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火炙的作用与禁忌【医学养生常识】

雷火炙的作用与禁忌【医学养生常识】

雷火炙的作用与禁忌
文章导读
雷火灸是以经络学为主要原理,通过现代医学的一些方法,配以纯中药制剂,
进行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主要采用一些穴位治疗,通过热效应来来激发疏通经络,使
药物能够达到相应的一些身体的穴位,从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利窍,疏通经络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雷火灸的9大功效作用
1.雀啄法:雷火灸火头对准应对灸处,采用像鸡啄米、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动的方法。


用于泄邪气时,在患部和腧穴上使用。

2.小回旋法: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小回旋转,此种方法可采用顺时针
方向旋转,多用于泻法;若采用反时针方法,多用于补法。

3.螺旋形灸法: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逐渐由小而大,可旋至碗口大,反复使用由
小而大的操作方法,按顺时针螺旋形方法旋转,多用于泻法;若按反时针方向进行螺旋形
反复旋转,多用于补法。

4.横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时移动方向,左右摆动,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5.纵行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时上下移动火头,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
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6.斜向灸法:超越病灶部位,灸条火头斜形移动,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
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在治疗鼻炎多种疾病时常用。

例如:印堂穴移至鼻翼的两侧
迎香穴,必须采用斜向灸法。

7.拉辣式灸法:医者用左手三指平压躯干软组织,向中心线外侧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
2cm,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

在躯干部医者平压肢体软组织向远端
移动,也必须雷火灸距离皮肤2cm,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

每个方
位每次拉动距离不少于10cm,拉动次数为3-5遍为佳。

是雷火灸自创新的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