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基因检测的背后
价格不菲,一口唾液测出孩子天赋?
中国新闻网:近日有家长反映,称自己孩子的幼儿园班上非
常流行一种“天赋基因”检测,通过一口唾液就能?取孩子的基
因,并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长”,有不少家长纷纷花高价为孩子做了这种检测。
通常,顾客购买套餐后,店家会把口腔采样器邮寄给顾客,顾客在家取样后将样本寄回,等待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检测报告了。
据一家电商的客服人员介绍,店里出售的一套儿童基因检测套餐涉及到60 余个小项目,其中包括天赋潜能、过敏源、肿瘤等等大项的检测,而天赋潜能又划分为音乐天赋、数学天赋、交际能力、长跑能力、抗压能力等10 余个小项目,整套检测的价格为一千多元。
涛涛妈妈:周围也有朋友给自己家的孩子做过类似的检测,怎么说呢,如果能提前知道自己孩子在哪一方面有天赋,也会方便家长往哪个方向培养孩子,所以我觉得做一个总没有坏处的。
天赋基因检测尚处于“忽悠”阶段
孙英丽(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天赋基因”,那些所谓的“天赋基因”是指和智商相关的一些基因,将其命名为“天赋基因”只是个“噱头”,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夸大的成分过多。
智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是受多基因共同调控的。
就算有了所谓的“天赋基因”,也只是
具备了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只能说明没有智力障碍或某方面缺
陷。
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但是这些遗传基础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目前很难准确、清晰地界定哪些基因对哪个特定领域有影响。
袁女士(曾在基因检测行业供职多年)因为眼下基因检测行业的利润十分可观,利益驱使之下,不少早前与该行业有关联的
公司开始选择投资购买基因检测设备和组建实验室,采取招商加
盟的形式吸纳加盟商的参与。
现实中,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与
二孩有关的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许多经济条件优越的
家庭,父母在孩子身上的花销也是越来越大,基因检测机构不仅从名字上听起来新奇时尚,从心理上更是牢牢抓住了家长对孩子未来成长轨迹的好奇和期待。
真真妈妈:我感觉和智商测试差不多,天才分数高,智力障碍分数低,普通人其实没有必要去测试,因为分数都相差的不太多。
普通人又不是什么天赋异禀,就没有必要去庸人自扰了。
“天赋”真的靠谱吗?
人民日报: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
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
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人的智商天赋。
相反,某个基因突变导致智商很低是完全能够检测出来的,例如唐氏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等。
张宏冰(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以目前的科技水平,
“天赋基因”检测并不靠谱,涉嫌坑蒙拐骗、炒作概念,而且收
费都非常高。
“天赋基因”检测是根据基因的关联分析得出,而
关联分析只表明非常轻微的可能性。
检测机构把它扩大化,把似
是而非的东西变成事实,变成了各种“天赋基因”,比如音乐基因、美术基因等。
韩浩月(南都评论)假设马云的父母提前运用这项“天赋基
因检测”技术,得到的结论应该是“面试三十多次被拒的失败
者”还是“中国首富”?天赋这个东西是不靠谱的,一个人成功
与否以及成就多大,更多取决于学习的能力、成长的环境、时代机遇,以及更为复杂的个性追求等。
就算未来几十年内,基因检测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判断一个孩子的天赋究竟有多高,那又有多大价值?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去生存、去探索、去成长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样,接受自己身上的某种缺憾,也是人作为智慧生物的美好之处。
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没有多大天赋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伙伴的合作,
在某一领域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才是最值得书写的闪光一面O 生普通,也是一个人的权利,而冰冷的“天赋基因检测”,则从名义上否定了普通人的价值。
祁鸣(浙江大学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通常研究天赋比研究遗传病困难很多,因为目前科学家们在研究某类疾病时,会将有相同疾病症状的人召集起来,通过遗传学等研究将作乱的基因找到;但是同样的方法,用于智商、情商
基因的寻找则很难找到共同点。
原因是让一个人智商高或者某种天赋高的基因可能并不止一种,而是多类基因共同作用,每个天才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组合,姚明肯定有“巨人基因”,乔丹肯定有“飞人基因”,但却不容易找到。
其实,我们将这些与美术、
运动等相关的基因检测称为“娱乐性”基因检测。
所以,如果家长抱着科学参与、轻松的态度面对这类检测,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
事,但是如果家长希望依据此来教导孩子甚至选定孩子将来发展的方向,就不太实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