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_陈芳芳

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_陈芳芳

第2期(总第177期)2013年4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No.2Apr.文章编号:1672-6413(2013)02-0004-03櫜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陈芳芳1,杜艳平2(1.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摘要:基于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提取弹簧盘力学模型,建立了弹簧盘的有限元模型。

针对某种型号轿车的悬架采用Workbench软件对弹簧盘进行应力计算,并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

利用S-N曲线和Goodman修正理论分析随机载荷状况下弹簧盘的疲劳寿命,并对弹簧盘薄弱部位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

关键词:弹簧盘;疲劳分析;有限元分析;仿真中图分类号:U463.213∶TP391.9 文献标识码:櫜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028);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20110612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0D005017000007)收稿日期:2012-04-20;修回日期:2012-10-28作者简介:陈芳芳(1985-),女,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车辆动态特性及仿真。

0 引言汽车在道路行驶时会受到各种交变载荷的作用,交变载荷一般低于零件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在载荷的反复作用下零部件会有裂纹萌生和扩展并导致突然断裂,这种现象就是疲劳破坏。

弹簧盘作为重要的承载零件,其可靠性不仅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汽车操纵的稳定性有关,还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前悬架系统力学建模,采用Workbench软件对弹簧盘进行应力计算,并利用S-N曲线和Goodman修正理论分析不同载荷状况下弹簧盘疲劳寿命,对弹簧盘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和结构优化,并通过疲劳台架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1 有限元和疲劳分析理论Workbench是ANSYS公司提出的协同仿真环境,用于解决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CAE软件的异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加载和管理API的基本框架。

1.1 疲劳分析方法当材料或结构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会产生破坏现象,称为疲劳破坏,其承受起破坏作用的循环载荷的循环次数或时间被称为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分析是指确定疲劳寿命的方法。

根据载荷类型的不同,疲劳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疲劳分析、瞬态疲劳分析和动态疲劳分析。

通常当结构的一阶固有频率大于3倍载荷频率时,可采用静态疲劳分析方法;若是结构固有频率与载荷频率接近则适用动态疲劳分析方法;在对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零件进行疲劳分析时应采用瞬态疲劳分析方法。

1.2 名义应力寿命法常用的计算疲劳寿命的方法有名义应力寿命法、裂纹扩展计算法和局部应变寿命法。

其中,名义应力寿命法又被称为S-N法,其设计思路为:把材料S-N曲线作为出发点,考虑各种系数的影响,并根据曲线进行抗疲劳设计。

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名义应力寿命法流程图2 减震器弹簧盘分析实例应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通过从系统载荷谱求得结构动力响应的时间历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出各危险部位的应力,并结合材料的基本疲劳性能数据进行结构寿命的估算。

多体有限元疲劳分析流程见图2。

根据悬架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四分之一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

利用ADAMS路面谱模生成程序生成一组随机路面数据并导入,采用AKISPL的样条函数将生成的路谱随机序列作为驱动激励源。

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3所示。

图2 多体有限元疲劳分析流程图图3 四分之一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弹簧盘材料为冷轧钢板2.0-GB/T708-88,材料选择结构钢(Structural Steel),冷轧钢板弹性模量为2×1011 Pa,泊松比为0.3,屈服极限为221MPa,强度极限为300MPa。

考虑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选择Goodman理论对平均应力进行修正,结合等效应力云图和疲劳寿命图可知,弹簧盘应力集中与疲劳损伤均发生于凸包区域。

3 弹簧盘结构优化设计针对分析的结果,需要进行弹簧盘结构优化设计,主要针对弹簧盘凸包进行优化,优化方案可以针对弹簧盘整体进行,例如增加弹簧盘的厚度,改用强度更大的弹簧盘钢板材料等,也可以从弹簧盘结构出发,重新设计凸包区域的形状。

3.1 厚度或材料的改变增加弹簧盘的厚度或更换强度更高的弹簧盘钢板材料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如把弹簧盘的厚度增加为t=3mm,进行疲劳仿真分析的结果如图4所示。

3.2 结构改变由静强度和疲劳仿真分析可知,需降低凸包区域的应力水平。

因此,将凸包区域扩大,同时使凸包区域面与弹簧接触区域面的相对落差变小,以使结构过渡更加圆滑(如图5所示),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应力集中,增大弹簧盘的疲劳寿命。

用Workbench对其进行疲劳仿真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

由仿真分析结果可知,满足设计要求。

4 弹簧盘疲劳试验分析为了验证疲劳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别对原弹簧盘和凸包结构优化后的弹簧盘进行疲劳寿命试验。

