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3)在
减弱,如:
精品课件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不同等级的噪声所带来不同的危害:
1)超过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B,就会影响工作效率。
2)长期生活在 90 dB,就会出现神经衰弱,头晕等。
3)突然暴露在 15 dB,就会出现鼓膜破裂出血,头

0
2、噪声声的源控处制:
安装消声器
1)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隔音板 植树造林
2)在人的耳朵处减弱,如:带耳机 在耳朵中塞棉花
人们之间的交流 大象之间的交流 利用B超检查身体 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3、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1)利用超声波击踤人体内的结石 ; 2)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仪表 。 4、人们还用 回声 来进行定位、探测距离等。
精品课件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含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 振动
三)声音的特性
6、超声波:大于 20000H 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7、响度:
z
1)定义:指的是声音的 大小(或 强弱 )
2)响度的大小跟 振幅 和离声源的远近 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 振幅越小,响度越 小 。
离声源的越近,响度越 大 ;离声源的越远,响度越 小;
3)增强响度常用的方法:
减少声音的分散(如:喇叭)
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 工作 、
休息和 生活的声音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3、声音的等级划分: 1)人们以 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 0dB指的是人们刚刚能听得到的声音,属听觉的最下限 。
3)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是:精品3课0件dB—40dB 。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
精品课件
三)声音的特性
6、音色: 1)音色可以理解为音品或声音特色。 2)不同发声体即使它们的发声频率和振幅都
相同,但音色 不同 。人们能把各种不同 的声音区别出来,依靠的是音色。
精品课件
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 2、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有:
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 频率越低,音调越 低 。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 次数 ,叫做频率。1s 内振动的数次越多,频率就越 高 。 4、人的听觉频率是:20Hz-20000Hz 。 5、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地震、
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现精品象课件常伴有 次 声波的产生。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举出一些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子:
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4、哪些例子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如: 月球上的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 5、介质:象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一样能传播声
2.骨传导感知声音的途径: 振源— 头骨、颌骨 —听觉神经 — 大脑 。 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 距离 一般
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 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 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精品课件
三)声音的特性
1、乐音的三大特征:音调 、响度 、音色 。
2、音调: 1)定义:指的是声音的 高低 。(不能说为 大小) 2)音调的高低跟 频率有关。
音的媒介,叫做介质。 6、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 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 快 ,在
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 快 。 精品课件
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振源—声波 — 外耳道 — 鼓膜—听小骨 — 耳蜗 — 听觉神经 — 大脑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