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关于新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关于新制度经济学ppt课件
理论和经验分析应该是交互式的并且一起随着时间 的变化而演化。这两者(理论和经验)的互动成为 新制度经济学建立理论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
学科间的研究对于理解制度的作用以及制 度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研究的范式可以被其他 社会科学所借鉴。注重对制度从不同层面的分 析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共同任务。
(二)新制度经济学是对黑板经济学的批判继承
什么是“黑板经济学”? 黑板经济学是指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成立
的前提条件过于抽象,不能解决实际经济(社会) 问题 例1:新古典经济学最优均衡实现的前提条件(假 设): 厂商规模很小且数目众多 市场是完备的,不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上信息是完备且对称的 不存在外部性.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等; 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
《信息成本、定价与资源闲置》(1969)等;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1988)等; 张五常:《佃农理论》(1969)、《企业的契约性质》
(1983)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产权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组织理论(公司、国家治理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完善新古典经济学自身,如把一些思想模型化;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上做文章,主要是改变 其假设条件,如从完全信息向不完全信息转变, 从完全理性向有限理性转变等;
把新古典经济学拓展到其他领域,如贝克尔用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婚姻、家庭、犯罪,布坎南 用经济学分析政治、政府等问题,诺斯用经济 学理论分析历史变迁等。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30到60年代)
1.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 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2.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 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 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主要著作有:《自由裁量行为的经济学》(1964), 《公司控制与企业行为》(1970),《市场与等级 制》(1975),《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 《治理机制》(1996)等。
(七)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信念
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对经济绩效 有重要的影响。
强调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是新制 度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 上,再引入博弈论、演化经济学及行为经济学等是 可以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制度上的不足的。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 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 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 要部分。
威廉姆森:“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2009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放弃
完全信息假设 完全理性假设 确定性
继承
稳定性偏好 理性选择 均衡分析
例如: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 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Q = f(资本、土地、劳动)
Q = f(资本、土地、劳动、制度)
(三)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 概念
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
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 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 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 瞒、欺骗等)。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
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 (1960)等;
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上的结 构与变迁》(1981)、《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1990)等;
1998年 阿马蒂亚·森 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
的研究等
10 2009
奥利弗·伊 顿·威廉姆森 埃莉诺·奥斯特 罗姆
对经济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在公共选择方面的研究, 艾利诺-奥斯特姆的研究证明了用户组织(user associations)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对制度经济学的 研究,特别是在企业边界方面的研究。奥利弗-威廉 姆森的理论显示,企业能够扮演解决冲突的角色。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 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 息是不完全的
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 力也是有限的
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的执行都是 有成本的。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的意识, 但又是有限的”(西蒙,1972)。
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 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 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 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 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
(2)个人(组织成员)追求效用最大化。 (3)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分析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后
的均衡结果,以此分析确定制度形态及其变迁的各 方博弈的均衡解。
(4)用帕累托标准判断效率情况。
案例讨论:
老王手里有一包香烟,让小李去售卖,在以下不 同的制度安排下,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卖掉香烟后,给老王8元钱,剩下的钱归小李。(承包制) 卖掉香烟后,给小李2元钱,剩下的归老王。(工资制) 卖掉香烟后的收入,老王和小李按8:2分成。(分成制)
新制度经济学
写在学习课程之前的话: 大学到底要学什么?
知识? 能力?(包括那些能力?) 品格?人格? 要不要点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走下神坛的高校: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考研、出国、 就业
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两类 为目标而奋斗的学霸(此目标是什么?)
制度分析最终要上升到国家这个层面上来。
(八)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三大理论的综合
新古典经济学、博弈论与演化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的结合。
制度分析的三个层次
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利益集团)、宏观层次(国家 理论)。
制度变迁分析的三大视角
演化论、博弈论和历史分析
(1)认为市场制度和产权制度不是既定不变的,制度 的变迁对经济生活会产生影响。
3
1979年
西奥多·舒 尔茨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 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 虑的问题
4
1982年
乔治·斯蒂 格勒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 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 献
5
1986年
詹姆斯·布 坎南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 的选择
奈特、哈耶克、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 巴泽尔、诺思
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关心的问题:
真实世界里的行为约束 协调大规模分工和市场交易活动的基础 经济行为产生的复杂互相影响
主要约束:产权和交易费用 与经济学传统一脉相传
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察它的结 果,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达的时代,它 将对越来越多的引导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 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这些安排以增强经济 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获奖时间 获奖者 6 1991年 罗纳德·科斯
获奖理由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 性
7
1993年
道格拉斯·诺思
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8
1996年 威廉·维克瑞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 了重大贡献
9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
“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 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 如何改变世界”(诺思)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 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 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 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6.[美]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 印书馆,1996。
7.[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 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第一章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流派之间的关系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批经济学家思想活动的结果
关于技术变迁、创新扩散以及制度对两者 的影响的更长期的动态考察应该在经济分 析中起着更加核心的作用。
我们对制度的理解应该更加丰富,以使我们运用经 济理论和经验知识来分析一系列广泛的经济文化和 政治装置,这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制度分析试图理解政府的作用以及政治制度在政策 形成、实施和经济绩效中的作用,但是制度分析本 身并没有提供一个政治的议程。
1.[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著,盛洪等译:企业、 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
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 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 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
4.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
5.[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 社,2001。
在知识获得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学生获取知识的 方式将发生改变,选择的学校将更加自由,老师 的作用体现与何处?教师尤其是非名校教师是否 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未来高等学校的生存与竞争
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困难: (1)课程设置; (2)课程内容; (3)师生比; (4)传统的力量(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