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图形专题 姓名:
图象型 经典例题
例1.如图,已知∆ABC 中,BC=8,BC 上的高h
=4,D 为BC 上一点,EF BC //,交AB 于点E ,交
AC 于点F (EF 不过A 、B ),设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y 关于x 的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D
O
4
2
4O
424
O 4
24
O 4
24
A
y
x
B
C
C
A E
F B
D
例2.(2013年南京建邺区一模)矩形ABCD 中,AD =8 cm ,AB =6 cm .动点E 从点C 开始沿边CB 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点B 停止,动点F 从点C 同时出发沿边CD 向点D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至点D 停止.如图可得到矩形CFHE ,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 ),此时矩形ABCD 去掉矩形CFHE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cm 2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1.如图,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D 、E 两点, 且∠ACD =45°,DF ⊥AB 于点F ,EG ⊥AB 于点G ,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 =x ,DE =y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
图象大致是(
)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 =∠ACB =90°,AB =AD ,AC =4BC ,设CD 的长为x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 2
425
y x =
B .225y x =
C .2225y x
= D .2
45
y x =
3.(赵州二中九年七班模拟)点E 为正方形ABCD 的BC 边的中点,动点F 在对角线AC 上运动,连接BF 、
EF .设AF =x ,△BEF 的周长为y ,那么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第3题
A
B
C
D
4、(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一模) 如图所示,P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过P 垂直于AC 的直线交菱形ABCD 的边于M 、N 两点,设AC=2,BD=1,AP=x ,则△AMN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
B 、
C 、
D 、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1,E 、F 、G 、H 分别为各边上的点, 且AE =BF =CG =DH , 设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AE 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4,B D=6,P 是BD 上的任一点,过P 作EF ∥AC,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 ,F .设BP =x ,EF =y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关系的图象为……………( )
求最值型
O
x O
O
O
x x x
y y y y A
B
C
D
A
B
C
D
F
E
A B
C
D
E
F
P
例1.(2012•扬州)如图,线段AB 的长为2,C 为AB 上一个动点,分别以AC 、BC 为斜边在AB 的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和△BCE ,那么DE 长的最小值是 .
例2.已知: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A ∠=,10BC CD ==,4sin 5
C =点
E,F 分别是BC,CD 上的动点,点E 从点B 出发向点C 运动,点F 从点C 出发向点D 运动,若两点均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出发,连接EF .求EF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运动型
例1.在△ABC 中,AB =AC =12cm ,BC =6cm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那么t 的值为 .
例2. 如图, 正方形 ABCO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O 为坐标原点,A 、 C 两点分别在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点B 的坐标为(-4,4)。
已知点E 、点F 分别从A 、点B 同时出发,点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AB 上来回运动. 点F 沿B →C →0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运动.,当点F 到达点O 时,E 、F 两点都停止运动.在E 、F 的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个时刻,使得△OEF 的面积为6.那么点E 的坐标为 。
A
D
C
F
B
E 例2。