图4 厚度t=3mm弹簧盘的寿命云图图5 凸包结构优化图图6 凸包优化后弹簧盘的寿命云图4.1 试验条件进行弹簧盘疲劳寿命试验,所用的试验设备为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试验样件个数为5个,试验要求的垂向加载力为614N~6 140N,加载频率为2Hz,目标为当加载6 140N时,疲劳寿命达到138 000次。

4.2 试验结果分析分别对5个结构优化前、后弹簧盘样件进行疲劳试验,结构优化前弹簧盘寿命分别为11.5万次、10.2万次、12.8万次、11.7万次和12.2万次;结构优化后的弹簧盘寿命分别为18.5万次、19.3万次、18.8万次、17.5万次和19.1万次。

弹簧盘样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前弹簧盘疲劳损伤发生于凸包区域,与疲劳仿真分析结果一致;优化后的弹簧盘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在使用期限内不会发生疲劳损伤。

5 结语本文介绍了结构疲劳分析和寿命预测的基本方·5· 2013年第2期 陈芳芳,等: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疲劳仿真分析法,针对某一轿车减震器弹簧盘进行分析,通过强度分析,确定了弹簧盘薄弱环节。

在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Workbench对减振器弹簧盘在随机载荷下的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弹簧盘应力集中与疲劳损伤均发生于凸包区域,与疲劳试验结果吻合,从而验证了有限元疲劳仿真分析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1] 刘延庆,程晓鸣,张建武.车辆滑柱式减振器活塞杆侧向力分析及应力测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9):1240-1244.[2] 贺李平,王国丽.汽车减震器弹簧下支座的疲劳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1(1):33-37.[3] 陈福玉,朱如鹏,王宇波,等.基于Workbench的铆接连接件疲劳寿命的仿真分析[J].信息技术,2011,40(4):112-115.[4] 浦广益.ANSYS Workbench 12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5] 陈栋华,靳晓雄.轿车底盘零部件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07,29(11):998-1001.[6] 王国军,闫清东,孟宪峰,等.汽车减震器支座疲劳开裂原因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5):23-25.[7] 李文斌,喻凡,胡文伟.轿车后减振器上支座优化结构的疲劳寿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2):284-288.[8] 王忠,张开林,魏朔.机车减振器座焊缝疲劳的热点应力分析[J].内燃机车,2006(8):12-14,21.[9] 张林波,柳杨,黄鹏程.有限元疲劳分析法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15):4-5.[10] 杨建伟,刘海波,孙守光,等.基于电液比例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3):213-217.[11] Yaghi Anas,Becker Adib.State of the art review-weld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M].[s.l.]:NAFEMS,2005:1-27.Fatigue Analysis for Spring Plate of Automobile AbsorberCHEN Fang-fang1,DU Yan-ping2(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2.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Communication,Beijing 102600,China)Abstract:By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pring-seat of an automobile absorber was set up.The Work-bench 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of the spring plate,an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spring plate was predicted.By S-Ncurve and Goodman revision theory,the fatigue life of the spring plate under random loading conditions was analyzed,and thestructure of the spring plate was optimized.Key words:spring plate;fatigue analysis;finite element analysis;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simulation(上接第3页)础上,提出的多个齿廓控制放样生成齿廓的方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利用计算机循环可绘制出更精确的轮齿模型,为渐开线斜齿轮的精确分析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1] 王战中,王义文,韩彦军,等.SolidWorks二次开发在渐开线齿轮三维造型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05(6):101-103.[2] 王文波,涂海宁,熊君星.SolidWorks2008二次开发基础与实例(VC++)[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 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江洪,魏峥,王涛威.SolidWorks二次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孙鑫,余安萍.VC++深入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A New Method of Parametric Design for Helical GearTooth Based on SolidWorksQIAO Wei,DING Wei-ping,YANG Ming-liang,DING Wei,CHEN Liang(Key Laboratory in Sichuan on Vehicle Thermal Energy Power Machiner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Abstract:Drawing the teeth of gear is very important in involute helical gears’parameterized design.The 3DCAD model of a helicalgear based on SolidWorks is drawn by tooth profile lofting or scanning along the helix.On the basis of these two methods,a newparametric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uter cycle is given.Analytical results show drawing the teeth by this new method makes themodel more precise,and it has a certain value in gear design.Key words:helical gear;helical line;SolidWorks;parametric design·6·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年第2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