税率如何设定
4.资金安全的困境
资金投资 资金管理分散
费改税与现行社保制度模式矛盾
1.税收的公共性与个人账户私有性冲突 2.税收的不直接偿还性与社保专用型冲突 3.保险筹集方式、对象不同 4.费改税改变社保模式 5.费改税不一定增加强制性 6.税率统一的难题
特点:
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费率
实行弹性费率
(三)部分积累制
2、优点: ① 既保持了统筹互济功能,又具备个人账户的积 累和监督机制。 ② 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支出需求,又有一定的 基金积累。 ③ 既不会超过个人与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又因 时间不太长而易预测,保值增值压力不太大。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本章主要内容
一、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给付模式
二、社会保险税(费) 我国是否开征社会保险税
三、社会保险预算 社会保险预算模式
4.1 社会保险基金
一、社会保险基金内涵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 是指社会保险税(费)征收机构依据相 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方式征集的、用 于社会保险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
我国应如何选择
1.部分积累制 2.制度安排的不确定性 3.不具备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物质基础 我国仍应实行征费形式
4.3 社会保险预算
一、社会保险预算模式 (一)基金预算 (二)政府公共预算 (三)“一揽子”社会保险预算 (四)政府公共预算下的二级预算
二、建立社会保险预算的意义
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一览表
国家 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冰岛 爱尔兰 意大利 日本
个人缴费率 企业缴费率 国家
17.20
25.30
卢森堡
13.07
27.44
荷兰
5.70
8.40
新西兰
7.45
22.00
挪威
18.27
34.31
葡萄牙
16.55
17.99
西班牙
11.95
23.90
(二)基金积累制
2、优点: ① 通过预提积累保险基金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② 具有很强的激励性,透明度高。 ③ 权利与义务对等,有利于缓和代际矛盾。 ④ 有利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促进资本市场的发 展。 ⑤ 费率较为稳定,不必经常调整。
(二)基金积累制
3、缺点: ① 社会互济性弱,再分配功能弱化。
税费之争代表观点一:费改税
中山大学 社保教授——申曙光 1.“缴费”模式显现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限制扩大保障覆盖面 无法形成稳定的保险基金 征费高昂的管理成本
2.“征税”在当前情况下是较佳的选择
税立法层次高 征税管理成本更低 覆盖面扩大 有利于财富再分配
税费之争代表观点之二:征费
含义:先设定社会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生活水平需 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来确定社会保险金的标准, 再结合相关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征缴比例。
参保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前工资水平、社会平 均水平
(二)缴费确定制/贡献确定制
(defined contribution, DC)
含义: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 通货膨胀率、企业负担、工资水平等,经过较长 时间测算确定一个缴费比例,存入个人账户,退 休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基金积累制
1、含义:
别称:预提分摊制、基金式、总平均保险费式 指导原则:长期纵向平衡 以收定支 实质:个体一生中的跨时性收入再分配制度 具体做法:在对社会经济指标(退休率、死亡率、工资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进行长期测算的基础 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的收支平衡的总平 均收费率,将其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将尚未 支出的基金积累起来进行投资运营。
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清晰对应
模糊或非对应
与财政的关系
保持适当距离或分离状态 与政府预算一体化
与个人账户的关系 兼容
不兼容
政府扮演的角色 最后出场与责任分担角色 直接出场与完全责任角色
筹集的资金
可以积累或积累制
不能积累或非积累制
征收标准
允许差别,有灵活性
必须统一平等
保险对象范围
可选择性与阶层性
普遍性或全民性
析其优缺点。 3、简述待遇确定制模式和缴费确定制两种给付模式。 4、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因素要考虑哪些方面? 5、社会保险预算有几种模式,分别有何特点?
瑞典Hale Waihona Puke 4.0015.57
瑞士
7.75
12.20
土耳其
9.34
47.62
英国
12.24
14.38
美国
个人缴费率 企业缴费率
15.09
13.00
38.93
10.75
30.80
1.85
7.80
14.20
11.00
26.75
6.30
32.00
3.95
30.96
6.40
7.74
14.00
19.50
12.00
10.20
权利义务关系紧密 固定费率难以应付变化 激励性强,透明度高 管理难度大 能应对老龄化冲击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部分积 分阶段平衡 累制 弹性费率
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 的支出需求,又有一 定的基金积累。
不能完全避免两种财务 制度的缺陷。
三、社会保险基金给付模式
(一)待遇确定制/给付确定制
( defined benefit,DB)
7.65
13.35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现收现付制 • pay-as-you-go 完全积累制 • fully fund 部分积累制 • Partly fund
(一)现收现付制
1、含义:
别称:统筹分摊制、非基金制、纳税制
指导原则:短期横向平衡
以支定收
实质:保险费用的代际转移
具体做法: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险制度 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 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与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
4.1 社会保险基金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政府拨款 基金投资 或补贴 运营收益
社会保险 税
社会保 险基金
社会捐赠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负担方式与比例
1. 被保险人全部负担 2. 企事业单位全部负担 3. 政府全部负担 4. 被保险人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负担 5. 被保险人和政府共同负担 6. 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共同负担 7. 被保险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三方负担
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水平
(三)待遇确定制模式与缴费确定制模式的比较
待遇确定制(DB) 缴费确定制(DC)
从社会保险 事业管理机 构的责任看
承担金融风险,提供最低 投资收益率担保
缴税和受益人的及时支付、基 金资产的管理、积极监管、向 企业和参保人披露相关信息
从风险分担 的角度看
注重制度设计引起的成本效率 注重精算方法和精算成本 问题
从缴税激励 的角度看
给付水平与参保人退休前 给付水平取决于参保人退休前
的缴税没有直接联系,参 的缴税积累和投资收益积累水
保人有不交税或“搭便车” 平,参保人缴税有很高的积极
的动机
性。
四、社会保险金待遇给付的条件与方式
(一)社会保险金待遇给付条件
(二)社会保险金的支付方式
1.固定金额给付方式 2.同一比例给付方式 3.保证基本生活的定率
(二)社会保险税的分类
1.综合保险税率 2.分类保险税率
讨论
1.税费之争 2.国外的社会保险税做法 3.我国应当如何选择
二、社会保险税与社会保险费的性质区别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税
征收方式
依法强制征收
依法强制征收
资金性质
劳动者公共后备基金
政府财政基金
适应的支付模式
现收现付制 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
(一)现收现付制
2、优点:
① 可以依靠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征税比例,保持 收支平衡。
② 具有代际和代内收入再分配功能,互济性强。 ③ 无需过多个人资料,操作简便,管理成本低。 ④ 保值增值压力小。
(一)现收现付制
3、不足: ① 缺乏必要的基金积累,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的挑战。 ② 没有长期规划,经常调整费率,给企业的成 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 ③ 权利义务难以准确体现,易造成代际矛盾。 ④ 资金当期收支储蓄效应弱,对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不明显。
1、养老保险支出 2、失业保险支出 3、医疗保险支出 4、社会救济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
四、社会保险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统一性原则 (三)专款专用原则 (四)适度结余原则
思考题
1、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2、比较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两种筹资模式。 3、我国现在使用的是哪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并分
(三)部分积累制
3、缺点: ① 数学模型复杂,涉及变量多,计算繁琐。 ② 不能完全避免两种财务制度的缺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