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


解决办法
• 开放便民的专业问诊窗口
农技员可以通过农博士手机终端,通过视频拍摄和照片拍摄等手段 ,向农业专家提出种养殖的疑难问题,专家能够在掌上远程处理农民的 问诊工单,再以语音+文字的方式回复农民。

提供随身的科普园地
针对农村信息封闭问题,组织农业专家根据地方特色,划分服务范围, 利用普及农村的无线 3G 手机,向服务范围内的农民直接推送农业种植 知识,农民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地查看专家提供的农业知识,使农业 科技触手可及。
一 二 三
引言
面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监管部门的产品与服务
面向企业、大户、协会、合作组织的产品与服务


农业物联网应用及信息服务 休闲与创意农业信息服务
2012年2月1日发布的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 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 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 能力的若干意见》,突 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 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 新作为今年“三农”工 作的重点。
功能三:农技专家
专家登陆:点击界 面的“农技专家”按 钮后输入账号密码登 陆到专家的办公平台。
其他功能
Push消息: 可以使用后台主动向用户推送最新 的资讯等消息,使得相关信息能够在第 一时间达到最终用户。
组网结构
客户媒体内容
终端设备 x.App移动云平台 Internet
IDC
WCDMA BSS 核心网
解决办法
• 打造科技下乡的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农业专家配置不足问题,开发掌上农博士,让农技专家服务团 队通过该平台直接通过无线 3G 网络向农民推送农业科技知识。使农业 专家能够同时服务多名农民,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让科技信息下乡更 加畅通无阻。

铺设一条农情预警发布渠道
针对农情预警信息传播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将通过掌上农博士,利用 中国联通的 3G 网络优势,在即将发生大范围的气象灾害、虫灾、疫情 之前,向农民集中发布即时的农情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做好灾前的防护 措施及灾后的修复指导。
系统功能 • 包含高产创建管理信息系统全部功能。如任务管理、查询统计、消息管理、 公告管理、资料管理、系统管理。 • 专家系统。技术专家间及时沟通,专家与知识库交互。 • 短信编辑及存储。 • 支持多种选择的短信发送。全部选择、按照作物种类选择、按照品种选择、 按照关键技术选择、任意选择。 • 短信回复自动分类。农户短信自动汇总到该农户辖区的首席技术专家。 • 短信检索、查询统计。
良莠不齐
移动农情系统
该系统基于3G无线移动通信方式,以农业部原有的农情信息调度系统为基础,实现对农作务 生长情况、受灾情况、农业环境、产量、面积等信息的采集、上传、汇总、分析,还具有专家 会商与信息发布等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原系统功能我的工作台 短信提醒 任务中心 移动填报 图片、视频 管理 手机软件填报 短信填报 WAP填报
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移动执法监管与移动信息服务
农资监管服务系统产品和服务设计 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服务系统,具有巨大的推广 价值,主要因为: 一、农业生产资料属于许可审批类产业,其生产经营均需要政府的审批 和过程管理。该行业易管理,易发展用户。 二、该行业属于农业里面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部门,规模化、市场化程度 高,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对新事物容易接受。 三、政府部门有监管的需要,企业有服务的需求,容易推动相关的产品 和服务。

引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与产品服务升级
农业电信增值服务与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新的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革命, 尤其是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新型产品与 业务对我们的影响。
移动 互联网 移动 支付
物联网
信息化丰 富生活方 式 信息化减 少信息差 别
云计算
• 网络覆盖基础差
仍然有很多行政村没有宽带网络的覆盖,农民无法通过电脑上网,导致 村内信息比较封闭。

农业专家配置不足
随着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渐增长,专家的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今 的需求,导致专家电话忙个不停无法全部解答农民问题,此外农业科技 推广慢、农情预警迟等问题严重。

科技培训难组织
在农村,农民的耕种、卖菜等工作占用的时间较多,不愿意参与村委 和农技推广部门组织的科技培训课程。
信息化引 发交易方 式革命
3G行业应 用
信息化促 进城镇化
引言: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变革与产品服务升级
一、土地流转促进了种养殖业的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
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规模种养殖户迅速增长。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融合互动进一步加强,休闲创意农业快速
发展,新的农业业态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时间 开发时间 事件

