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查报告 4 篇年年岁岁说就业,岁岁年年就业难! 继XX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 万之后,XX 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 万,并超过去年的727 万达到749 万之多! 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
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那么,今年的就业压力是否真的也会随人数增加而增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压力又有哪些变化今年的调查问卷于4月1日〜4月27日在腾讯推出之后,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8171 人参与此项调查,我们在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保留了15728 份有效问卷,然后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近日,《XX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出炉,今夏毕业生期望月薪为3680元,跌至近4年最低点。
是挺进北上广还是留守郑州是入职大公司还是个人打拼天下这是很多毕业生要面临的选择。
于是,有人离开郑州,最后又回来了; 有人想创业,最后却退缩了……在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人占%但真正创业的人不足2%。
逃离北上广郑州等二线城市受宠又到了毕业季,又到了就业季。
《XX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出炉,让很多即将毕业的学子,对未来充满了一丝焦虑。
从榜单来看,今夏,毕业生期望的月薪为3680 元,跌至近4年最低点。
对比期望月薪高达5537元的XX年,降低1857 元,下降%。
在选择期望工作地点时,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希望去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作,而XX年至XX年,该比例均在50%上下。
也就是说,包括郑州在内的二线城市成为最受求职大学生欢迎的地方。
作为曾经的“广漂”一族,小郭形容之前的岁月“很糟糕”。
小郭在广州的两个月里换了三份工作,“第二份较长,待了三周,但因我慢热,第二周人事经理就警告我应该改变。
我在广州一直是想逃离的状态,经济困窘,心情郁闷。
”在经历了坚守还是逃离的心碎抉择后,最后她还是选择了郑州老家。
王皓初到北京时,谋得了一份月薪2200 元的宅急送分拣员工作。
“寒冷的冬夜里,我和同事卸下70 公斤重的货物,忙了一个通宵到第二天上午8 点。
一个多月后,我查出患了胆汁回流性肠胃炎,清晨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大口大口地吐胃里的苦水。
”他说。
越往小城市走压力反而越大对于郑州等二线城市受欢迎的原因,报告分析称,过半数(%)的人将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首要选择标准,然后才是生活成本与收入以及宜居程度。
王皓的想法与上述观点完全吻合。
“我找工作会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和工资。
除了房租太高外,郑州其余的生活成本还能接受。
”如今,逃回郑州的王皓找到了一份电商的工作,未来他想从事平面设计和美工。
可是,从北京到郑州,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王皓觉得并没有幸福多少。
“普通的快递费8 元,一个客户退产品时用的顺丰,光快递费就50 元,这多出来的钱谁出经理也不管,弄得我焦头烂额。
熬夜花了仨小时给客户设计出了一个图片,对方一句‘太幼稚' ,差点让我崩溃。
”王皓说。
王皓逃回郑州的不幸福感,在该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直辖市的压力指数为%,省会城市增长至%,地级市%。
因为压力指数和幸福指数正相关,换言之,选择在郑州等二线城市的毕业生不如在北上广的毕业生过得幸福。
报告的发布者、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分析说,在大城市工作,显而易见的是更大更多的外在现实压力,诸如住房、交通、竞争、生活环境等,但要离开求学的大城市而去( 或者回到) 偏远的小城乃至乡镇工作,这与“人往高处走”的常态思维是不相符的。
“因此,期望‘往低处走'的人表面上似乎回避了大城市的外在现实压力,但实际上可能会体验到更多的内在心理压力,诸如担心他人的看法等。
”他说。
两三个月吃不起水果、肉奶蛋在该报告中,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有创业想法的人达%,超过想考研的人(%) 。
而对比4 年来的数据,每年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比例都在20%上下。
李智豪XX年毕业后就开始了创业,是当年高达19%勺“有意愿创业一族”的真正履践者。
本科毕业时,他也曾接到过好单位勺入职通知,但他勺专业是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坚持“应该到更适合自己专业勺领域去就业”勺他,最后选择扎根民权县,干起了麦茬番茄种植与推广勺创业实践。
“我和一个哥们儿每人开一辆三轮车,顶风淋雨去卖番茄,跑遍了民权、宁陵、睢县勺主要集贸市场和上百个村庄。
” 李智豪回忆他创业过程勺不易,“种勺礼品西瓜,第一茬瓜没挣一分钱,一半运到学校送礼了,剩下勺又被偷光了。
”有一次,沙尘暴吹破了棚膜,大棚着火,自己也被刮下勺大棚砸伤膝盖。
生活最艰难时,两三个月吃不起鸡蛋,水果和肉、奶更别说了。
幸运勺是,成果也开始显现:他带领勺团队获得贷款后,在扩大麦茬番茄种植项目勺基础上,发展了紫薯、娃娃菜等共40亩的种植。
XX年8月份,又以合作社名义流转华佗庙村的6 个温室大棚。
“以前经常做赔本的行当,现在不同了,身后有了一大帮子兄弟姐妹,决不能委屈了他们。
”他说,事业有了起色后,他又面临着缺乏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管理粗放混乱等诸多问题,于是,这个农村基层的草根创业者,又返回校园,读研深造,但“最终目的还是反哺创业基地发展” 。
李智豪创业的艰辛可见一斑,这也就不难解释报告中提到的数据:大学生毕业后每年真正走向创业的人群比例还不足2%。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 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 ,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
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
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
4 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
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
第二步,5 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 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 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 个班)300 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4 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 名(随机抽取4 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 名(随机抽取4 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60 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 份)。
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 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第1次第2次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2%7%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87%64%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38%33%(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 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人数百分数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106 人54%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45 人23%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12 人6%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57 人29%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份样100 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统计主项(学生数)第1次第2次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2%7%2、认为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精品文档.87%64%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38%33%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