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内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中国古人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寸.2寸约为()A.6.6 km B.6.6 m C.6.6 dm D.6.6 cm2 .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小D.节日放飞的气球要能升空,内部必须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3 . 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
在木板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D.木块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4 . 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
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2<F1=F3 <F4B.F1=F2=F3<F4C.F1=F3<F2<F 4D.F1= F2= F3=F45 . 在物理研讨课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小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小球静止(如图甲所示),停止注水,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小球浮起来了(如图乙所示,水未流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受到的重力B.小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C.小球最终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小球漂浮时瓶内水对手的压强小于上浮过程中瓶内水对手的压强6 . 小智在体会声现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产生的响度不同B.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7 .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示数分别为N1和N2,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1=N2 T1>T2B.N1>N2 T1>T2C.N1<N2 T1>T2D.N1>N2 T1<T28 . 下列几组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不正确的是()A.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灯泡的电流B.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整个注射器筒的长度、注射器的容积C.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的大小D.“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实验﹣﹣﹣﹣纸锥下落的高度和纸锥下落的时间9 . 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则运动员A.起跳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由于惯性,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C.匀速滑行时,运动员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始终是静止的10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蓄势待发的火箭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D.曲线滑行的运动员11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12 .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用铁锤打磨铁块,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泥,质量是30克,重为 _____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14 . 如图所示是一架老式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简图。
取景时,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再由平面镜OM反射进人人眼;按下快门时,平面镜OM首先绕O点迅速向上翻起,接着快门开启,胶片曝光。
请在图中画出取景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射入人眼的光路。
___15 . 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两球的体积比较,________,现将两球分别浸没在完全相同的装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量筒中(水没有溢出),两球受到的浮力比较,_____,两球浸没后,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比较,_________。
(以上三格均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6 . 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5.4 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4 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N,小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17 .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将物体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这是依据_____的条件而得出的结论.(2)小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图甲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关于vl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vl一定大于v2 B.vl一定小于v2C.vl一定等于v2 D.vl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18 . 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从空气中浸没到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以及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他们使用体积不同的铝、铁、铜三种密度不同的金属块,分别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它们所受到的重力,然后把它们分别浸没在装有酒精、水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液体种类物块物体体积(厘米3)空气中测力计示数(牛)浸没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牛)示数差值(牛)1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铝200.540.380.162铁20 1.56 1.400.16 3铜20 1.78 1.620.164盐水(ρ盐水=1.2×103千克/米3)铝200.540.300.245铁20 1.56 1.320.24 6铜20 1.78 1.540.24 7水铝300.810.510.308(ρ水=1.0×103千克/米铁30 2.34 2.040.303)9铜30 2.67 2.370.3010铅20 2.26(13)(14)(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 4(或2和 5或3和6)的数据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______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差值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到结论: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时的示数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差值和物体的密度无关,只和物体的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_______越大,示数差值就越大。
(4)请将表格最后一行填写完整。
_______ _____。
19 . 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同一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的运动与所受________的关系.(2)甲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从而间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________.20 .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
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于______上,移动游码至称量标尺_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 =________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1 . 如图1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___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3)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22 . 小明参加科技节“掷飞机”比赛,该项目的规则是:纸飞机掷出后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成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