重新生成即可,快 2009年系统向下兼容 12月 x.App平台1.0发布
界面、栏目、内容 在线更新生效,无须开发和重新 2011 年3月 x.App平台 1.5版本发布
源变更 发布iOS应用提交,快
2011年4月
x.App平台获得HK ICT大奖
平台支持一键多平台支持,管理 需要多个平台独立开发, 跨平台 方便, Phone/Pad 支持 2011年5月 x.App平台获得微软全球Biz Spark大奖,全球CEO亲自颁奖 慢 稳定/快
一 二 三
引言
面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监管部门的产品与服务
面向企业、大户、协会、合作组织的产品与服务


农业物联网应用及信息服务 休闲与创意农业信息服务
面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监管部门的产品与服务 掌上农博士服务平台 移动农情系统 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移动执法监管与移动信息服务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存在问题
SDH/MSTP
整个系统结构分成三大部分 1.客户媒体数据提供(平台) 2.x.App移动云平台 3.用户终端应用
平台特点
1、跨平台支持
支持iphone、android、ipad等多平台; 后台只需管理同一个内容源。
2、强大的内容管理系统(CMS)
无需开发人员,可以自主在后台更新内容,手机端实时展
11月20日,农业部与中国联通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 议”, 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重点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大领域 开展深层次合作,深入开展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共同推动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根据协议,双方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重点,采取联合创办示范点(区)的方式 ,在农业部所设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菜篮子标准园区、农业标准化 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业信息化示范区等区域,开展3G技 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 农业、服务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共同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通过摄像设备的现场信息采集,可以让专家分析、估 算农作物的产量、空壳率、成熟度;
• 实现农情信息调度任务的及时传达与信息上报;
• 实现与农情报表信息的比对、推算、参考。
该产品可整合“高产创建移动信息服务”
总体思路 • 粮食增产、稳产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心。为了保障粮棉油糖持续、稳定增 产,我国启动粮食增产千亿工程。为保障项目运行,国家设置了部、省、 地市、县四级高产办,为每个示范片拨付了20万工作经费,在示范片技术 支撑上做到万亩有专家、千亩有骨干、百亩有标兵。该项目将在整个十二 五期间持续建设。 • 高产创建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在农业部原有业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高 产创建知识库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各地的专家与专业农技人员团队 通过短信、彩信、语音等方式为示范片和周边农户提供全程顾问式的精准 技术信息服务。系统以联通“高产卡”为载体,针对关键农时季节、农事 活动、重大气象灾害和主要病虫害,提供面向示范区农户的生产管理、技 术推广、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 • 为了提升高产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在保障示范区覆盖农户均能接收信息 服务的同时,农业部门和中国联通可以联合组织面向示范区周边农户的高 产信息服务推广工作,使广大种植农户均能通过联通网络和终端获得高产 信息服务。
• 农户手机在线自动检测。每月向发送一条提醒该农户不要变更手机号的短 信(需要农户回复),如回复表示能够正常服务。如不回复,系统通知该 片区的技术专家核实该农户基本情况,以便保证服务信息到达率100% 。
• 短信发送限额提醒。
• 农企对接短信交互功能(农户与农资企业),农资企业可以为农户购买的 农资提供后续的技术服务。企业发送的短信必须经过审核。
三、农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四、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持续增强,对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服务的力 度不断加大。
引言:新产品新服务呼之欲出
1、技术、产品升级升级:充分考虑融合通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 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设计开发出更加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实际的 产品和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注重综合应用,注重客户体验 、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增加功能性应用,提升客户黏性,提升客 户信息服务收入。 2、合作升级:与有产品创新实力和农业行业客户服务能力的公司合作, 整合农口部门核心应用,整合客户发展和营销渠道。 3、客户升级:面向行业客户、面向企业、规模用户、政府单位用户。开 发出面向城市用户的涉农信息服务产品,推动城乡融合互动,暨服 务农民又方便市民。 5、方式升级:移动传统营销方式与行业深度营销相结合。
新增系统功能
文字管理
视频监控
消息平台
公告通知
手机查阅
手机软件查阅
WAP查阅
综合信息
农业气象
系统管理
移动多业务 平台 农情员管理
短信接入 种植大户管理
彩信接入
WAP网站
系统功能
• 对农作物受灾区域进行现场信息采集,通过现代化技 术手段使领导和农技专家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农作物 受灾程度等情况; • 通过技术人员的GPS定位操作,可以精确掌握种植面 积、受灾面积等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